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1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介绍了一二次采暖系统的原理和形式,并介绍了其在别墅中的应用,阐述了现代采暖技术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52.
纳米微粒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而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使用金属、合金、半导体和陶瓷纳米微粒来制备功能材料,如陶瓷超塑性材料,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焦点。为了了解这些纳米微粒不同寻常的特性,开发将这些纳米微粒制成块体功能材料的方法,必须对纳米微粒的接合行为进行研究。用电子束照射的方法在HRTEM中动态观察A1/A1纳米微粒的接合过程作者已有报道[1~3],本文研究了金纳米微粒的迁移、旋转和接合,并对其接合机理进行分析讨论。具有直径为1~6纳米的金纳米微粒是由氩离子束溅射技术制备的[3]。金纳米微粒放置在厚度大约为20…  相似文献   
53.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本征石墨烯和经过金原子修饰的石墨烯吸附半胱氨酸的构型和电子性质.对比本征石墨烯,修饰金原子后的石墨烯与半胱氨酸之间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和较短的连接距离,发生的是化学吸附.态密度的计算结果也显示半胱氨酸与金修饰后的石墨烯轨道之间存在显著的杂化现象,而本征石墨烯轨道杂化现象不明显.本征石墨烯与半胱氨酸发生的是物理吸附.预测相比于本征石墨烯,金修饰后的石墨烯是一种潜在的、更高灵敏度的半胱氨酸检测材料.  相似文献   
54.
以微晶纤维素为碳源,单质Ni为镍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Ni/C复合材料,通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然后通过循环伏安测试(CV)和电化学交流阻抗(EIS)测试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Ni/C复合材料表面存在羟基、羧基等多种含氧基团,形貌呈类球状,粒径分布在1μm左右。当Ni的添加量为0.121g时,复合材料的比容量最大;当Ni的添加量为0.060g时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55.
纳米氧化锆陶瓷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氧化锆材料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陶瓷材料 ,它在陶瓷颜料、工程陶瓷、宝石业、压电元件、离子交换器以及固体电解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1] 。而用氧化钇稳定的四方相氧化锆多晶体 (Y TZP)的室温强度、断裂韧性居陶瓷之首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受到广泛的关注。而纳米Y TZP陶瓷的晶粒尺寸细小 ,全部是活化转变相 ,具有极高的强度和韧性 ,其Klc最高可达 12MPa·m1 2 ,σb 可达 2 5 0 0MPa[2 ] 。Y TZP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超塑性和延展性。液相法是制备纳米氧化锆粉体最常用的方法 ,根据原料的不同 ,可以分为沉淀法、溶胶…  相似文献   
56.
贾虎  沈兆武 《含能材料》2016,24(4):393-397
为了推动爆炸气泡帷幕减震技术的研究,揭示低能量导爆索水下爆炸气泡脉动规律,采用高速摄影系统对水平和竖向放置的单根及两根低能量导爆索水下爆炸气泡脉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其不同放置方式下的气泡脉动特性。结果表明,水平放置单根低能量导爆索水下爆炸首次气泡脉动形状保持圆柱形,第一次气泡脉动周期为11.5 ms,最大直径为6.9 cm;水平放置两根低能量导爆索第一次气泡脉动周期为14 ms,22 ms时两气泡开始相互融合,形成一气泡帷幕层,比单根水平放置低能量导爆索第一次气泡脉动周期长。竖向放置两根低能量导爆索第一次气泡脉动周期为27.5 ms,比单根低能量导爆索第一次气泡脉动周期长,79.5 ms时形成完全融合的气泡帷幕,323 ms时该气泡帷幕仍清晰可见。将低能量导爆索竖向布置缠成网状,气泡脉动持续时间长,有利于爆炸气泡帷幕的形成。  相似文献   
57.
岩体开挖爆炸应力损伤范围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近年发展起来的爆破损伤模型虽能客观反映岩石爆破物理过程,但爆破损伤模型参数选取复杂,需要通过数值计算来确定爆破损伤范围,不便于工程操作。在工程实践中,通常采用萨氏安全判据和PPV安全判据等确定爆破损伤范围,但这些基本上都是半经验判据,在质点峰值振动速度选取上存在人为误差。在分析这些经验判据的基础上,根据爆炸应力波衰减规律,推导爆炸应力损伤范围计算公式,并将上覆岩体的原岩应力作用计入,只要知道岩体抗拉强度、泊松比就可方便预测爆破岩体损伤范围,使其更符合工程实际,并用工程实例计算说明其合理可行,且操作方便简单,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8.
低能量导爆索水下爆炸的气泡脉动特性(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加剑  贾虎 《含能材料》2015,23(4):372-375
为研究低能量导爆索水下爆炸气泡脉动特性,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对低能量导爆索水下爆炸进行实验.研究图像数据发现,拍摄段的低能量导爆索水下爆炸首次气泡脉动形状基本保持圆柱形,从第二次气泡脉动开始,气泡脉动的形状变为不规则圆柱形,气泡外边缘模糊,这主要是低能量导爆索外壳碎片击穿气泡所致;第一次气泡脉动的周期为21.5 ms,最大直径为11.2 cm,第二次脉动周期为15.5 ms.在第一次气泡脉动过程中,气泡膨胀时间为15 ms,收缩时间为6.5 ms,膨胀时间比收缩时间长.  相似文献   
59.
贾虎  赵静 《可再生能源》2014,(6):736-742
在稳定的光照条件下,对自行设计的空气流质型光伏光热(PV/T)综合利用系统分别进行了在3种工况下的连续8 h的温度与效率的跟踪测试。在确定了风泵与水泵的最佳工作档位,排除其自身生热的影响后,得到该空气流质型PV/T系统的热效率与总效率随保温桶水温的变化曲线。随着保温桶内水温的提高,热效率不是单调变化,而是先降后升再降,初期变化较快;当保温桶内水温上升8.1℃,热效率达到极大值(16.9%);然后,随着时间的增加,保温桶水温上升得越来越慢,热效率也越来越低,而电效率基本不变,总效率与热效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该系统最佳工作点的总效率为18.81%。  相似文献   
60.
王宗华  郑伟花  贾虎 《水处理技术》2013,39(7):128-130,134
利用ABR-A-O组合工艺对洁霉素处理后的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对工程设计参数进行探索。结果表明,ABR、A、O停留时间分别为8、6、20 h,经混凝脱色后出水色度、悬浮物等指标均能达到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3-2008),COD、NH3-N达到当地环保部门补充要求,且运行效果稳定,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