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9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使用外径?6.0 mm,内径?3.5 mm,长度分别为30 mm、25 mm、20 mm 的钢内管,装填结晶太安(PETN)作为起爆元件代替起爆药,利用硼系高能点火药点燃,研究导爆管式无起爆药雷管的装药条件。试验研究表明,30 mm 钢内管装药密度为0.88~1.45 g/ cm3,25 mm 钢内管装药密度为1.27~1.41g/ cm3,内管中 PETN 能够可靠地发生燃烧转爆轰(DDT)。在装药压力为3.06 MPa 时,内管 PETN 发生燃烧转爆轰的点火药极限药量为76 mg。  相似文献   
32.
文章综合分析了我国从1985年至2007年炸药、雷管两个方面的公开专利1962条。根据它们的特征分析了我国民爆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民爆器材产品以及爆破技术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3.
为了研究多点起爆网络装药对爆轰波输出同步性及起爆能力的影响,以超细奥克托今(HMX)为主体炸药,硝化棉(NC)为粘结剂,(HMX/NC=95∶5)为沟槽传爆药装药,设计了一种3点同步刚性起爆网络,理论分析和测定了起爆网络在不同装药密度下的同步误差,对比试验了沟槽压装装药技术,对传爆药进行了表征,测试了起爆网络相关的爆轰性能,优化了起爆网络装药结构。结果表明,提高起爆网络装药密度能够增加起爆可靠性和降低同步误差,装药密度从1.17 g·cm~(-3)增加到1.47 g·cm~(-3),起爆网络的同步误差从300 ns降低到150 ns。以JH-2压装药柱作为输出端装药,超细HMX/NC传爆药作为沟槽装药,采用沟槽压装装药技术,可以使同步起爆网络的爆轰波输出同步性约为100 ns。  相似文献   
34.
高层建筑物的兴建,一般设计施工中均需要对基坑采用钢筋混凝土挡土围墙,并预置地梁用以支撑围墙,确保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文中介绍一例拆除预置地梁的爆破设计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5.
为了安全有效地销毁某大型鱼雷,采用爆炸法以乳化炸药、雷管等组成的起爆体作为诱爆装置引爆鱼雷内部装药.指出鱼雷销毁过程的搬、运、销环节中的注意事项,并对爆炸销毁过程的冲击波、地震波以及飞散物的安全距离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周边500 m范围内作为该鱼雷销毁时的危险区域能够安全可控.采用爆炸法销毁大型废旧鱼雷因其优异的安全...  相似文献   
36.
介绍了运用内弹道模型对气体发生器中心点火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把点火药的颗粒直径、装填密度、中心点火管的开孔数以及开孔的密封材料性能对燃气流场的影响进行了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37.
38.
小直径低爆速金属导爆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猛炸药中通过加入一些添加剂,可以减弱炸药的爆炸能量,以便降低炸药爆速的思路,并对采用这些混合炸药作为金属导爆索的基本装药所制成金属导爆索的传爆性能和扩展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9.
铝壳金属导爆索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铝壳导爆索的爆速、侧向爆炸威力、抗拉伸强度、侧向抗冲击强度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实验证明与铅壳导爆索对比,铝壳导爆索爆速高,爆速稳定,抗拉伸强度好,但其抗冲击强度同样很差.  相似文献   
40.
文章介绍使用VB程序设计语言,实现对多组分工业混合炸药的程序化计算。通过DAO(Data Access Object)对象访问.mdb数据库,动态数组存储计算变量,字符串函数等方法的使用,实现程序自动计算给定配方的爆炸反应方程式及爆炸热化学参数,通过极值计算理论求得最佳的组分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