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5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20 kW燃烧实验台上,采用丙烷气体为燃料,研究了不同的空气预热温度对无焰燃烧下炉内温度分布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预热空气会提高炉膛平均温度并降低炉内温度波动;预热空气会使炉膛氧浓度峰值的位置提前,同时炉膛尾部氧浓度降低,整个炉膛氧浓度在0.4%~5%;预热空气会使炉膛尾部烟气中NOx排放增加;预热空气使...  相似文献   
92.
烧碱蒸煮炉应用水煤浆燃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型低污染煤基液态燃料--水煤浆特性及在烧碱炉上的应用.可在原燃煤或燃油的炉灶上进行简单改造,增加稳燃室和水煤浆卸、储、运等系统,就能满足水煤浆燃烧要求.燃烧效率在97%以上,燃烧温度可灵活调节,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经济效益和环境改善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93.
1025t h煤粉炉在满负荷下燃用高钙低硫的神木煤时,其自身固硫率高达27%~33%。在入炉的矿物灰和钙成分中,60%左右形成飞灰,只有不到10%形成炉底渣。在入炉硫分中,70%左右以气态SO2形式随烟气排放,只有不到10%以固态形式富集于飞灰中,不到1%固定于炉底渣中。XRD定性分析表明:飞灰中因高温熔融形成的玻璃状非晶相含量比底渣中高出许多,并含有自身固硫产物CaSO4和未反应的CaO晶相。在炉底渣中并未发现CaSO4或CaO晶相,但新生成了大量的钠长石晶相。图2表7参4  相似文献   
94.
碱金属Na对黑液水煤浆焦-CO2气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液中富含大量的碱金属Na及其化合物,这些碱金属将在黑液水煤浆焦气化过程中起到催化气化的作用.为了研究黑液水煤浆焦-CO2催化气化反应特性,采用XRD、SEM和热重分析技术对黑液水煤浆焦和普通水煤浆焦CO2催化气化实验进行分析,得到了焦炭表面孔隙分布情况、煤浆焦样和气化后残渣XRD分析结果,以及等温条件下气化反应时碳转化率数据.试验结果表明:黑液水煤浆焦表面密集分布很多"斑点"和微孔,说明碱金属Na盐在焦碳表面形成了活化中心点,它们在气化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碱金属Na使焦样表面具有更强的反应位,削弱C-C键的强度,使气化反应更容易进行;同时由于碱金属催化剂在高温气化时将与煤中矿物质反应生成惰性物质,从而可能削弱催化效果.从黑液水煤浆与普通水煤浆XRD晶相分析中可以看出碱金属Na盐主要以氯化钠、硅酸钠形式存在,气化反应后生成的晶相组成主要是霞石和微斜长石.  相似文献   
95.
为开发臭氧氧化结合化学吸收同时脱除多种污染物技术,对石灰石吸收脱除臭氧氧化产物(SOx和NOx)的吸收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应用气液固平衡理论对SOx和NOx在石灰石浆液中的吸收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烟气中CO2对SOx和NOx吸收的影响可以忽略,并得到浆液在吸收容量所能承受的最大气液比M.当[CaCO3]=0.05 mol/l,临界点M=600~700;当LCaCO3]=0.1 mol/l,临界点M=1200~1300;当[CaCO3]=0.15 mol/l,临界点M=1900~2000.  相似文献   
96.
电厂优化配煤多目标机会约束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随机规划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厂优化配煤我多目标机会约束数学模型。在此模型中,燃煤的煤质特性包括发热量、挥发份、灰份、水份和硫份等均被认为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的随机变量,以此充分描述掺配煤种煤质不断波动的事实。  相似文献   
97.
基于改进区域算法的声波团聚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区域算法对燃煤飞灰声波团聚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以克服传统区域算法精度低、气溶胶总颗粒体积不易守恒等缺点.与实验数据的对比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上能够较好地符合实验值,仅在粒径较大时由于大颗粒的重力沉降使数值模拟计算值略高于实验值.计算和实验结果均表明,频率对声波团聚的影响很大.对于燃煤飞灰气溶胶,最佳团聚频率为1 400 Hz左右.随着气溶胶停留时间的增加和声压级的增强,燃煤飞灰声波团聚效果变好.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煤粉进行酸洗脱矿重新负载,并在一维沉降炉上对K2O,Na2O,CaO,Fe2O3金属氧化物的负载煤粉进行再燃试验研究,最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金属氧化物对用煤粉来再燃脱硝效果有重要影响.煤灰中金属氧化物含量越高,煤粉再燃脱硝效果越好.负载等质量金属氧化物的煤粉用来再燃脱硝的效果依次为:Na2O~Fe2O3>K2O>CaO;其中Na2O和CaO与再燃区气氛相关性较弱,而K2O与Fe2O3则随还原性气氛的增强,效果有显著提高,CaO负载过量后,反而有不利影响.研究成果可为今后选择有效的再燃用的煤粉添加剂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
航空煤油实际燃烧过程中往往存在高化学当量比(Φ)的贫氧条件,导致航空煤油着火困难、燃烧效率较低。本文以航空煤油一元替代燃料正癸烷为燃料,实验研究了贫氧条件下(Φ=2~4)微圆管内Pt/ZSM-5催化剂和石英砂填充床中正癸烷的贫氧催化/无催化燃烧特性,分析了当量比(Φ=2~4)、温度(300~450℃)和催化剂对正癸烷转化率、燃烧效率以及气相产物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t/ZSM-5催化剂对正癸烷燃烧反应的促进作用明显,存在温度激增现象,当量比Φ从2增大到3.5时,动态着火点从196℃上升到271℃,而无催化则没有明显的着火点。贫氧催化条件下正癸烷的转化率始终低于无催化条件,但燃烧效率明显高于无催化。正癸烷催化燃烧的主要气相产物为CO2,无催化的主要气相产物则为CO和烯烃。  相似文献   
100.
某鲕状赤铁矿循环流化床焙烧-磁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实验室循环流化床装置,以CO与N2的混合气体和电加热方式模拟燃煤还原焙烧气氛,对铁品位为47.20%的鄂西某鲕状赤铁矿进行磁化焙烧-弱磁选试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焙烧气氛、气体流量、磁场强度及-325目占80%的最终磨矿细度下,经过循环流化床焙烧-阶段磨矿-一粗一精两段弱磁选,可获得精矿铁品位为56.60%,对焙烧矿铁回收率为77.79 %的较好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