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6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新技术催生空调清洗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的侵袭以及今年十余省份遭受禽流感的侵袭令人们还记忆犹新,“非典”和“禽流感”这些呼吸道传染病在中国及周边国家的传播.引起了人们对中央空调健康和安全的关注。由于“非典”是呼吸道传染病,而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于是建筑物的中央空调系统首当其冲地成为“疑似”的传播途径,从而一度使中央空调系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建设部、科技部、卫生部及各地方政府多次下文要求确保中央空调系统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32.
雪后的北京,虽然马路上看不到积雪,但是在树梢上、草地上、车顶上还是能寻觅到雪花的影子,清新的空气伴随着冽洌的寒意,住交会通向展馆的橘黄色的地毯却是让参展者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走在上面脚步也由急匆匆变得从容起来。这次展会上,一年一度的中国建筑节能  相似文献   
33.
光催化技术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光催化技术在建筑环境与设备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目前研究开发的热点是利用光催化技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光催化材料的杀菌作用、光催化材料的自清洁和防雾功能、利用光催化材料强化空调与制冷换热设备的传热性能;对其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具有自然采光功能的自然通风装置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具有自然采光功能的自然通风装置研究现状,指出该装置的应用场合和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为满足太阳能高温传热、蓄热的要求,分析了工业应用的高温热载体,制备了NaCl、KCl和无水MgCl2形成的新型高温熔盐,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混合熔盐热力学性质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高温熔盐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高温热载体.  相似文献   
36.
化学反应速率模型对高温空气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更恰当的高温空气燃烧研究方法,本文从燃烧机理的角度,通过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化学反应速率模型对高温空气燃烧特性的影响,分别研究了单步有限反应速率模型、多步有限反应速率模型和涡旋破散模型.在多步有限反应速率模型中,考虑了多个反应步和逆反应,所以该模型结果中的温度比其他2种低,进而抑制了热力NOx的生成,因此NOx排放较低.单步有限反应速率模型与涡旋破散模型的结果基本一致,这与单步模型所用的一些经验常数是在常温下得到的有很大关系.研究结果验证,无论是对单步反应还是多步反应,建立的模型都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7.
为提高膜式全热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对换热器中流场施加高压电场,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通过测量换热器的显热和潜热效率来分析外加高压电场对换热效果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测试了不同电极电压、风速情况下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换热器流场中施加高压电场,能够有效地提高换热器的显热效率,对潜热效率的提高则不明显;在低风速的条件下,强化换热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8.
预混天然气催化燃烧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含有钯、镧、锶、钴和锰的催化剂加载在鄞青石上进行预混天然气催化燃烧.实验表明,催化燃烧温度范围在600~900℃,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熄火,过高的温度可能使催化剂失效.在混合气体中,天然气体积分数为6%~12%,在催化剂中钯含量增至γ-Al2O3质量的0.21%及燃空比为8%时,实现了较好的催化燃烧(排放较少).实验同时证实,在较短的催化载体内,催化燃烧效果较好,载体表面温度较低;在较长的载体内,载体表面温度较高,NOx排放增加.同时,分析了载体内传热传质特性.  相似文献   
39.
纳米材料能够改善高温熔盐的传热储热性能,提升大规模储热系统的储热和热交换效率,但目前仍未找到纳米熔盐的高效大规模制备方法。为优选纳米熔盐的高效大规模制备方法,以二元混合盐为基盐,采用高温熔融法和水溶液法分别制备纳米熔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和微观形貌分析法,研究制备方法对纳米熔盐显热和储热性能提升、微观结构的影响,探索纳米熔盐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两种制备方法均在搅拌90 min时制备的纳米熔盐性能达到最优,且高温熔融法制备纳米熔盐的熔化潜热和比热容分别比水溶液法高2.6%和28.18%;两种方法制备纳米熔盐的熔点较小,但对纳米熔盐的微观形貌存在明显影响,云核的形成与结构影响着纳米熔盐的储热性能。相比水溶液法,高温熔融法工艺简单,过程能耗低,纳米熔盐储热性能更好,适用于纳米熔盐的大规模生产和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40.
构建LNG低温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是冷能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提高LNG冷能回收效率,根据LNG气化特性,笔者提出了冷能的分段利用模型,并采用火用分析的方法对低温朗肯循环各环节的火用损失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LNG气化曲线存在较为明显的分段规律,为建立高效的冷能发电循环提供了基础;②LNG低温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火用损失主要集中在换热设备当中,因而系统的优化重点应放在对于换热设备尤其是冷凝器的优化上,减少平均换热温差能有效降低换热器的传热不可逆损失;③对LNG按不同温度段进行回收利用,构建梯级循环发电系统,能有效减小循环冷火用损失,提高LNG冷能回收效率。根据LNG气化特性构建的梯级循环流程较单极循环流程而言,总的冷火用损失显著减少,冷火用利用效率提高了1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