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7篇
工业技术   50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1.
炭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CFRC)的电磁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炭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ement Composites,CFRC)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电磁屏蔽材料,它是防止电磁污染的防护性功能材料之一。本文阐述了炭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成型工艺;分析了炭纤维掺入量和长度、水灰比和密实成型制备工艺、炭纤维分散性、养护龄期、外加剂、炭纤维表面化学气相沉积(CVD)处理等因素对CFRC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压敏性能及电磁性能的影响。合适的炭纤维掺入量和长度、炭纤维的均匀分散、合理的水灰比和炭纤维表面处理是影响CFRC导电性能和电磁性能的主要因素。CFRC对电磁波的屏蔽效果除利用屏蔽效能从反射电磁波角度衡量外,亦可从吸收电磁波角度利用反射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2.
研究了沉积温度、反应气浓度等因素对沉积过程的影响,并对所得试样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其内部孔隙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当沉积温度低于900℃时,可以避免或减少沉积过程中炭黑的生成,在该前提下,正压CVI工艺可在较短时间内制备出具有合理微观组织结构的C/C复合材料制作,因此提高了反应气体的利用率,正压CVI工艺是一种低成本的C/C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93.
采用新型的模压半炭化成型工艺在大气环境下制备出了高密度、低成本的焦炭颗粒增强沥青基炭复合材料(CRPCC)。研究了焦炭颗粒的种类对CRPCC材料的力学各向异性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沥青焦Ⅰ的颗粒形状系条状或棒状,故用其制备的CRPCC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且各向异性系数高达25%;而沥青焦Ⅱ和冶金焦的颗粒形状为多角形或准球形,故用它们制备的CRPCC材料基本上都是各向同性的。  相似文献   
94.
SiC改性C/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烧蚀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超声波震荡法将SiC微粉添加到二维针刺碳毡预制体中,利用热梯度化学气相浸渗工艺沉积热解碳制备了SiC改性碳纤维增强碳基(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atbon,C/C)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与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和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利用氧-乙炔烧蚀实验测试材料的抗烧蚀性能.结果表明:SiC微...  相似文献   
95.
通过包埋工艺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改性SiC涂层.采用Ni-Ti粉末作中间层连结材料,利用真空热压扩散工艺成功制备了SiC涂层改性C/C复合材料与GH3128镍基高温合金的连接样件.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和材料万能试验机,研究了SiC涂层改性C/C复合材料与GH3128镍基高温合金连接接头及其界面的元素分布、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SiC涂层,不仅充分改善了C/C复合材料对Ni-Ti中间层连结材料的润湿性,而且还有效缓解C/C复合材料与GH3128连接界面因热膨胀不匹配而造成的热应力.经过SiC涂层改性处理的连接接头,其室温剪切强度可达22.49 MPa;而没有经过SiC涂层改性处理的连接接头,其室温剪切强度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96.
Cu-Cr-Zr合金时效强化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时效工艺对Cu-0.7Cr-0.13Zr合金硬度、强度和导电率性能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分析合金时效后的微观形态和析出相。结果表明:在500℃时效30min析出相为Cu5Zr,硬度和导电率可达116.7HV和47%IACS。500℃时效6h后,硬度和导电率为140HV和76%IACS,强度达到峰值430MPa,弥散共格的析出相Cr是强度提高的重要原因,强化效应与采用共格强化机理计算的结果非常接近。合金在500℃时效8h硬度和强度仍具有135.6HV和410MPa,导电率为77%IACS,析出相仍较细小但与基体失去共格关系。  相似文献   
97.
钛基金属表面生物活性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工艺、生物活性涂层新体系开发、涂层结构设计、生物活性涂层性能改进以及涂层评价标准等角度,系统地综述了钛及其合金表面生物活性涂层的研究状况,同时展望了医用钛合金表面生物活性改性研究的发展趋势,认为解决钛基金属表面生物活性改性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能够同时解决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稳定性和相应涂层制备工艺的适应性上。  相似文献   
98.
液态挤压下ZA27合金的性能与组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态挤压工艺是直接成形管、棒、型材的全新工艺。本文研究该工艺对ZA27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揭示液态挤压工艺使材料在成形时首先发生凝固过程中的强化,尔后产生大变形强化的变形特征,提出双重强韧化观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制件不同部位的强化效果不均的原因,从而进一步证实材料在成形过程中经受两种强韧化机制同时作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
 搜索模式对于基于块的运动估计算法(BMA)的搜索速度和编码质量起着重要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多模式切换的快速运动估计算法,其采用了早停止和选择性搜索技术来提高编码速度,以小菱形作为起始搜索模式,然后过渡到六边形模式,最后使用正方形搜索模式进行细化,故命名为DHS(Diamond-Hexagon-Square)算法。实验结果表明,DHS算法对于各种运动情况(慢速、中等速度和快速)的视频序列具有普适性,在率失真性能未出现显著下降的前提下,其速度明显快于小菱形算法(DIA)、六边形算法(HEX)、穷尽搜索算法(ESA)和非对称十字形多层次六边形格点搜索(UMHexagonS)算法。  相似文献   
100.
本文研究了炭/炭(C/C)复合材料湿态摩擦性能,考察了在湿态下刹本能量、刹车比压对化学气相沉积C/C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环境湿度强烈地影响着C/C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在湿态下其摩擦系数减小;随着刹车能量,刹车比压的增加,摩擦系数进一步衰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