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数理化   1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 毫秒
71.
研究了测定条件对淀粉基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分别考察了测定方法、树脂粒径、初始加水量、水介质pH、温度及溶液中盐的质量分数对树脂吸水倍率和吸水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00目网筛过滤法测定树脂的吸水性能结果较准确;当吸水介质与干树脂的质量比为2 400∶1,pH为7时,可以使树脂达到最大饱和吸水倍率;在树脂粒径96~180μm范围内,随着树脂粒径的减小、水介质温度的升高及盐浓度的降低,树脂的吸水倍率和吸水速率增大.  相似文献   
72.
探究了自动测量和手动测量两种模式对弗兰克-赫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最佳参数下给出的F-H曲线都比较光滑。为了得到氩原子第一激发电位,我们分别利用Origin 8软件和最小二乘法理论公式对峰位序号和对应扫描加速电压进行线性拟合,结果发现和其他文献及理论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3.
为了解Ar添加对空气滑动弧等离子体的影响,在放电频率f=10 kHz、空气流量qAir=15 L·min-1、1 atm下进行了Ar体积流量qAr对空气-Ar滑动弧放电的影响试验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qAr及调压器电压U下空气等离子体的活性粒子种类、电子密度及振动温度。结果表明,滑动弧等离子体区的主要活性粒子为OH、N2的第二正带系、Hα、O原子、ArⅠ及ArⅡ原子,其中O原子及ArⅠ、ArⅡ原子的相对光谱强度明显较强;随着qAr的增大,O(777.4 nm)的相对光谱强度先缓慢增长、再快速增大到极大值、随后缓慢减小并趋于稳定,O(777.4 nm)的相对光谱强度在1 580~6 650 a.u.之间变化;随U增大,O(777.4 nm)的相对光谱强度增大,且电压对其影响受qAr的影响:在高qAr(4~6 L·min-1)工况下,O(777.4 nm)的相对光谱强度变化趋势较大;Ar的加入使OH(313.4 nm)相对光谱强度有明显增加,OH(313.4 nm)相对光谱强度在235~311 a.u.之间变化;随着qAr的增大,OH(313.4 nm)相对光谱强度先增大再减小并趋于稳定。在较低U(100 V)工况下,OH(313.4 nm)的相对光谱强度随qAr变化不明显;而随着U增大,OH(313.4 nm)的相对光谱强度随qAr变化明显:在低qAr(0~4 L·min-1)工况下,OH(313.4 nm)的相对光谱强度随qAr增大而明显增大。利用Hα谱线做高斯拟合进行电子密度分析计算,得到电子密度在1.15~2.04×1017 cm-3之间。空气流量一定,Ar的加入能显著增加电子密度:在qAr为0~4 L·min-1工况下,电子密度增长趋势明显,随着qAr的继续增大,在较低U(100~120 V)工况下,电子密度先增大再减小并趋于稳定;在较高U(140~160 V)工况下,电子密度先增大再缓慢增大并趋于稳定。U变化也会对电子密度造成影响,电子密度随U增大而增大,且随U增大,电子密度增长趋势变快。  相似文献   
74.
Xiao-Ming Chen 《中国物理 B》2022,31(12):120304-120304
The existing decoy-stat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QKD) beating photon-number-splitting (PNS) attack provides a more accurate method to estimate the secure key rate, while it still considers that only single-photon pulses can generate secure keys in any case. However, multiphoton pulses can also generate secure keys if we can detect the possibility of PNS attack in the channel. The ultimate goal of this line of research is to confirm the absence of all types of PNS attacks. In particular, the PNS attack mentioned and detected in this paper is only the weaker version of PNS attack which significantly changes the observed values of the legitimate users. In this paper, under the null hypothesis of no weaker version of PNS attack, we first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is an attack or not by retrieving the missing information of the existing decoy-state protocols, extract a Cauchy distribution statistic, and further provide a detection method and the type I error probability. If the result is judged to be an attack, we can use the existing decoy-state method and the GLLP formula to estimate the secure key rate. Otherwise, the pulses with the same basis received including both single-photon pulses and multiphoton pulses, can be used to generate the keys and we give the secure key rate in this case. Finally, the associated experiments we performed (i.e., the significance level is 5%) show the correctness of our method.  相似文献   
75.
