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数理化   7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精矿碳热氯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精矿的高温氯化反应, 发现在活性脱氟剂存在下, 在500~800 ℃之间, 稀土氯化率由无脱氟剂时的55%~88%增至92%~99%. 当氯化反应温度低于600 ℃时, 氯化产物的酸不溶物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而当温度高于900 ℃时, 酸不溶物的量明显增加. 脱氟剂的作用可以使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精矿氯化反应在600 ℃的低温下进行, 这和1000~1200 ℃的Goldschmidt加碳氯化工艺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2.
13.
掺杂态聚苯胺链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FTIR、固体高分辨~(13)C-NMR、共振拉曼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研究了聚苯胺掺杂前后的结构变化,指出质子酸的掺杂使聚苯胺中的醌亚胺单元和苯二胺单元发生部分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具有一定电荷分布的共轭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关于脂族酰基过氧化物在苯中分解,形成的烷基自由基与苯反应生成烷基苯,文献中已有不少报道,而分解过程中由于烷基异构化可能形成烷基苯异构体的实验结果,则至今未见报道.我们用GC-MS法分离分析过氧化月桂酰(1)和过氧化丁酰(2)在苯中分解形成的烷基苯类化合物,都发现有少量氢原子重排产物.1在苯中分解形成的十一烷基苯的异构体为正十一烷基苯(3),2-苯基十一烷(4),3-苯基十一烷(5),4-苯基十一烷(6)和5-苯基十一烷(7);2在苯中分解形成正丙苯和异丙苯.烷基自由基在溶剂中发生自由基型氢重排,除1,5-氢迁移  相似文献   
15.
在多肽的固相合成过程中,定量监测 N~α-保护基脱除反应后自由氨基和成肽反应后残余氨基的含量,以保证这两步反应进行完全是十分必要的。为此目的,已发展了多种方法,例如  相似文献   
16.
1976年kimura等报导了双冠醚庚二酸二-〔3,4-(1',4',7',10',13-五氧环十五烷乙烯)苄酯〕(以下简称双冠醚A),用为钾离子和铊离子选择电极的活性物质,并测定了电极的各种性能参数。同年Szczepaniak等也报导了用Tl-O,O-二癸基二硫代磷酸盐为活性物质的铊(Ⅰ)离子选择电极。Coetzee及Malik报导了固态沉淀盐的铊(Ⅰ)电极。本文研究和制备了含有活性基团的双冠醚(B)作为电活性物质的PVC膜铊离子选择电极,并测定了它的性能,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中孔分子筛SO42-/Zr-MCM-41催化裂解聚丙烯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不同硅锆比的中孔分子筛Zr-MCM-41,用强酸性基团SO42-对其进行修饰,制得SO42-/Zr-MCM-41中孔分子筛.采用XRD、FT-IR、NH3-TPD及氮气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其结构和酸强度进行表征.通过改变硅锆比、负载不同的酸性基团对Zr-MCM-41的酸性进行调变,并将其用于催化聚丙烯(PP)的裂解反应,结果表明S i/Zr=40的SO42-/Zr-MCM-41具有较好的催化裂解活性.另外,与热裂解以及HZSM-5和Zr-MCM-41为催化剂时PP的裂解反应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SO42-/Zr-MCM-41不仅具有较高的裂解转化率,而且具有较高的液体产物收率,适宜于空间位阻较大的PP的催化裂解反应.  相似文献   
18.
张万轩  雷策南 《应用化学》1997,14(3):115-116
制备1┐氰基┐2,3,5┐三┐O┐苯甲酰基┐β┐D┐呋喃核糖的简便方法张万轩*雷策南黄锦霞陈家威(湖北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62)关键词鸟苷,制备,氰基三苯甲酰基-β-D-呋喃核糖,三甲基氯硅烷1996-08-12收稿,1997-03-05修回1-氰...  相似文献   
19.
The covalently -(CH2)10- linked eosin-butylviologen compound has been synthesized. The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of eosin ester and butylviologen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addition of cyclodextrin or amylose into the solution of linked compound on the system have been studied by the absorption spectra, fluorescence spectra and fluorescence lifetim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tramolecular electron transfer is much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intermolecular one.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inclusion complex, the process of intramolecular electron transfer was changed after adding cydodextrin or amylose.  相似文献   
20.
试验表明,以三氧化二铝:碳酸钙:氯化钠的比例为8:1:1为缓冲剂,镓,锗谱线黑度出现峰值。原因在于该缓冲剂形成的电极-电弧温度环境有利于镓、锗的蒸发与激发,而能有效地抑制电极内熔珠中蒸气分压较低的基体蒸发。动板试验显示,基体分离的效果较好。估算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镓、锗分别有30%、84%进入电弧云中,而基体则仅有4%左右。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