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6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提出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夏季方案,电池与乘客舱用制冷剂回路并联冷却,其中电池由制冷剂分支通过热管来冷却,电机采用液冷。在联邦测试-72工况下用系统模拟的方法进行测试。乘客舱温度经过57 s,从35℃降到设定温度24℃,随后保持动态平衡;电池温度在68 s左右达到设定温度25℃,然后维持设定温度以下;电机温度在前期迅速升高,最高为61℃,随后冷却液与外界换热增强,温度最终下降至52℃,未超出电机热管理目标80℃。  相似文献   
62.
杨征  吴玉庭  马重芳 《太阳能》2007,(12):16-19
根据国内外各种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总结出三种不同的吸热器传热方式,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实例,并对各种传热方式之间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63.
64.
线性菲涅耳聚光系统无遮挡镜场布置的矢量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矢量分析,得到线性菲涅耳反射装置任一镜元的入射角、反射矢量、跟踪倾角计算公式。通过坐标变换,得到适合于阴影与遮挡计算的坐标系并计算出障碍镜元在被遮挡镜元所在平面上的阴影坐标,通过对阴影坐标的分析,给出镜元之间无阴影与遮挡的最小间距并经实验验证,分析了具体算例情况下的镜元间距。  相似文献   
65.
以KNO3、Fe(NO3)3·9H2O、TiO2为原料,通过固相反应,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光催化材料K-Fe-Ti层状金属氧化物,通过XRD、SEM以及TEM等分析表征,考察了不同配比,不同反应温度对产物结构和晶型的影响,发现配比为K:Fe:Ti=0.4:0.5:1.3(摩尔比)在1000℃反应温度下合成的催化剂结晶度和纯度都是最高的.并初探了这种新型层状金属氧化物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光催化制氢反应性能,产氢速率达到338.4μmol/h,表明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同时表现出显著的可见光吸收特性,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新型光催化材料.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在膜态沸腾、过渡沸腾和临界热流密度处的传热特性。采用淬冷的方式在射流速度为2.5m/s以上,初始壁温约为700℃的情况下,得到了完整的沸腾曲线。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沸腾曲线的位置向右偏移且形状发生了变化,q_(max)降低了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67.
超声波技术应用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阐述了超声波的特性和基本原理,探讨了目前超声波在废水处理、医疗、防除结垢、纳米材料制备等方面的应用现状,指出超声波技术将会在纳米粉体材料的研制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以小尺度多层物体为对象,针对非对称传热工况,进行了复合传热特性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电热膜发热量较低时,复合层各层的温差变化很小。随着发热量的增加,各层温差变化明显。电热膜的发热量约75%用于电热膜表面与空气的自然对流换热,25%用于向胶水侧的导热。改变复合层厚度对散热损失有一定影响,随着热通量的增加,厚度的改变对电热膜和玻璃的温差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69.
热端管长度对涡流管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制了不同热端管长度的涡流管,并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实验研究了热端管长度对涡流管能量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常温涡流管,在入口压力为0.5MPa的情况下,相同冷流率时,随着热端管长度的增加,涡流管的制冷温度效应、单位制冷量和制冷系数增加,而其制热温度效应无显著的规律;对同一热端管长的涡流管,随着冷流率的增加,涡流管的制冷温度效应、单位制冷量和制冷系数增加,且在冷流率为40%~50%时出现峰值,而制热温度效应随冷流率的增加而增加,在冷流率范围内未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70.
汪茂海  郭航  马重芳  刘璿  俞坚  王朝阳 《电源技术》2004,28(12):764-766
温度分布、电流密度的分布与燃料电池的寿命有密切关系。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测量了特殊设计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阴极外表面的温度分布。燃料电池的反应面积为5 cm2。实验中采用了日本NEC公司的型号为TH 5102的热像仪。实验结果表明红外热成像技术能有效地测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外表面温度。电池阴极表面温度分布随电池温度和氧气流量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