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5篇
工业技术   17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高性能 C/ SiC刹车材料及其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比分析了 C/ C和 C/ SiC刹车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 , C/ SiC刹车材料的力学性能比 C/ C的高 , 而且 C/ SiC刹车材料克服了 C/ C静态摩擦系数低和湿态摩擦性能严重衰减的不足 , 说明 C/ SiC刹车材料是一种新型高性能刹车材料。以 C/ C复合材料为基础 , 在深入分析机轮刹车盘服役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 C/ SiC刹车材料的力学性能、 热物理性能、 摩擦磨损性能、 复合材料结构和制造工艺等方面的优化设计途径和方法 , 为实现材料微结构2力学性能2摩擦磨损性能的协同设计与制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2.
丙烯化学气相沉积热解碳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为碳源, 利用磁悬浮天平热重系统研究了化学气相沉积热解碳的原位动力学, 采用气质联用仪对热解气相冷凝物进行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当稀释比为4, 总压力为6kPa, 丙烯流量为20sccm时, 丙烯在850~1100℃之间的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为(201.9±0.6)kJ/mol, 沉积过程为气相均相反应控制, 高温时冷凝物以单环芳烃为主, 低温时主要为双环和多环芳烃; 在900和1000℃下, 丙烯分压在0.3~6.5kPa范围内的热解为一级反应; 由于受有效反应时间和丙烯通量的共同作用, 沉积速率随滞留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 在900℃下滞留时间为0.6s时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3.
采用等温等压化学气相浸渗法(ICVI)制备了二维碳纤维增韧碳化硅碳二元基复合材料(2D Cf/(SiC-C)).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背散射电子成像(BSE)研究了其基体的微观结构, 并与二维碳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2D Cf/SiC)比较了室温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2D Cf/(SiC-C)复合材料的基体是由SiC与热解碳(PyC)组成的多层结构, PyC基体层分布均匀而连续, 且与SiC基体层结合紧密.纤维束内部PyC基体层较厚的2D Cf/(SiC-C)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韧性, 其拉伸强度、断裂应变、断裂韧性和断裂功分别比2D Cf/SiC复合材料的提高了3%、142%、22%和58%.SiC与PyC组成的多层基体使2D Cf/(SiC-C)复合材料的纤维在拔出过程中发生了两次集中拔出, 且第一次集中拔出的纤维对复合材料的强韧性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铝锌镁铜系合金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通过热处理工艺试验和性能测试、组织分析,证明铝锌镁铜系合金对淬火冷却速度非常敏感,将淬火转移时间控制在15s以内可保证合金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5.
研究钇含量对Mg-xY-1.5LPC-0.4Zr镁合金的时效硬化、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其中LPC代表富镧混合稀土金属)。当将Y加入Mg-1.5LPC-0.4Zr时,随着Y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时效硬化反应相应增强,晶粒尺寸变小,强度增加。当将Y添加到Mg-1.5LPC-0.4Zr合金中时,时效析出相发生改变,由Mg-LPC基合金的稳态Mg12RE相转变为Mg-Y基合金的亚稳态β′相,且随着Y含量的增加,β′相的数量也相应增多。在合金晶界上还发现了稳态立方形的β-Mg24Y5相。对于Mg-Y-LPC-Zr合金,拉伸性能的改善主要归功于均匀、弥散分布的β′相,在晶界上的β-Mg24Y5相对合金的晶界也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当Y含量达到6%时,合金的拉伸强度最大,合金在室温和250°C的抗拉强度分别是250 MPa和210 MPa。  相似文献   
106.
基于热力学计算和Hashin-Shtrikman理论,结合球磨和热等静压方法,制备出原位自生增强体呈准连续网状分布的(Ti5Si3+TiBw)/TC11复合材料。结果表明:(Ti5Si3+TiBw)/TC11复合材料由α-Ti、β-Ti、Ti5Si3和TiBw相组成;TC11基体由片状α相和β相组成,为魏氏组织;原位自生的TiBw呈准连续网状分布于TC11基体周围;Ti5Si3增强相一部分分布在TiBw附近,一部分分布在β-Ti内,Ti5Si3的形成主要经历原位自生、高温固溶和脱溶析出等过程。对(Ti5Si3+TiBw)/TC11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表明,与TC11基体相比,(4Ti5Si3+5TiBw  相似文献   
107.
分别采用热膨胀仪和激光脉冲热导仪测量了2维、2.5维和3维纤维编织结构的碳纤维增强碳化硅(carbon fiber reinforced silicon carbide,C/SiC)复合材料从室温到1 400℃温度范围内纵向和横向热膨胀系数,以及厚度方向的热扩散系数.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样品的微结构.结果表明:低温段(700℃以下),3种C/SiC的纵向和横向热膨胀系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大,并在700℃之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高温段(700℃以上),它们的纵向热膨胀系数和2维C/SiC的横向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2.5维和3维C/SiC的横向热膨胀系数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三者厚度方向的热扩散系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3维C/SiC的热扩散系数最大,分别是2.5维C/SiC和2维C/SiC的1~1.2和1.4~2倍.  相似文献   
108.
热解条件对热解碳沉积模式和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丙烯为源物质氩气为稀释气体,研究了沉积温度、丙烯流量、系统总压对沉积物形貌的影响.利用晶体成核-生长理论解释了各种形貌的成因.实验证明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系统总压的增大,热解碳的沉积由表面化学反应成核-生长模式向熔滴模式和气相成核-生长模式过渡.沉积温度不同丙烯流量对沉积模式影响规律不同.沉积模式随沉积条件的改变决定了热解碳沉积物形貌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9.
中文文本时间信息获取及语义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中文文本中时间信息的形式表达、抽取及时间语义计算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适用于多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的时间信息处理系统,通过对汉语句子时间要素的分析以及时间词语构成形式的研究,采用一种时间表达式的概念,将承载时间信息的短语按照功能的不同分解成若干容易识别,语义单一的“小”的成分,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基于规则的时间信息抽取、理解及时间语义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碳化硅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碳化硅纤维(SiCf)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CMCS)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作了较系统的论述。讨论了SiCf增强CMCS的界面层作用,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对材料的影响,高温抗蠕变抗疲劳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等。最后指出了SiCf增强CMCS作为高温结构陶瓷材料的研究方向以及尚等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