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在配方设计上,通过选择合适的其它橡胶与EPDM并用,很好地解决了制品尺寸缩小问题,选择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对EPDM胶料的强度、耐热性、耐压缩永久变形等性能,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在工艺上,增加制品后处理工序,有效地改进了EPDM硫化胶的压缩永久变形性能,降低了老化前、后硬度的变化量。  相似文献   
112.
TD—SCDMA中的扰码性能分析及分配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TD-SCDMA扰码规划时由于码的相关性引入的小区间干扰问题,分析TD—SCDMA中扰码和信道化码组成的复合码的自相关、互相关性能,按相关性关系把扰码分成不同的集合。探讨了扰码对广播信道的影响以及扰码的位移重合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尽量避免冲突的扰码分配算法,从而能为小区分配合适的扰码,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13.
根据框架结构填充墙裂缝的原因,提出对裂缝的发生防治措施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4.
 孔隙和裂隙是裂隙多孔介质的2种渗流通道。在低渗和特低渗情况下,孔隙和裂隙能否构成贯穿的通道,决定介质能否发生渗流。针对低渗和特低渗裂隙多孔介质的连通性,结合孔隙逾渗理论和裂隙逾渗理论,提出一种双重逾渗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能够反映和比较裂隙多孔介质连通性的2个量化参数 和D,并重点讨论这2个量化参数物理意义。根据 和D这2个参数分析裂隙多孔介质的连通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以 为临界值,可以将裂隙多孔介质分为3种类型:“弥散型”、“临界型”、“指向型”。当 时,介质具有自封闭趋势,属于“指向型”;随着孔隙连通和裂隙方向随机性的增强,这种自封闭趋势会被破坏,使介质趋向于“弥散型”,即利于连通。少量长裂隙的存在对介质的连通性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5.
过硫酸钠氧化法从湿法炼锌净化钴渣中富集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湿法炼锌过程中,钴被富集在锑盐净化钴渣中,净化钴渣浸出后,有价金属Co与Zn、Cd、Ni、Fe、Mn等一起进入溶液.向溶液中加入H202,使Fe2+氧化成Fe3+并水解沉淀除去,然后用Na2S208使Co2+氧化成Co3+,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值在4.5~5.0之间,使溶液中的钴、铁、锰发生水解进入渣中.沉钴后液含Co≤5mg/l,沉钴渣经酸洗除杂后,钴的含量达到50%左右.  相似文献   
116.
以河北旅游学院的南校区为案例,以景观生态学的的斑块-廊道-本底的模型探讨有利于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的绿化设计措施,认为通过整合琐碎的斑块,延长、加密、加宽林带,形成有效节点,补植浆果、坚果等鸟类喜食的树种,有利于为鸟类等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庇护所.  相似文献   
117.
图形编程语言LabVIEW和模糊控制系统凭借其各自的特点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将两者结合的应用比较少。结合LabVIEW和模糊控制系统的优点,分析了LabVIEW中实现模糊控制系统的方法,利用PID and FuzzyLogic Toolkit设计了一个基于LabVIEW的模糊控制器,并对频率为10.1 Hz,幅值为1的正弦波和三角波信号进行跟踪。结果表明:基于LabVIEW的模糊控制器结合了两者的优点,易于实现并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18.
飞机结构强度试验是检验飞机结构强度的重要手段,对于新机的研制,结构强度试验是考查设计是否可行的主要途径。试验时,加载系统通过粘贴在飞机蒙皮外表面的胶布带对整个飞机(或试验部件)施加预定载荷。为了提高胶布带粘贴性能、规范粘贴流程、减少胶布带失效现象,本文研究了胶布带的分类与尺寸、胶布带的应用场景、胶布带粘贴工艺,结合试验应用,提出合格胶布带粘贴方法,并按照行业标准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工艺流程,可以有效避免胶布带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119.
为研究列车运行引起下沉式地铁车辆段振动特性,以目前国内最大的某下沉式地铁车辆段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分析下沉式地铁车辆段内列检库振源特性和振动传播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列车在列检库运行速度约为9~14 km/h情况下,其钢轨振动加速度峰值地下负1层约为12.7 m/s~2,地下负2层约为2.7 m/s~2;支撑立柱振动加速度峰值地下负1层约为0.6 m/s~2,地下负2层约为0.2 m/s~2,其主频段约为100~200 Hz。列车运行引起上盖平台的振动随着与行车轨道中心线距离的增大呈线性衰减规律,端部股道行车时线性衰减率约为0.2 dB/m,中部股道行车时约为0.1 dB/m,在50~200 Hz频段呈单调递减规律,而在10 Hz以内低频段衰减缓慢。列车从地下负1层行车时,平台盖板的振动相对地下负1层的楼板衰减约6.2 dB,但其振动值已接近国家相关标准的限值,需重点关注地下负1层行车引起上盖建筑物的振动。研究成果可为下沉式地铁车辆段的振动预测、振动舒适度评价及减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0.
为研究双层车辆段地铁运行引发的垂向振动沿上盖建筑物的传播规律及二次结构噪声问题,介绍了横岗双层车辆段咽喉区断面及上盖建筑的现场测试。采用傅里叶变换、传递损失以及1/3倍频谱等方法研究了振源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线性拟合函数和互功率谱密度函数,分析了上盖结构振动与室内二次结构噪声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高频振动经过土体衰减迅速,在80 Hz以上频段,车辆段内1层承重柱振动加速度级小于2层承重柱;振动沿建筑物传至顶层时,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叠加作用使得顶层振动能量放大;建筑物二次结构噪声声压主频在100 Hz以下,峰值出现在40 Hz附近,且预测建筑物中容易激发的噪声频段在40~60 Hz;楼板振动辐射噪声对室内二次结构噪声贡献主要在40 Hz附近。综上,建议着重关注振动沿上盖建筑传递在40 Hz处的响应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