天青A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软骨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利用硫酸软骨素与天青A作用后 ,其复合物溶液在 6 2 5nm处吸光值与硫酸软骨素浓度成线性关系的特点 ,建立了一种测定中药复方样品中硫酸软骨素含量的快速、简便、灵敏的分光光度法。本方法在 0~ 30 μg·mL- 1 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 ,回收率范围为 97 4 %~ 10 3 8%。  相似文献   
76.
硫酸软骨素与天青A空间定向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应用光谱法研究了天青A (AA)与硫酸软骨素 (CS)的相互作用吸收光谱 ,考察了不同AA CS摩尔比、乙醇、羟丙基 β 环糊精、TritonX 10 0以及NaCl等实验条件对AA与CS反应体系的影响。测得CS对AA的最大结合数N =15 1,结合常数K =5 2 4× 10 4 ,并且建立了AA与CS大分子空间定向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AA与CS相互作用产生的变色反应 ,不仅与AA与CS分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有关 ,而且还与CS大分子上结合态AA的密度有关。CS大分子上结合态AA分子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是形成5 5 0nm吸收峰以及产生变色反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7.
采用固体核磁共振研究了NaOH 和HNO3改性的VOx/Al2O3上甲醇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 实验结果表明: 在甲醇的氧化反应中, 酸位对二甲氧基甲烷的生成起了重要作用. 与VOx/Al2O3催化剂相比, 酸改性的VOx/Al2O3上的强的Bronsted酸位对二甲氧基甲烷的选择性较高, 没有Bronsted酸位的碱改性的VOx/Al2O3上生成的不是二甲氧基甲烷而是甲酸盐.  相似文献   
78.
利用热拉伸模拟方法研究了稀土对22Cr型双相不锈钢高温塑性的影响,并结合微观结构分析讨论了稀土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含量为0.042%的稀土可改善试验钢的高温塑性,扩大热加工安全区间近90℃。一方面,稀土使700~800℃范围的塑性低凹区基本消除,断口韧窝大且深并少见解理平台,这与其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有害相σ相在δ/γ相界处形核有关;另一方面,稀土可改善两相的分布和形态,减少硬相奥氏体的尖角,从而抑制高温区塑性的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79.
高血压患者血清中八种金属元素的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通过对48名高血压患者和52名正常健康人进行血清中八种金属元素的检测,探讨了人体必需金属元素的含量变化是否与患高血压疾病有直接的关系。采用离心分离的方法处理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样品中钙、镁、钾、钠、锌、铜、铁和锰的水平含量。结果表明,患高血压组血清Na、Mg、Zn、Fe、Mn的水平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Na、Mn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Zn、Fe两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Mg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高血压组血清Na/K比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Ca/Mg、Cu/Zn比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检测的八种金属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多少与患高血压疾病有一定的关系。提示适当增补体内的Ca、K、Cu和Mg含量,减少Na的过多摄入,科学控制Zn、Fe、Mn的增加,注意体内Na/K、Ca/Mg和Cu/Zn比值的平衡关系,降低Na/K比,提高Cu/Zn比,补Ca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适当补充Mg,保持体内各元素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有利于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80.
转移因子和胸腺肽注射液中四种微量元素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子吸收方法直接测定了转移因子和胸腺肽两种生物制剂中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比较结果锌含量、转移因子高于胸腺肽;铜、铁、锰含量,转移因子低于胸腺肽。两种制剂间,锌、铜、锰差异非常显著(P<0.01),铁差异显著(P<0.05)。此结论为临床合理使用生物制剂增强免疫功能提供了有用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