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汽车端盖零件的冲压模具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对端盖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确定该零件成形工艺和模具设计的要点,并提出了最佳成形工艺方案。重点描述了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的设计过程,并解决凸凹模的设计,定位精度和冲裁孔拉深变形等问题,为薄壁零件浅拉深成形的模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提出了双筒形件旋压加工的一种新方法——铲旋工艺。分析双筒形件铲旋成形过程应力应变场分布规律,是研究双筒形件铲旋成形机理的基础和前提。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rm-3D对双筒形件铲旋成形进行数值模拟,采用该模型获得了双筒形件铲旋成形过程的应力和应变场的分布特征,并提取成形载荷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可为铲旋成形工艺研究和工艺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金属在高温热形变过程中,相变常常发生在形变过程中,塑性形变和相变同步进行。在此过程中,一方面相变的发生消耗了形变储存能,另一方面形变的发生又会造成新能量的积累和晶体缺陷的产生,能量状态、缺陷分布等和先形变后相变过程的不同,整个过程完全是动态的。围绕新型近α型钛合金—TA15钛合金的热压缩模拟试验,从介观角度出发,综合运用现代塑性加工学、金属学、金相学、有限元方法、晶体塑性理论、元胞自动机理论、计算机编程语言等多种理论和方法,对TA15钛合金在热压缩变形过程中发生的相变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模拟了合金的相变过程,动态再现了相变发生时的微观组织的演变情况,建立了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相变动力学方程。这对于合理制定变形过程中的热加工工艺方案,对钛合金的发展和实际应用的促进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4.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方向,并将带来经济社会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阐述了碳中和概念的起源及全球碳中和目标提出的战略背景,重点梳理分析欧盟、英国、美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碳中和战略取向、目标设定、政策框架和具体措施,主要具有5点共同特征:(1)紧密结合国情制定战略规划和具体措施;(2)注重立法和执行机制对碳中和目标的保障作用;(3)针对重点领域制定特色鲜明的行业减排方案;(4)强调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5)积极探索面向碳中和的财税金融政策和市场机制。对我国碳中和工作提出5点参考建议:(1)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碳中和战略目标和路径;(2)加快碳中和立法进程,构建系统有效的微观执行机制;(3)聚焦关键领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4)强化科技创新,加快突破 “三碳”(低碳、零碳、负碳)前沿技术;(5)完善经济制度,加快建立碳中和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35.
以马来眼子菜为试验材料,采用5个浓度水平的Cu~(2+)胁迫马来眼子菜,利用水下调制荧光仪测定叶片PSⅡ最大光化光效率Fv/Fm、潜在光化光效率Fv/Fo、有效量子产量Y(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NO)、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 N等光合荧光参数,探讨各参数随Cu~(2+)浓度递增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马来眼子菜的Fv/Fm、Fv/Fo、Y(Ⅱ)和q P随着Cu~(2+)处理浓度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在Cu~(2+)浓度为4.0 mg/L时,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81.43%,93.61%、85.3%和24.74%,说明Cu~(2+)对马来眼子菜叶片PSⅡ反应中心的光能吸收、能量转换和电子传递产生严重影响;Y(NO)与Y(Ⅱ)呈相反趋势,q N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说明Cu~(2+)胁迫下,植物叶片为实现光合自我保护,将叶片吸收的部分光量子以非调节性和调节性能量耗散。  相似文献   
36.
采用X线衍射仪和EBSD分析研究近α型TA15钛合金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热压缩变形组织和织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TA15合金热变形后淬火组织中存在针状马氏体α′相;晶粒在(101)和(002)滑移面上的滑移率先达到临界分切应力,发生塑性变形,使组织细化,并最终导致变形组织的择优取向;在小应变速率(0.01 s-1)和低变形温度(950℃)条件下,动态再结晶分数较高,产生较强的再结晶织构;随着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升高,材料晶粒取向性减弱。  相似文献   
37.
为了计算有孔金属屏蔽箱体的屏蔽效能,根据Robinson算法和电磁拓扑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BLT方程的有孔箱体屏蔽效能分析方法,推导出了屏蔽箱体、孔逢、入射波等参数与屏蔽效能的关系式,并扩展到孔阵、偏心孔以及任意极化角的情形,分析了开孔形状、孔阵的孔间距、孔阵开孔面积以及开孔数量对屏蔽效能的影响。在0~2 GHz范围,对单孔和孔阵箱体的屏蔽效能进行仿真,并与Robinson算法以及CST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开孔面积不变时,开孔数量越多屏蔽效能越好;开孔数量不变时,开孔面积越小屏蔽效能越好;在开孔面积以及开孔数量都不变时,孔阵的孔间距越大屏蔽效能越好。  相似文献   
38.
赵蒙 《广东化工》2013,40(12):239+241
常见的煤气化灰渣的分析方法有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差热分析等4种。通过对其测试原理和主要指标的介绍,并对比煤气化灰和渣化学组成、结构和形态的不同,可以为煤气化技术领域的生产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以氨水、醋酸为催化剂,用正硅酸已酯(TEOS)为Si源,甘油作为防裂剂,聚乙烯醇(PVA1750)作为致缓剂和发泡荆,制作多孔SiO2薄膜.碱催化使得硅.羟基化合物的溶解度增大,并抑制了Si02的聚合,弱酸的二步催化使硅-羟基化合物聚合成10~100 nm的胶粒.丙三醇和TEOS水解的中间体Si(OC2H5)4-x(OH)x硅羟基形成氢键,抑制了硅-羟基化合物的聚沉,PVA的存在减缓了溶胶的聚合,在快速退火炉热处理时产生多孔结构.多孔SiO2的厚度在3μm内可调.  相似文献   
40.
为获得可靠的煤焦-CO_2气化反应动力学参数,采用Flunm-Wall-Ozawa(FWO)等转化率法进行煤焦-CO_2气化动力学研究。在3个不同升温速率下进行了煤焦-CO_2气化热重试验,计算不同碳转化率下的反应活化能,用主曲线法分析了气化机理模型,并采用拟合法对等转化率法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气化主反应区不同碳转化率下(α为0.2~0.8)活化能的变化较小,为(228.25±5.22)k J/mol。煤焦-CO_2气化反应为均相模型,该模型标准曲线与试验曲线重合度较好,并符合目前常用的煤气化动力学模型。拟合法计算的活化能仅与等转化率法相差0.74 k J/mol,说明等转化率法研究煤焦-CO_2动力学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