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7篇
工业技术   50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C/C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的热压连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C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热结构材料,其与传统金属材料的连接越来越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C/C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在热压连接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概括介绍了C/C复合材料与金属热压连接的连接方法。  相似文献   
52.
用超高压液相浸渍和碳化,经石墨化处理制备了毡基碳/碳复合材料。采用等温氧化实验,系统研究了所得试样在不同温度(773~1 173 K)条件下的氧化动力学行为;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验观察了石墨化处理前后毡基碳/碳复合材料的氧化形貌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石墨化处理可明显的提高毡基碳/碳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毡基碳/碳复合材料的基体在氧化反应中优先氧化,氧化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高于或低于临界温度973 K时,毡基碳/碳复合材料的氧化反应分别受2种不同的机制控制,其反应活化能E,在石墨化前分别为7.91×10~4 J/mol和2.80×10~4J/mol,石墨化后分别为1.08×10~5J/mol和4.42×10~4J/mol。  相似文献   
53.
将纳米TiO2粉加入到不饱和聚酯中进行同时增韧增强改性时,发现用简支梁冲击强度表征纳米TiO2/UPR的韧性时,树脂有明显的脆韧转变现象,脆-韧转变点为TiO2含量是6%。纳米TiO2/UPR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较UPR分别提高了55%和46%。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纳米TiO2/UPR的冲击断口形貌时,发现在脆-韧转变点左右的纳米TiO2/UPR的微观形态发生了从脆性断裂到韧性断裂的形貌特征。  相似文献   
54.
以N2作载气,二茂铁作催化剂,高温催化裂解无水乙醇溶液,制备出纯度较高,管径分布在30 nm~40 nm的纳米碳管。利用SEM和TEM对纳米碳管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根据纳米碳管的微观形貌,给出了一种可能的生长机制。该制备过程不使用任何有毒有害物质,工艺简单,这对实现纳米碳管的规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以Galerkin法建立了非稳定导热问题的有限元方程,确立了液态挤压成形过程的非稳态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开发了相应的模拟软件,给出了稳定成形时的液态挤压温度场及工艺参数选取不恰当时的温度场分布,采用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管材成形过程中发生断裂的内在原因,指出变形速度与凝固速度的协调是保证成形质量的关键因素。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6.
快速凝固是一种获得高强度和高导电铜合金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时效温度和时间与硬度和导电率样本集的学习,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和四层BP网络建立了通用的快速凝固Cu—Cr—Zr合金时效工艺神经网络模型。实验结果与预测值吻合良好,从而为预测和控制该工艺性能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7.
碳/碳复合材料表面MoSi2-SiC复相陶瓷涂层及其抗氧化机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对MoSi2-SiC复相陶瓷涂层的显微形貌、相组成及成分进行了观察与分析,考察并研究了有涂层的碳/碳复合材料在1650℃以下温度的等温氧化性能,以及涂层的结构与组成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阐明了涂层的抗氧化过程及机理,并进一步提出了合理的涂层结构。结果表明,碳/碳复合材料表面MoSi2-SiC复相陶瓷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取决于氧在涂层中的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58.
C/C复合材料在450℃以上的氧化严重制约着其作为超高温结构材料的应用,宽温域自愈合抗氧化是未来C/C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综述了高、中、低温3种自愈合类型,概括了自愈合抗氧化技术在成分和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目前C/C复合材料自愈合抗氧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9.
利用偏振光显微镜(PL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从微米到纳米尺度研究了改进等温化学气相沉积(ICVI)技术制备的C/C复合材料基体热解炭织构和精细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纤维周围有3层不同织构的热解炭,由纤维向外,分别为光滑层、粗糙层和暗层.基体与纤维之间以及不同织构基体间的界面结合较好,高织构热解炭内有微裂纹存在,并且裂纹在界面处终止扩展,或以桥连的形式扩展.不同织构热解炭在HRTEM下晶格条纹的近程和长程的择优取向度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60.
CVI处理短碳纤维在CFRC中分散性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CFRC)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很有潜力的功能材料.丙烯作前驱体,对短碳纤维在高温下(900~1300℃)进行100个小时左右的化学气相浸渍(CVI)表面处理,丙烯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热解碳,沉积在碳纤维表面.借助超声波预分散技术及新型分散剂羟乙基纤维素(hydroxyethyl cellulose,HEC)和超细颗粒硅灰的分散作用,实现了CVI处理碳纤维在水泥基体中的均匀分散.HEC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控制在1.56~1.77%之间为宜.分别运用扫描电镜法(SEM)、新拌料浆法(FM)、硬化试件电阻率测试法(ERM)及模拟试验法(SE)四种方法评价了CVI处理后短碳纤维的分散性.每种方法均有自身的优缺点和适应环境,四种方法中,模拟试验法(SE)是评价制备CFRC复合材料前期、碳纤维第一步分散的最方便的方法,此法不仅可节约时间和大量的原材料,而且可预测制备CFRC过程中应选择何种分散剂及碳纤维第二步分散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