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3篇
数理化   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金属表面磷化膜着色工艺的研究Ⅱ.着色条件对彩色磷化膜性能的影响温绍国翁志学*潘祖仁黄志明楼芬丽刘辉(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27)(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杭州)关键词水溶性丙烯酸树脂,磷化膜,着色1996-12-11收稿,1997...  相似文献   
92.
陆金星  黄志明  黄敬国  王兵兵  沈学民 《物理学报》2011,60(2):24209-024209
从理论上分析了相位失配与材料吸收在利用GaSe非线性差频产生太赫兹(THz)波中的影响,计算得到了4种不同情况下的晶体最佳长度值和相应THz最大功率,计算了角度失配对于相位失配的影响,计算结果为非线性光学差频实验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和理论设计基础. 关键词: 太赫兹波 GaSe晶体 相位失配 材料吸收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不同沟道厚度的In0.53Ga0.47As/In0.52Al0.48As量子阱中双子带占据的二维电子气的输运特性.在考虑了两个子带电子之间的磁致子带间散射效应后,通过分析Shubnikov-de Haas振荡一阶微分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结果,获得了每个子带电子的浓度、输运散射时间、量子散射时间以及子带之间的散射时间.结果表明,对于所研究的样品,第一子带电子受到的小角散射更强,这与第一子带电子受到了更强的电离杂质散射有 关键词: 二维电子气 散射时间 自洽计算  相似文献   
94.
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单体配比、聚合温度、转化率和加料方式对氯乙烯(VC)/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的影响.用序列模型模拟了玻璃化温度与转化率的关系,可较好地反映变化趋势.分批加料可使共聚物的耐热性能提高,却使其颗粒特性变差.  相似文献   
95.
离子交联聚氯乙烯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氯乙烯/丙烯酸悬浮共聚合成了不同羧基含量的PVC树脂,采用溶液反应和熔融加工法制备离子交联PVC,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中羧基主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用金属离子中和能形成部分络合结构;用Ca2+、Mg2+离子络合的羧基含量较高的VC/AA共聚物存在离子对聚集态结构;离子对含量、金属离子种类和增塑剂浓度影响离子聚集相的比例和稳定性,离子聚集具有热可逆性;离子交联使PVC的Tg、熔体粘度和回弹性提高.  相似文献   
96.
MMA/BA/双官能团单体无皂共聚乳液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马来酸酐和(聚)乙二醇合成了一系列双官能团共单体,将其用于MMA/BA无皂乳液共聚合.研究了共单体的空间效应、用量、加料方式对其无皂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用适当的共单体和半连续加料方式,可得到较稳定的乳液,粒径分布接近单分散.凝聚物的生成机理主要是失稳凝聚和架桥凝聚.  相似文献   
97.
采用苯乙烯(St)悬浮聚合过程中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乳液聚合组分,悬浮乳液复合聚合(SECP)方法,制备大粒径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 PMMA)复合粒子.采用FTIR、1H- NMR、13C- NMR分析方法,研究SECP各个时期复合粒子中MMA- St链节摩尔比,发现悬浮粒子中MMA St链节摩尔比逐渐增大,而PMMA乳胶粒子中逐渐减少,表明悬浮相和乳液相间存在物质传递过程.悬浮粒子中MMA链节质量与MMA总投料质量比主要由乳胶粒子生成速率和乳胶粒子向悬浮粒子凝聚速率决定.最终得到的复合粒子除含PS和PMMA均聚物外,还含少量MMA-St共聚物.  相似文献   
98.
2-乙基-4-甲基咪唑固化环氧树脂体系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2-乙基-4-甲基咪唑(2,4-EMI)固化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DGEBA)的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实验结果发现固化反应分两阶段进行,催化聚合反应有一诱导期.由DSC测试结果求得催化聚合反应的速率常数.从反应机理出发,以诱导期为边界,建立两阶段的微观固化动力学模型.从扩散的角度在模型中引入临界固化度(αc)和扩散因子,进一步建立扩散控制固化动力学模型,对不同2,4-EMI含量和固化温度(Tc)的体系,计算得到αc.研究发现扩散因素对固化动力学影响较大,固化反应前期由化学动力学控制,后期由扩散因素控制;αc主要由体系的玻璃化转变决定,Tc越高,体系玻璃化转变时对应的固化度越大,cα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