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9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协作分集传输系统中,提出一种改进的反馈式选择解码转发方法 (FSDF),综合考虑源端-中继端与源端-目的端的信道传输特性,且由目的端给出反馈信号决定是否采用协作模式;同时得到高信噪比(SNR)下的中断概率表达式。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可得到满分集,在可靠性及有效性上均优于解码转发(DF)与选择解码转发(SDF)。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信道估计和导频设计方案.当信道近似不变的OFDM数目与发射天线数目相同时,从理论上推导出基于重叠导频和正交导频结构的统一频域信道估计解和时域信道估计解.这样该算法大大降低了最优导频信号存在的条件,且具有非常低的复杂度和灵活的天线配置,导频信号能简单地从空间维的恒幅度构造就可以达到系统的MIMO-OFDM的均方误差(MSE)最优性能.该算法在发射天线数目为2、3和4时具有相当大的实用价值.仿真结果证明了本文推导算法的正确性以及导频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呼叫接入控制是无线通信中保证用户服务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多业务环境下,基于多载波通信的优先强占接入策略:当剩余无线资源不能接纳实时业务的呼叫时,实时业务呼叫强占部分非实时业务占用的子载波来保证实时业务的接入,与此同时增加了非实时业务的传输时延。本文通过二维Markov链模型对系统进行了建模和性能参数(呼叫阻塞概率及系统频带利用率)的求解。通过与保护信道策略和无优先策略的比较可以看到:优先强占策略将接入控制和服务质量保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保证了用户的QoS,又大大降低了系统中的实时业务用户的呼叫阻塞概率,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离散Hartley变换在OFDM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基于离散Hartley变换的OFDM实现模型.分析了新模型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传输性能和算法复杂度.新模型与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的OFDM系统具有相同的传输性能,但计算复杂度降低,时效性提高,且调制与解调算法一致.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可变包长可变调制方式的选择重传自动重传请求系统(VS-AM-SR-ARQ),研究了其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性能,推导出吞吐量的一般表达式,并提出了用两步法求出最佳的切换门限值.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可变包长可变调制方式的ARQ系统可以更好地适应衰落信道,其吞吐量性能要优于普通的ARQ系统.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IP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移动IP中实现多播机制的四种网络模型,并分别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及优缺点。最后指出了移动IP中实现多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前景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高速移动数据通信是目前通信的发展热点之一 ,而当数据传输速率较高时 ,无线信道中相邻数据分组之间的相关性不容忽视 ,更接近这种记忆信道的一种模型是Markov模型。本文研究了瑞利衰落信道的一阶Markov模型。结果表明 ,采用一阶的Markov信道模型已经足以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没有必要采用复杂的高阶模型 ,而且利用该模型可以简化对高层协议性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马欣昕  罗涛  尹长川  乐光新 《通信学报》2004,25(12):143-147
从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角度出发,结合OFDMA的动态资源分配策略,提出了一种灵活支持多用户多速率业务的改进MC-DS-CDMA传输方案--自适应MC-DS-CDMA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MC-DS-CDMA系统由于采用了多用户自适应的子载波分配策略,不仅可灵活支持多速率业务,而且能降低系统的发射总功率,进一步改善了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9.
AWGN和FEXT噪声下铜双绞传输线的信道容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长川  乐光新 《通信学报》1998,19(10):64-69
本文研究加性白高斯噪声和远端串音两种噪声并存时铜双绞传输线的信道容量,用数值方法给出了不同线路长度和不同输入功率时的信道容量,研究了达到信道容量时的最优输入功率谱密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加性白高斯噪声和远端串音同时存在时,信号的输入功率谱不再为均匀分布,这种不均匀性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加更为明显。这与干扰为纯白高斯噪声时,最优输入功率谱近似为均匀分布的结果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超宽带(UWB)技术自身的特点,UWB在短距离无线连接领域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各大标准化组织和团体正在加紧制订基于UWB的各种技术标准.前两期主要介绍了超宽带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信道特征及接收机关键技术.本期为本讲座的最后一期,将介绍超宽带技术的应用前景和标准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