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30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乘波技术的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发展趋势与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设计在航空航天领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对美国HyTech/HySET项目、HyFly项目、Hyper-X项目、X-51A项目以及HiFire项目研究进展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研制上的组织管理模式,并针对国情,提出了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2.
陈健  王振国 《飞航导弹》2007,(3):36-44,53
对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就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对此项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综述,并指出了该种新型推进系统的关键技术,阐述了加快我国新型推进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3.
受设备使用年限、工作环境和零部件更换等因素影响,兆伏(MV)级低能加速器端电压需要通过较准保证经端电压加速决定的出射离子的能量。本方案以2×1.7 MV串列加速器为例,利用12C(p, p)12C材料非卢瑟福背散射谱在1 750 keV能量点附近出现一个孤立的质子共振散射单峰的特点,采用质子(proton, p)束流垂直入射到高纯石墨靶获得12C(p,p)12C的非卢瑟福背散射谱,结合多道分析器(MultichannelAnalyzer,MCA)和SIMNRA6.05拟合程序,定量测量到入射质子束在石墨靶表面发生共振散射的能量阈值为(1 744±2) keV,从而外推出此时加速器端电压的实际值,并对校准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这为MV级低能静电型范德格拉夫加速器(Van der Graff accelerator)或串列加速器在低能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端电压较准方法。  相似文献   
64.
本文研究了SiC和Al2O3颗粒对生物医用植入材料Ti-25Nb-3Mo-3Zr-2Sn合金的微磨损行为的影响。在文中研究了合金的比磨损率、摩擦系数、磨损机制以及微磨损与腐蚀之间的协同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合金的比磨损率随磨粒尺寸的增加而增加。由于SiC磨粒的硬度和切削性均优于Al2O3磨粒,由此在同尺寸磨粒下SiC磨粒所造成的材料的损失比Al2O3磨粒造成的要大。摩擦系数的结果显示,在同一种磨粒作用下,Hank’s溶液中所获得的摩擦系数的平均值大于蒸馏水中所获得的摩擦系数平均值,且由于Hank’s溶液的腐蚀性所致在Hank’s溶液中获得的摩擦系数的稳定性要比在蒸馏水中的稳定性差;在同尺寸磨粒下,Al2O3磨粒所造成的摩擦系数要大于SiC磨粒所造成的。随磨粒尺寸的减小,磨损机制由三体磨损转变为混合磨损之后再转变为二体磨损。从磨损机制图中可以看出腐蚀对材料损失的贡献是不容小视的,磨损机制为以磨损为主的磨损腐蚀。  相似文献   
65.
薛燕  王振国 《表面技术》2017,46(7):91-96
目的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和耐磨性。方法以AZ91D镁合金为基体,采用SiC颗粒质量浓度为3 g/L的Ni-P化学镀溶液,在其表面沉积不同时间,制备Ni-P-SiC复合镀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微硬度测试、粗糙度仪、电化学腐蚀和磨损等试验来分析和评价Ni-P-SiC复合镀层的厚度、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结果 Ni-P-SiC复合镀层的厚度和表面粗糙度随沉积时间增加而增加,沉积时间为150 min时,镀层厚度可达53μm,表面粗糙度为2.5μm。沉积时间为120 min时,镀层的显微硬度最高,为641HV,此时复合镀层的耐蚀性和耐磨性最好,自腐蚀电位高达-0.73 V,腐蚀电流密度为0.78μA/cm~2,磨损体积最小,为1.04×10~(-3)mm~3。与AZ91D镁合金基体相比,沉积复合镀层后的样品更耐蚀,说明复合镀层有效改善了镁合金基体的耐蚀性。结论沉积时间对Ni-P-SiC复合镀层的性能有一定影响,在沉积时间为120 min时获得的复合镀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66.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测及热处理等手段,对我公司生产的Q345热轧钢带产品硬度偏低及分布不均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轧钢带表面脱碳太深、脱碳量大是造成工件硬度偏低且不均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7.
王振国  戴自祝 《化学建材》1995,11(3):127-129
详细阐述了RJL热流式导热仪基本原理、测试及标定,介绍了参与ISO/TC163国际导热系数对比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68.
外浮顶油罐一二次密封油气空间火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油罐密封结构优缺点的分析,找出了浮顶油罐油气存在的空间及形成爆炸燃烧的成因。结合实际提出了改进措施,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稀释浮顶油罐密封处油气的方法,对提高浮顶油罐的本质安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9.
在高氯酸铵(AP)生产中,原料高氯酸钠中所含的氯酸盐杂质量过大,会影响AP的热稳定性。进行了4种氯酸盐杂质去除实验,其中盐酸与过氧化氢工艺路线较理想:90℃反应1.0~1.5h,停止加热后再反应0.25~0.5 h,V(高氯酸钠):V(盐酸):V(过氧化氢)=400:4:1。最终能将高氯酸钠溶液中杂质氯酸钠质量含量降到较低程度,产品AP中氯酸钠质量分数≤0.014%,符合国军标。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本文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研制了一种水产品中硝基呋喃代谢物四合一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板.方法 将制备的羊抗鼠IgG、人工结合抗原和金标抗体三者经过反复调试优化,以适宜浓度和包被量分别包被到硝酸纤维素(NC)膜和微孔中.包被后的NC膜和样品垫、胶体金结合垫、吸水垫及其他辅料组装成试纸条.结果 经试验,该四合一试剂板对水产品中呋喃唑酮代谢物(AOZ)、呋喃西林代谢物(SEM)、呋喃它酮代谢物(AMOZ)和呋喃妥因代谢物(AHD)的检出限分别为1.0、1.0、1.0、2.0μg/kg.结论 试剂板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大批量水产样品中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