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数理化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中采用深液流水培法栽培叶用莴苣,依托光谱时空分布可精准调控的智能LED光源系统,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技术(ICP-AES),研究了5 min,10 min,15 min,30 min,60 min,2 h,4 h和8 h等不同间隔的红、蓝光谱交替照射对叶用莴苣中K,P,Ca,Mg,Fe,Mn,Zn和Cu等8种营养元素吸收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 与同时照射模式相比,所有的交替光谱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叶用莴苣地上部生物量,其中鲜重提高幅度约为18.6%~67.4%,干重提高幅度约为5.1%~88.0%;所有的交替红蓝光谱照射下叶用莴苣体内Mg,Fe和Zn元素的植株累积量均得到显著(p<0.05)地提高;所有的红蓝交替光谱辐射处理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叶用莴苣植株中Ca元素含量。(2) 间隔为5 min的红蓝交替光谱辐射下莴苣植株Fe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任意处理,较其他处理增加了38.87%~85.37%,高频次的红蓝光切换照射刺激了叶用莴苣植株对Fe元素的吸收。(3) 红蓝交替光谱辐射有利于提高叶用莴苣的能量利用效率,与红蓝同时供光的RB处理相比,所有交替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叶用莴苣的光、电能利用率,提高幅度分别约为34.3%~87.5%和34.6%~87.9%;其中,间隔为4 h的红蓝交替光谱辐射下叶用莴苣植株的光、电能利用率均最大,分别为6.13%和2.01%,除间隔为5和10 min的红蓝交替光谱辐射处理外的其他交替光谱处理下的植株光、电能利用率均与处理间最大值无显著性差异。(4) 叶用莴苣对K和Mg两种元素的吸收在红蓝光交替间隔为10 min,15 min,60 min及4 h等多个处理下呈现拮抗现象。(5) R/B(30 m)处理下叶用莴苣中P,Ca,Fe和Mn等四种元素的含量水平均呈现处理间最低水平,其中P和Ca元素含量水平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相同浓度不同用量的沉淀剂草酸从负载铈的有机相中反萃取沉淀。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分析(FTIR)及热重-差热分析仪(TG-DSC)等手段,对反萃所得铈沉淀产物的物相、形貌、红外谱图和热失重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沉淀剂草酸用量从90%增大到150%,萃取产物的晶型逐渐完整,但只有草酸用量为130%时,沉淀产物呈现为典型的水合草酸铈,其他沉淀剂用量经验证均未得到确定的化合物;草酸用量从90%增大到150%时产物的形貌从不规则的块状逐渐变为较为均匀的片状,且草酸用量越大,片状产物的尺度越大;热重分析表明萃合物的失重率较大,考虑是萃合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所致。  相似文献   
13.
苦豆子不同生育时期矿质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ICP-AES等技术,研究了苦豆子常量、微量矿质元素含量、各部位吸收比例和不同时期的矿质元素需求量。结果显示:(1)成熟期苦豆子常量矿质元素比约为N∶K∶Ca∶Mg∶P∶Na=11.91∶8.27∶7.54∶1.02∶1.00,微量矿质元素比值约为Fe∶Zn∶B∶Cu∶Mn=28.91∶2.12∶1.40∶1.18∶1.00;(2)各器官矿质元素含量因生育时期存在差异,微量元素在营养期茎中总量最高占全株总量的45.6%,而在成熟期种子中最高占全株总量的36.7%。(3)苦豆子在营养期需肥最多,盛花期次之,盛荚期最少。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课堂的趣味性、探究性和实践性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中课程固然紧张,但是设法让高中生学会自主、快乐地学习仍是素质教育的硬性要求.但是,在目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应试的压力并没有减除多少,许多老师和学生仍然在过分追求学习内容的快速掌握与分数的最高化,在方法上急功近利、舍巧求愚.诚然,这的确能在短期内诞生一  相似文献   
15.
