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89篇
数理化   4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考察了甲醇/低碳烷烃在ZSM-5分子筛上偶合转化为芳烃和低碳烯烃的反应过程。对特定的催化体系,存在一最佳原料配比,使反应的热效应近似为零。偶合转化时甲醇完全转化,低碳烷烃的转化率低;不同催化剂上偶合转化产物分布差别极大,与HZSM-5相比,Ga改性后可获得较高的芳烃和低碳烯烃收率。  相似文献   
12.
N、N、 N’、N’-四平基对联苯二胺(NTMB)和 3、3’、5、5’-四甲基对联苯二胺(TMB)可以有效地光敏化二苄基砜(DBS)分解和聚苯乙烯砜(PSS)降解。敏化作用是按电子转移机理进行的,电子转移过程可以由NTMB的单重激发态,也可以由三重激发态发生。由三重态电子转移产生的三重态离子自由基对进一步反应生成产物的效率比单重态离子自由基对的效率高10倍。  相似文献   
13.
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聚苯乙烯砜正性远紫外抗蚀剂薄膜和溶液的光氧化反应。发现聚苯乙烯砜的荧光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减少。这一现象和在未辐照的聚苯乙烯砜中加入微量的芳香氢过氧化物或羰基化合物时的情况相同。这表明:聚苯乙烯砜经光照后荧光的淬灭和体系光氧化过程中产生了氢过氧化物或羰基化合物有关。这一方法适宜于对高聚物光氧化初始阶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采用软模板法,通过调变碳源甲醛和间苯二酚的摩尔比,制备了3种不同有序度的介孔碳;并以其为载体,采用超声辅助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u Co Ce/介孔碳催化剂;考察了孔道结构有序度对其催化合成气制低碳醇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N2吸附-脱附实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介孔碳有序度的提高,催化活性呈增加趋势.以高度有序的介孔碳作为载体时,低碳醇的时空收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849.96 mg·g-1cat·h-1和50.48%,醇产物中C2+OH比例达到90.31%.研究表明,孔道结构影响了活性金属在载体上的分布及存在状态.规整有序的二维六方直通孔结构有利于活性组分Cu Co的均匀分散并使其紧密结合,促进了二者之间的电子转移,进而有效抑制了碳链的持续增长,使催化剂的活性明显提高,并缩窄了醇产物的分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含有氨基类物质对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的促进作用,建立了直接测定组胺的电化学发光方法。通过MWCNT/ZnO/Nafion复合物膜修饰玻碳电极(GC)固定三联吡啶钌,研究了此工作电极在组胺溶液中的ECL发光行为。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组胺质量浓度在1.0~1.0×104ng/mL范围内时其对数值与电化学发光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68),检出限为0.64 ng/mL,组胺的加标回收率为96%~103%,RSD为2.7%。  相似文献   
16.
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共沉淀法制备了Ni-Mg-Al固体碱催化剂并用于CH4-CO2重整反应,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对Ni(111),Ni(200)晶面的择优取向作用,在800℃下比较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详细考察了CTAB制备的催化剂CB-LDO在不同反应温度下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高分辨透射电镜和程序升温氧化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和失活原因.结果表明,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促进Ni(200)的生长,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P123)、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抑制Ni(200)晶面的生长;Ni(200)的结晶程度对CH4的活化起到关键的作用,催化剂CB-LDO在高温下反应会发生晶型的转化,Ni(200)晶面由于反应过程中生成NiAl2O4尖晶石而得到缓慢释放,使催化剂的活性得以维持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多元复合原油破乳剂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评价了几种破乳剂对克拉玛依原油的破乳效果。进行了单剂和复配剂的化学破乳及除油率的筛选。结果表明复配破乳剂在加药浓度、净化油含水和净化水含油、脱水速度等方面均优于单剂。表明复配破乳剂是高效原油破乳剂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玉米幼苗不同器官和不同细胞器SOD同工酶及其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不同器官和不同细胞器SOD-PAGE图谱均显著相同的6条酶带,但它们的6条酶带酶活大小有。  相似文献   
19.
刘涛  高志华  王双维 《物理实验》2000,20(10):33-34
结合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讲座了将DSP引入近代物理实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以DSP引入声学实验为例,探讨了DSP引入近代物理实验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超视力人眼模型对充分发掘人眼视力达到“鹰视”具有重要意义。用Zernike多项式描述角膜前表面,用渐变折射率描述晶状体的折射率分布,同时考虑人眼视轴和光轴的夹角对成像的影响,利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建立了人眼超视力模型。将Zernike条纹矢高面应用到人眼模型中,能有效改变视轴方向(即5°视场)的成像质量,提高点扩散函数(PSF)值。采用晶状体渐变折射率符合人眼的实际解剖结构,可有效减小人眼像差。通过分析人眼极限分辨能力和人眼模型波像差,得出当空间频率为60周期/度时,该模型对目标高频细节感知的调制度可达到0.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