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9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4 毫秒
21.
22.
基于形状模板匹配的前视红外目标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前视红外复杂地面固定目标无直接可用基准图、背景干扰严重、目标与背景灰度差异小、不利于目标识别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形状模板的目标识别方法.首先,在构建高斯多尺度空间的基础上,设计分层多阈值算法,检测感兴趣区域;其次,引入模糊集理论,提取形状特征,分离目标与背景;最后,用改进的Hausdorff距离算法进行精匹配,确定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匹配率与改进的Hausdorff距离算法相比提高了近20%,算法花费时间缩短了2/3;与Nprod算法相比匹配率提高了近30%,时间缩短了1/2,在密度为0.3的椒盐噪声下,匹配率仍能达到70%以上.对于复杂背景下的前视红外固定目标,该方法具有匹配率高、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镁基复合材料超塑性变形过程中SiC晶须织构的演化规律,并分析了其对孔洞行为的影响。超塑性拉伸试验在613K~723K,8.3×10-4s-1~8.3×10-2s-1条件下进行。在613K,1.67×10-2s-1初始应变速率下,获得了200%的延伸率。SiC晶须在超塑性变形过程中发展出强烈的<111>//ED纤维织构。SiC晶须的这种取向对晶界滑动有阻碍作用,不仅使孔洞易于萌生,也加速了其长大与连接。  相似文献   
24.
一种基于图像灰度的红外目标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红外图像背景复杂、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图像灰度的红外目标识别方法.首先在形态学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多级形态学目标检测算子,并结合区域生长法检测目标区域;其次在候选目标区域的基础上引入sigmoid函数进行区域筛选,缩小了下一步目标搜索范围,并利用Haar小波方法从区域纹理入手,综合考虑了目标区域及其周边8方向邻域的相似性关系,明确了图像目标识别中对红外实时图目标的提取;最后运用目标模板的先验知识进行目标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目标识别率相对于模板匹配算法和otsu阈值检测算法得到了极大提高,对于复杂地面红外图像目标的匹配识别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给出了一种通过数传电台进行异步无线数据通信的实用接口电路,介绍了该电路的设计及其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6.
脉冲宽度40 fs,功率1.1 W的载波包络相位(CEP)稳定的飞秒激光脉冲在充氩气的空芯光纤内由于自相位调制频谱展宽,通过啁啾镜和斜劈补偿色散,最终可获得脉冲宽度为6 fs的载波包络相位稳定的强激光脉冲.将之应用到高次谐波实验中得到了脉冲宽度为500 as的单个阿秒脉冲.  相似文献   
27.
DZF三用阀危险断面是连接螺杆退刀槽及连接螺杆的M16×1螺纹、卸载阀垫安装槽等三处。  相似文献   
28.
SiCw/AZ91复合材料及AZ91镁合金的高温压缩变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PL-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SiCw/AZ91复合材料和AZ91镁合金在不同温度及不同应变速率条件下进行高温压缩试验。根据压缩的真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出合金和复合材料的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和表观激活能(Q)。结合金的m值。另外,复合材料和镁合金的表观激活能也随温度和应变速率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压缩时,复合材料和镁合金的高温压缩变形机制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9.
30.
本研究用CM12型透射电镜配备的PV9100X射线能谱,对SiCw/6061Al复合材料中碳化硅晶须和相邻铝基体之间界而区域的铝、硅二元素的相对含量进行了测试;并利用JCXA733电子探针设备,测试了由复合材料溶下的碳化硅晶须中铝、硅二元素的相对含量。测试结果表明:铝元素没有向碳化硅晶须中扩散。虽然在碳化硅晶须表层大约50nm范围内存在铝元素的浓度梯度变化,但是否由扩散所致,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