不同湿度环境条件下两种硅泡沫材料的吸放湿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橡胶泡沫垫层材料,属多孔固体柔性有机材料,在长期的时效环境中会吸附和解吸放出水汽,对周围的材料或构件产生不良影响。研究不同湿度环境条件下吸、放湿性能,建立其水分含量的计算模型,可为其应用和系统水分分析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复习课的类型多种多样,复习的方式林林总总,因教师对教学的认识、理解不同而设计各异,因学生的实际情况、地域不同而方法纷呈.毋庸置疑,复习课不是简单的重复或重新的教与学,复习内容不是知识的重新回顾或再记忆.初中数学总复习需要合理整合和深度思考.复习的作用应该是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升华数学思想及方法,结晶数学学习与数学活动的经验,复习的作用是由元认知到再认知的升华.数学结构是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结构的精确分析研究有利于其各个组分的转化利用,而核磁共振(NMR)技术是生物质解聚及结构演变分析中重要的表征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1H NMR、13C NMR、31P NMR和2D HSQC四种NMR技术在生物质结构、产物定性和定量分析、反应路径和催化解聚机理探究中的应用,然后讨论了NMR技术应用于生物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及红外光谱等方法考察了八元瓜环(Q[8])对常山碱(Feb)的包结作用;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Q[8]对Feb理化性质的影响及不同pH条件下Q[8]/Feb包合物溶液中Feb的释放及Q[8]/Feb包合物在人工肠液和人工胃液中的释放. 结果表明, 在pH=1.2的盐酸介质中, Q[8]与Feb可形成摩尔比1∶1的稳定主客体包合物, 结合常数为4.20×10 4 L/mol. 在pH=1.2(人工胃液的pH值)时, Feb可与Q[8]形成稳定包合物; 在pH=6.8(人工肠液的pH值)时, Q[8]/Feb包合物可释放出单纯的游离Feb. 因此, Q[8]可作为Feb的一种潜在药物载体为减轻Feb呕吐副反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实时检测和监测水中的次氯酸根离子(ClO-)是极富挑战性的研究工作。报道了一种光学性能优异、“裸眼”可分辨的比色型探针分子(PAH)。首先利用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等方法对目标探针分子(PAH)的结构进行表征。随后,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考察了不同pH缓冲溶液条件下探针PAH与次氯酸根离子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水溶性的探针分子PAH在pH值为2.0~5.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为黄色溶液,其最大吸收峰在424 nm处;在pH值为6.0~12.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PAH为紫色溶液,最大吸收峰在532 nm处;在不同pH缓冲液体系中分别加入次氯酸根离子,肉眼可观察PAH溶液颜色褪去,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在424 nm处的特征吸收峰逐渐降低并在532 nm处出现新的吸收峰,溶液颜色从黄色到紫色然后到无色,特征峰明显消失。进一步优化了实验条件,发现在pH 5.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探针分子PAH对ClO-离子具有特定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并且具有较低检出限等优点;在优化的条件下,探究了常见的金属离子、阴离子等共存条件下,对探针分子PAH检测次氯酸根离子的干扰影响。实验发现,常见的金属离子(Li+,Co2+,Cr3+,K+,Cd2+,Pb2+,Ca2+,Hg2+,Ba2+,Cu2+,Mg2+,Ni2+,Zn2+,Al3+和Fe3+),阴离子(NO-2,I-,AcO-,ClO-4,SO2-4,CN-,Br-,CO2-3和F-),活性氧(ROO·,·OH,H2O2,·O-2,tBuOOH,tBuO·和1O2),和活性氮(ONOO-和NO·)等33种物质对探针分子检测ClO-离子的干扰较小。同时,探针PAH可以定量检测次氯酸根离子(y=1.586 78-0.524 51x,R2=0.998 52),检出限为5.39 μmol·L-1。此外,对水体系(84消毒剂和自来水)中的次氯酸根离子浓度进行分析,三次平行试验测得自来水中次氯酸根离子的平均浓度为7.96 μmol·L-1,平均加标回收率高,表明探针PAH还可用于定量检测实际水体系中的次氯酸根离子。  相似文献   
20.
LED组合光谱对水培生菜矿物质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物工厂全密闭环境中水培种植大速生生菜,以光谱比例可调节的LED灯板为植物生长光源,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技术(ICP-AES),研究了红蓝LED组合光谱下生菜对K,P,Ca,Mg,Na,Fe,Mn,Zn,Cu,B,Mo等11种营养元素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1)与叶绿素生理吸收波峰(峰值450和660 nm)对应的单一或组合光谱均可增强水培生菜根对Na, Fe, Mn, Cu, Mo元素的吸收能力,且单一红光光谱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四种元素含量分别为荧光灯全光谱下的7.8, 4.2, 5.3, 11.0倍;(2)根对K和B元素的吸收量在荧光灯全光谱下达到最大分别为10.309 mg·g-1和32.6 μg·g-1,而在红、蓝单一或组合光谱下吸收能力降低;(3)单一蓝色光谱下根对Ca和Mg元素的吸收受到抑制,分别比荧光灯对照降低35%,33%;(4)生菜在30%蓝光+70%红光的光谱条件下生物量最高,而在20%蓝光+80%红光条件下对Ca, Mg, Na, Fe, Mn, Zn, B七种元素的累积量达到最大值。试验结果为水培生菜光源光谱选择及营养液配方调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