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工业技术   2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端基滴定法测定聚磷酸铵聚合度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端基滴定法测定聚磷酸铵聚合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除聚磷酸铵水解断链外,残余铵离子和聚磷酸铵中的磷酸盐杂质也是影响滴定结果的重要因素。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加入四苯硼钠除铵、测定磷酸盐杂质的量等措施,可以消除残余铵离子、磷酸盐杂质的影响,水解断链倾向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得到了较可信的聚磷酸铵聚合度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22.
正随着电力安全作业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措施的布置不断细化,运行人员日常工作量也随之增加。为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安全效果,该项目着眼解决措施布置耗时长、遮拦搬运费力、警示范围有漏洞等难题,对传统的安全围栏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3.
主要通过提出一种模糊查找的算法(如开展某项工作前的危险点比较、工作地点或类似工作的相关案例)来提高事件(故)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提供类似的事件(故)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利于新员工的学习也利于安全事件(故)的保存与查找、对比,利于每周安全学习的进行,也能在做某项工作前能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危险点分析,从而避免了事件(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实验研究了添加金属镁粉前后气溶胶灭火剂固体产物颗粒的生成量、腐蚀性、吸湿性、电绝缘性以及灭火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镁粉提高了气溶胶灭火剂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5.
用三聚氰胺-甲醛预聚物对CuO、Al(OH)3、Al2O3进行包覆制得微胶囊阻燃剂。采用热重分析、锥形量热分析研究添加阻燃剂的ABS的热解行为,从热量释放、烟气、CO和CO2排放等参数表征其阻燃性能,并用Kissinger方程计算ABS的动力学参数热解活化能的变化。结果表明,CuO微胶囊处理ABS热解反应活化能升高,阻燃主要在于CuO微胶囊提高了ABS热稳定性;Al(OH)3微胶囊主要通过脱水吸热对抑制发烟量效果明显;Al2O3微胶囊对ABS的热解具有催化成炭作用,使材料的热解活化能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6.
聚乳酸在微型双螺杆中的挤出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L-乳酸熔融缩聚法产物为预聚物,以亚磷酸三苯酯(TPPi)为扩链剂,在微型双螺杆挤出机(Haake MiniLab)中通过反应挤出法制备了高分子量聚L-乳酸,挤出产物在微型注塑机中直接成型.研究了挤出温度,螺杆转速,停留时间及TPPi添加量对产物挤出过程中混合扭矩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所得产物(M-)w达126,000 g/mol,拉伸强度达64.6 MPa,断裂伸长率为4.5%.由1H-NMR证实反应挤出后其分子结构基本不变, DSC结果显示反应挤出后产物熔点为148.9 ℃,结晶度为33.9%.  相似文献   
27.
聚乙烯醇水凝胶与聚乙烯薄膜的表面粘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铬酸氧化方法处理聚乙烯(PE)薄膜,得到了表面刻蚀均匀的化学改性薄膜;利用XPS、IR表征了薄膜表面的化学变化,采用SEM、AFM、接触角表征了薄膜表面微观结构和物理性能。制备可化学交联及物理交联成水凝胶的聚乙烯醇(PVA)溶液,与表面刻蚀的PE薄膜复合,得到了PVA水凝胶与PE薄膜的表面复合材料。通过剥离强度测定、SEM观察,表明PVA水凝胶与PE薄膜很好地粘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28.
反应抑制球磨法制备超级铝热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铝热剂具有较高的反应焓,但较慢的能量释放速率和较低的能量转化效率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超级铝热剂,即亚稳态分子间复合材料( MIC) 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众多MIC 的制备方法中,反应抑制球磨(ARM)法优势明显。综述了ARM 法制备MIC 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现有的MIC 体系种类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制备过程中工艺参数和环境条件对MIC 产物结构和性质(包括热性能、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 的影响;指出了现有的MIC 球磨模型和燃烧模型的局限性,并对今后ARM 法制备MIC 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超高燃速推进剂的侧面限燃包覆。通过包覆层厚度、中止燃烧、间接证明实验,证实了采用硬质PVC黏合剂为内层,添加石棉粉的醋酸纤维素为外层的包覆层,可以使超高燃速推进剂侧面不发生窜火,达到稳定对流燃烧,燃速可达1000mm/s以上。  相似文献   
30.
采用笔者自制的无规聚苯基硅倍半氧烷(IPPS)与聚碳酸酯(PC)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得不同含量IPPS的PC/IPPS复合物。利用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等级(UL-94)和锥形量热仪对PC/IPPS复合物的燃烧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弯曲模量对PC/IPPS复合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热失重分析了IPPS对PC热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添加质量分数8%的IPPS时,可以使PC的极限氧指数(LOI)从26%提高到35.5%,UL-94(1.6mm)燃烧级别从无级别提高到V-0;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从570.8 kW/m2降到267.3 kW/m2。燃烧后的炭层表面被白色的二氧化硅覆盖,很好地阻隔辐射热和氧向基材的传递。IPPS使得PC的力学性能有轻微的下降,不改变PC的降解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