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6篇
数理化   10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采用微波加热合成法制备了CoTMPP/BP电化学氧还原催化剂。采用旋转圆盘电极(RDE)研究了BP2000碳载体经30% H2O2或6 mol·L-1 HNO3化学预处理后对催化剂氧还原催化活性的影响,并且在PEM燃料电池工作站上测试了不同CoTMPP/BP催化剂的燃料电池单电池性能。结果表明,碳载体经过化学预处理后催化剂性能有显著的提高,并且30% H2O2处理效果更好。采用IR、XRD和XPS进一步分析了载体化学预处理对催化剂活性影响的机理:IR结果表明预处理后载体表面羟基(-OH)等含氧基团增多;XRD分析表明900℃热处理后催化剂中有Co3C(101)和金属态Co(111)结构出现;XPS分析表明碳载体预处理后N原子表面浓度以及组分N1和Co相对比例升高,有利于Co-N4-C活性位的形成,然而组分N1,O1s Co和Co的结合能(BE)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2.
介孔二氧化锆分子筛比表面和孔结构的调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EO作用下,用固态反应结构导向法合成了介孔二氧化锆。根据Zr-O-Zr骨架结构与有机物种键合较弱的特点,使用了溶剂抽提法脱除结构导向剂。结果发现该法所得介孔材料与焙烧法所得结构显著不同,溶剂抽提法所得材料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且比表面较高;而焙烧法所得样品为超微孔结构,热稳定性较高,SEM结果表明在较高的焙烧温度下其有序的表观形貌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93.
利用建立的代谢前后生物碱成分的电喷雾质谱半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各药对共煎液经大鼠肠内菌群代谢后主要生物碱的含量变化,对制川乌与浙贝母、法半夏、白蔹分别配伍后共煎液中双酯型、单酯型及脂型生物碱的肠内菌生物转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配伍后中药浙贝母增加共煎液中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法半夏降低共煎液中双酯型生物碱含量,而白蔹对共煎液中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影响不大;在代谢过程中,大鼠肠内菌群能够将复方中双酯型生物碱转化为脂型生物碱,从而达到中药配伍的减毒增效目的。本文通过化学方法和肠内菌代谢研究证明了制川乌配伍及代谢的机理。  相似文献   
94.
利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电喷雾质谱联用方法, 考察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提取物的跨膜转运. 在相同浓度的附子乌头类生物碱溶液中, 加入干姜、甘草、半夏及浙贝母的水提物(折合药材质量比例为1∶1), 系统考察了加入前后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 结果表明, 加入配伍药材后附子中11种二萜类生物碱的Papp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干姜、甘草和半夏水提物的加入能够明显地降低二萜类生物碱在小肠中的生物利用度, 尤其抑制其中毒性较大的双酯型生物碱的生物利用度|而浙贝母的水提物却在促进吸收和抑制外排两个方面共同作用, 使二萜类生物碱的生物利用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5.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MS)方法研究了阿卡波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代谢轮廓的影响, 分析了健康组、 糖尿病模型组和糖尿病给予阿卡波糖组的大鼠尿样,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数据进行分析. PCA得分图表明, 健康组、 糖尿病组和阿卡波糖组的代谢轮廓有显著差别, 根据PLS-DA载荷图筛选, 将对各组分离贡献大的化合物的串联质谱分析数据经Human Metabolome Database(HMDB)和Mass Bank.jp等数据库检索, 进行质谱信息匹配, 鉴定出苯乙酰甘氨酸、 肌酐及葡萄糖酸等8种内源性代谢物为潜在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96.
采用快速高分离度液相色谱-质谱技术(RRLC-MS)检测经格列美脲治疗的2型糖尿病大鼠尿液中代谢物的变化, 对糖尿病组、 给药组和健康对照组大鼠的尿液代谢物谱进行了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3组大鼠进行分类并寻找潜在生物标记物. 结果表明, 3组大鼠的尿液代谢物谱得到了很好的区分, 发现并鉴定了2个潜在生物标记物, 分别为4-脱氧三羟基丁酸和4-胍基丁酸. 格列美脲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药物作用可能体现为对氨基酸代谢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7.
In this paper, we categorify the algebraUq(\widehat{sl_2}) with the same approach as in [A. Lauda, Adv. Math. (2010), arXiv:math.QA/0803.3652;
M. Khovanov, Comm. Algebra11 (2001) 5033]. The algebra \dot{U}=\dot{U}q(\widehat{sl_2}) is obtained fromUq(\widehat{sl_2}) by adjoining a collection of orthogonal idempotents 1λ,λ \in P, in which P is the weight lattice ofUq(\widehat{sl_2}). Under such construction the algebraU is decomposed into a direct sum \bigoplus_{\lambda\in P} 1_{\lambda'}{U} 1λ. We set the collection of λ\in P as the objects of the categoryU, 1-morphisms fromλ toλ' are given by 1λ' }k U1λ, and 2-morphisms are constructed by some semilinear form defined onU. Hence we get a 2-category {\cal U} from the algebraUq{(\widehat{sl_2})}.  相似文献   
98.
Aqueous dye adsorption on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s (OMCs) with varying pore size, and microporous carbon, CFY, were synthesized using ordered mesoporous silica SBA-15 and NaY zeolite as hard templates, respectively. N(2) adsorption tests show that the synthesized OMCs possess abundant mesopores and centralized mesopore distribution. Methylene blue (MB) and neutral red (NR) were used as probe molecules to investigate their adsorption behaviors on OMCs and CFY. As evidenced by adsorption tests, the volume of mesopores of which the pore size is larger than 3.5 nm is a crucial factor for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adsorption rate of MB on OMCs. However, the most probable pore diameter of OMCs was found to be vital to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adsorption rate of NR. Theoretical studies show that the adsorption kinetics of MB and NR on OMCs can be well depicted by using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相似文献   
99.
对溶剂化的石墨烯薄膜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改性的石墨烯薄膜,这种处理可以降低干燥过程中石墨烯片层之间严重的再堆叠.结果表明改性的石墨烯薄膜具有更多的折皱和更大的层间距,并提高了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50 mA·g-1时,该电池首次循环的放电和充电比容量分别为1189.3和645.2 mAh·g-1,400次循环后充电比容量仍然超过305 mAh·g-1,显著高于使用传统真空过滤得到的石墨烯薄膜的电化学性能.此外,相对于传统的石墨电极(包括活性物质、聚合物粘结剂和导电集流体),石墨烯薄膜电极的质量和成本有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0.
采用高载量氧化物正极(>4mAh·cm-2)和超薄锂金属负极(<50μm)可以构建高比能锂金属二次电池。然而,该类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受到锂金属不可控沉积的严重制约。高比表面积的锂枝晶和锂“苔藓”导致了较低的库伦效率,前者有一定可能穿刺隔膜,造成电池内短路,是亟待解决的安全隐患。因此,提升锂金属二次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的关键在于实现锂金属的致密沉积。文献中已有多种化学方法可达到这样的效果。由于锂金属较软,受力容易发生形变,对锂金属电池施加机械压力是另一种促进锂金属致密沉积和提高循环性能的方法。然而,机械压力、锂金属形态的演变、和循环性能之间的关系尚未被完全理解。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薄膜压力传感器的电池压力测量装置,可以实时跟踪纽扣型锂金属电池内部的压力变化,并且探究外加机械压力对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纽扣电池和高比能的软包电池(5 Ah,>380 Wh·kg-1)中,一定程度的压力可以促进锂金属的致密沉积,改善电池循环性能;而过大的压力则会导致锂金属向负极内部沉积,造成负极变形和电池性能恶化。我们的研究结果凸显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