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端接未使用的低电压差分信号总线输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向应用工程师介绍高频负载板(loadboard)设计中如何适当端接未使用的低压差分信号(LVDS)输入。文中为达到设计目标做了指导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为深化潜江洼陷盐湖碳酸盐岩测井岩相认识,通过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基于敏感曲线建立岩相识别图版,有效提高差异性储层方法,并提出硫酸盐含量因子SCF的计算方法,克服埋深不一、敏感曲线受岩石压实程度的影响。潭口地区3口取心井证明与岩性扫描测井结果一致性较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新沟油田新下Ⅱ油组取心资料显示,储集层主要为泥质白云岩薄互层,具自生自储特点以及岩性复杂和薄互层等特征,给有效储集层划分和流体识别带来极大困难。利用岩心刻度测井模型交会图技术、多元统计分析法和岩石体积模型的最优化求解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多参数雷达图与交会图岩相识别方法、多矿物最优解与交会图致密油储集层脆性矿物计算方法,在该地区岩性识别效果较好。致密油储集层孔隙度计算方法,复杂岩性双侧向计算微裂缝渗透性、含油饱和度、TOC含量计算方法,能较好地满足新沟油田致密油储集层评价需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钛合金(Ti6Al4V)表面制备Cr、Cr/Cr N和Cr/Cr N/Cr NC过渡层结构的类金刚石(DLC)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仪与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利用纳米压痕仪、薄膜内应力测试仪、划痕测试仪、摩擦试验机和二维轮廓仪研究薄膜的硬度、内应力、结合力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r基梯度过渡层的引入,DLC薄膜的内应力逐渐下降,结合力逐渐上升。Cr/Cr N/Cr NC/DLC薄膜具有优异减摩抗磨性能,摩擦因数和磨损率低至0.09±0.02和(1.89±0.15)×10-7 mm3/N·m。试验结果对钛合金表面高性能DLC薄膜制备及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宝钢将企业信息系统分为企业生产经营优化层、基础自动化层(MES)和生产过程运行优化层(PCS)三个层面,其中每一个层面都涉及了多种关键技术,而这些技术大都由宝信软件公司自主开发完成。目前,宝信软件员工已达1600人,2004年产值13亿元,2005年有望突破15亿元。宝钢信息系统在企业生产经营优化层涉及了ERP、SCM、CRM和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等多种系统。基础自动化层则包括先进控制软件、软测量技术、实时数据库技术、可靠性技术、数据融合与数据处理技术、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控制系统(FCS)、多总线网络化控制系统、基于高速以太网和…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移动电子产品爆炸性的需求增长,价格敏感的消费类集成电路,如电源管理芯片,为新兴的制造市场,为中国提供了明显的机会。由于对其测试需求作了很好的特征定位和针对高量产市场,这些器件可以为新兴区域的集成器件制造商(IDMs)和外包封装测试供应商(OSAT)带来丰厚的利润。但是这些消费级集成电路所要求的快速变化,实际上导致了较低的资产利用率并减少了利润。通过利用测试平台的可重配置性,IDMs和OSATs能够最大化提高测试系统的利用率并增加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17.
作为优异的表面处理工艺,喷丸表面处理能够提高金属表面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为了研究喷丸表面强化的内在物理机理,建立了喷丸冲击的力学模型,应用DYNA软件研究弹丸速度、半径和弹丸数量等因素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进一步利用Zener-Hollomon参数模型和动态再结晶公式计算出理论晶粒尺寸,并讨论残余应力与晶粒尺寸的演化规律。分析结果发现:弹丸速度、半径和弹丸数量的增大会使残余应力变大而晶粒尺寸相对变小。但并未发现残余应力与晶粒尺寸之间存在定量关系,表明这两种强化机制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18.
铠装热电偶作为石油化工、光伏军工等重大装备制造领域中的重要测温传感器,其用量大、用途广、寿命长。综述了工业用铠装热电偶技术研究现状,以贵、廉金属铠装热电偶为例,分析了工艺方法对其使用寿命和测温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铠装热电偶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当前发展趋势,结合新型单管多点式铠装热电偶技术阐述了今后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铠装热电偶的高性能/轻量化制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电控燃油喷射柴油机的全气缸取样系统,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程序升温大体积进样方法,对柴油机燃用正庚烷和柴油过程中缸内多环芳香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和碳烟的演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燃烧过程中,芘、苯并[a]芘质量随曲轴转角呈单峰变化,萘、芴质量随曲轴转角呈"S"型变化趋势(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碳烟的生成趋势与缸内温度呈较好的一致性,且碳烟与芘随曲轴转角具有相似的单峰状质量变化趋势,只是碳烟峰值出现的时刻稍有滞后.此外,正庚烷与柴油在柴油机中燃烧时生成的PAHs与碳烟具有相似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