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3篇
工业技术   52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为解决传统集中式自动发电控制(AGC)无法解决的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所带来的强随机扰动问题,从AGC角度提出一种面向分布式能源、基于虚拟狼群策略的分层分布式控制方法,以实现区域的最优协同控制。该方法简称虚拟狼群策略,它结合新赢输评判标准、爬山算法和资格迹,通过智能体精确计算赢输评判标准并快速收敛到纳什均衡;在总功率指令分配部分采用协同一致性算法。通过对IEEE标准两区域电力系统改进模型以及湖北电网模型进行仿真,表明所提方法能实现区域协同控制、改善闭环系统性能、减少碳排放,同时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03.
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合成微细针状碳酸钙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超重力反应结晶法,在旋转填充床(RPB)反应器中,以Ca(OH)2-CO2为反应物系,MgCl2作为晶形控制剂,合成出了短轴为80-200nm、长径比为12-20且短轴及长径比分布较窄的微细针状碳酸钙,并对Ca(OH)2初始浓度、气液比、旋转床转速、反应温度以及MgCl2浓度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当Ca(OH)2初始浓度为6.0%-7.5%、气液比为0.08-0.2、旋转床转速为900-1200r.min^-1,反应温度为55-75℃、MgCl2浓度为2.0%-6.0%时能稳定地生成微细针状文石型碳酸钙。合成等量的针状碳酸钙,超重力反应结晶法所需碳化时间约为文献值的1/18。  相似文献   
104.
旋转填充床内微观混合化学反应计算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崑玉  吕和祥  陈建峰 《化工学报》2005,56(7):1218-1224
在层状扩散模型的基础上, 以1-萘酚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在旋转填充床内发生的竞争串联偶氮化合反应为例,探讨了填充床内的微观混合情况.引进了两个调整反应物与生成物关系的参数,对整个反应过程建立了一个计算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计算预测的结果与实验数据在规律上和数值上都较好符合.  相似文献   
105.
陈煌  王国全  黄源  曾晓飞  陈建峰 《塑料》2007,36(6):21-24
研究了纳米SiO2和马来酸酐接枝POE(POE-g-MAH)对PA6/POE-g-MAH/纳米SiO2复合材料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2含量小于或等于1份时,只有少量团聚;超过1份后,纳米SiO2有明显团聚现象;纳米SiO2和POE-g-MAH具有一定的协同增韧作用,在PA6/POE-g-MAH/纳米SiO2质量比为85/15/1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为PA6的10倍;复合材料的低温冲击强度也得到明显提高,达到PA6的3.3倍.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开挖荷载的模拟,使得开挖后土体的受力和变形满足弹性半无限体的要求。基于弹性半无限体的MINDLIN应变解,首次推导出基坑边坡变形的理论解,并利用该解研究了不同施工步数条件下基坑边坡侧向变形和竖向变形的规律,并据此提出了边坡加固方法和施工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施工开挖步数条件不但影响边坡的最大侧向变形及其分布,而且还影响边坡的破坏形式;与有关实测数据比较,该方法在计算边坡变形方面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107.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出PBT/SiO包覆纳米碳酸钙、PBT/晶须、PBT/MMT复合材料,对其力学和结晶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三种无机组分添加量的增加,三种复合材料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增加,PBT的结晶度增加,最大扭矩增加,平衡扭矩变化不大。三者相比较,综合力学性能,以晶须增强PBT为最优;而且晶须对PBT的结晶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8.
采用超重力碳分联合水热改性的方法制得到超细改性氢氧化铝(ATH).讨论了超重力及水热和成法制备超细改性ATH从小试到中试的实验,分析了放大准则并对各个过程的产品作TEM表征及TG测试.结果显示放大过程中未产生对产品性能有不利影响.100t/a的中试得到了粒径相对较小的氢氧化铝阻燃剂,其失重曲线的特征是产品的失重(脱水)在330℃之后,300℃到500℃的整体失重率达到48%~51%.  相似文献   
109.
PP/EPR/纳米CaCO3三元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双辊混炼和挤出制样的方法制备了PP/EPR/纳米CaCO3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复合材料进行了断面观察,并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对纳米CaCO3进行表面改性和用适当的共混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对复合材料冲击断面进行SEM观察时发现,材料发生了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110.
SiC对IRFC致密度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原位反应复合材料生长的ExtendedVapor-Liquid-Solid机制,设计使用Al-Si-Mg合金为母相,煅烧过的SiC(14μm)细颗粒为预测件,采用加水CaSO4与Al2O3混合粉为阻生剂制出体积相对密度在97%以上,强度高达500.9±40.9MPa,Kic高达5.08±0.39MPa.m1/2的IRFC材料,并运用金相显微镜对IRFC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用EVSL理论对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