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数理化   2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利用聚甲基氢硅氧烷(PHMS)与4-(β-羟基-γ-烯丙氧)丙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MUV-O)、α-烯基聚醚(F6)的硅氢化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聚醚-二苯甲酮衍生物侧基聚硅氧烷PE-PUVSi,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氢谱(1H-NMR)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等仪器对产物的结构和成膜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合成的PE-PUVSi对波长为243.6、289.2、325.0nm的紫外光有强吸收作用。在纤维及单晶硅表面,PE-PUVSi均可成膜。但宏观上平滑的PE-PUVSi膜,微观上实则呈非均一、相分离结构,其中UV侧基以纤细尖峰分布在聚硅氧烷膜表面,而亲水性聚醚基团则卷曲堆积成峰包。  相似文献   
22.
氯化稀土与丙氨酸配合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SmCl~3-Ala-H~2O三元体系在25℃时的溶解度。结果表明体系中形成了两种配合物: Sm(Ala)~2Cl~3.3H~2O和Sm(Ala)~3Cl~3.3H~2O,合成了RE(Ala)~3Cl~3.3H~2O(RE=La, Ce, Pr, Nd, Sm, Eu, Gd, Tb, Dy),RE(Ala)~2Cl~3.nH~2O(RE=La, Ce, Pr, Nd, Sm, n=3; RE=Ho, Yb,Y, n=4)与RE(AlA)Cl~3.6H~2O(RE=Eu, Gd,Tb, Dy, Ho, Yb, Y)二十四种固体配合物, 用化学分析、IR、UV、X射线分析及TG-DTG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发现了RECl~3与Ala形成配合物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3.
锌添加剂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锌添加剂的合成研究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氨基酸锌的合成方法和锌盐与L-氨基酸配合作用的相化学。  相似文献   
24.
硫酸锌与L-α-氨基酸配合行为的相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L-α-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结构单元.α-氨基酸锌作为添加剂在药物、食品和化妆品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2].有关氨基酸锌的合成方法前文[3]已述及.用相平衡方法研究锌盐与氨基酸的配合行为的相化学,可提供它们之间能否形成配合物,能形成几种计量比的配合物以及其相区大小和性质等信息,对新型配合物,特别是固液异成分化合物的合成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ZnSO4与3种人体必需而非自生的L-Met,L-Phe和L-His在水中的相化学进行了研究,在相图指导下合成了新化合物并进行了…  相似文献   
25.
稀土配合物RE(Et2dtc)3(phen)的光谱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铜试剂(NaEt2 dtc·3H2O)和邻菲咯啉(o-phen·H2O)与水合氯化稀土(RECl3·xH2O)(RE=La,Pr,Nd,Sm~Er;x=3~4)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制得三元固态配合物RE(Et2dtc)3(phen).IR光谱研究表明配合物中RE3+与NaEt2dtc中的硫原子和o-phen中的氮原子均双齿配位;UV光谱显示配合物中o-phen与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是主要过程,配合物的最大吸收与o-phen相比有微小的红移;FS光谱表明配合物Sm(Et2dtc)3(phen)和Eu(Et2dtc)3(phen)分子内能量传递效率高,显示了很强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26.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铜高能配合物,通过化学分析确定其组成为CuATZ·2H2O(ATZ^2-=5,5′-偶氮四唑离子)。测定了配合物的溶解性,研究了配合物的生成反应过程。在实验和计算基础上,得到了298.15 K下液相生成反应的焓变ΔrHm^θ(l)为(-39.182±0.097)kJ/mol。改变液相反应的温度,研究了液相生成反应的热动力学。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值(24.8805 kJ/mol)比较低,说明该高能配合物具有普通条件下合成的可能性及可行性,但室温下配合物毫克级用量对研磨非常敏感,热至60℃左右对摩擦、静电非常敏感,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很大。归因于其对热、摩擦等的敏感性,不满足固体推进剂燃烧催化剂的特征。  相似文献   
27.
合成了6种固态含能配合物M(BTA)(phen)m·nH2O(M=Mn,Co,Ni,Zn,m=2,n=5;M=Cu,m=2,n=1;M=Pb,m=1,n=1;BTA=N,N′-二四唑胺,phen=1,10-菲咯啉),并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用RD 496-CK2000型微热量计测定了298.15 K下各配合物的液相生成反应焓ΔrHmθ;改变反应温度,在实验和计算基础上,得到了液相生成反应的热力学参数(活化焓、活化熵和活化自由能),速率常数和动力学参数(表现活化能、频率因子和反应级数).  相似文献   
28.
依据文献和最新研究进展,从锕系元素特殊电子结构出发,着重于从锕系理论、非正常氧化态、单质的特性、水溶液中的重要反应、元素分离和应用等方面论述了锕系元素与镧系元素的差异,认识锕系元素化学,并给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9.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两个5-氨基双四唑配位化合物Cu(bta)(bpy)(H2O)(1)和Pb2(bta)2(en)2.4H2O(2)(H2bta=5-氨基双四唑,bpy=2,2′-联吡啶,en=乙二胺),并借助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配合物1中,5-氨基双四唑配体以双齿螯合模式与铜离子配位形成离散的分子,并通过H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三维的超分子结构。在配合物2中,强的R22(8)氢键环作用将双核的Pb2(bta)2(en)2单元连接成一维的链,这些链通过与水分子氢键作用被进一步组装成三维的超分子结构。另外,通过DSC技术探究了它们作为添加剂对高氯酸铵的热分解催化影响。研究发现,铅基化合物2的催化效果较铜基化合物1要好。  相似文献   
30.
L-苏糖酸作为金属离子的载体 ,可使金属离子易与氨基酸或蛋白质结合而被动物吸收和利用 [1] 。镍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 ,它参与金属特异酶的各种功能 ,形成活性中心 ,通过形成络合物参与底物与酶的结合 ,通过抑制或促进其它金属元素的作用控制酶活性。目前已知镍有促进红细胞的再生 ,刺激生血机能作用 ,它还可能是胰岛素分子中的辅酶成分 ,与增强胰岛素效应、降低血糖水平有关 [2 ]。因此 ,研究镍 ( )与 L -苏糖酸的化合作用很有必要。文献 [3,4]报道了 Fe2 +、Zn2 +、K+、Na+、Mg2 +和 Cr3+与L-苏糖酸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