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SHS陶瓷衬管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蔓延高温合成陶瓷复合钢管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蚀、耐热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矿山等许多工业部门.从设备、工艺、各种不同复合管研究的角度总结了近年来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重力分离SHS陶瓷涂层致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自蔓延铝热-重力分离法制备了氧化铝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分析了陶瓷层中气孔形成的原因,研究了预热温度,化学成分,冷却方式对陶瓷涂层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双喜  李俊寿 《铸造》1998,(7):27-29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铝热离心法在球墨铸铁管内表面涂覆Al2O3陶瓷层获成功。陶瓷层由Al2O3、FeO·Al2O3、3Al2O3·2SiO2等组成,硬度达HV1326~1558。中间过渡层与球铁基体冶金熔合,与陶瓷层机械结合牢固。复合管综合性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重力分离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制备了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研究了添加CrO  相似文献   
15.
SHS 陶瓷复合钢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自蔓延高温合成陶瓷复合钢管技术的发展概况,用离心-SHS法和非离心-SHS法制备陶瓷复合钢管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陶瓷复合钢管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用自蔓延铝热离心法制备了瓷内衬复合球墨铸铁管,研究了燃烧合成过程对球墨铸铁基体组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燃烧合成时在铸管的内表面产生了一薄层白口组织和热影响区,但不会影响厚壁铸管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7.
SHS陶瓷复合钢管组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非离心-SHS法制备了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分析了陶瓷层的组织结构、各组成相的产生、形态及分布特点,讨论了其对复合钢管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Ti3SiC2(10%~50%,体积分数,下同)和3Y-TZP粉为原料,采用等离子体放电烧结(SPS)方法,在外加应力50MPa,烧结温度1300℃条件下,制备了Ti3SiC2/3Y-TZP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Ti3SiC2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可加工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Ti3SiC2含量大于30%时,复合材料表现出了良好的可加工性能。分析认为,Ti3SiC2材料的微观结构特征和多重能量吸收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SnO2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纳米微粒、纳米薄膜、纳米纤维的角度综述了SnO2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报道了一种制备纳米纤维的新方法——热爆合成法,讨论了用该方法制备纳米纤维的基本条件,并对用该方法制备出的SnO2纳米纤维进行了S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SnO2纤维的直径约20~100nm,其X射线衍射谱与标准的SnO2衍射谱完全一致。用热爆合成法制备的SnO2纳米纤维,经过研磨还可以制成长度不同的纳米棒。这种材料尺寸均匀、无团聚、稳定性高、比表面积较大,与气体的接触面较大,有利于提高对气体的灵敏度,有望发展成较为理想的气敏、湿敏、压敏基体材料。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碳化物、氮化物、氧化物的角度综述了陶瓷纳米纤维材料的研究进展,报道了一种制备SnO2纳米纤维的新方法-热爆形变合成法,讨论了用该方法制备SnO2纳米纤维的基本条件.采用热爆形变合成法制备出了SnO2纳米纤维,并进行了XRD,SEM和TEM分析.结果表明,SnO2纤维的直径约20~100nm,其X-射线衍射谱与标准的SnO2衍射谱完全吻合.与其它方法相比,热爆形变合成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率高、产物无团聚等优点,稍加研磨就可获得长度不同的短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