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数理化   4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平朔煤和生物质共热解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重分析技术对平朔煤、生物质及两者混合物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生物质掺混比例对平朔煤热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掺混比例下生物质与平朔煤共热解时,平朔煤的挥发分析出温度和最大热解速率对应的温度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将混合样品热解时的实际失重速率曲线与按比例折算后的曲线进行对比,发现实际失重速率曲线与折算曲线有所偏差,并不是平朔煤与生物质热解失重速率的简单加和,说明混合热解过程中有协同作用。同时,利用Coats-Redfern法,对平朔煤、生物质及两者混合物的热解主要阶段用一级反应过程描述,计算其动力学参数,发现反应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随着生物质掺混比例不同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对其规律进行了机理分析,证明了掺混生物质对平朔煤热解起到了促进作用,认为平朔煤与生物质共热解过程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2.
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推导了贝塞尔高斯涡旋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时系统平均光强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贝塞尔高斯空心涡旋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光强传输特性,同时分析了大气湍流的强弱、涡旋光束的拓扑荷等对光束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贝塞尔高斯涡旋光束在大气湍流中传输时,光强分布经历几个连续的变化,相位奇异性也会在传输过程中消失,该过程与涡旋光束拓扑荷的数目、光束的束腰宽度以及大气湍流的强弱等因素密切相关.拓扑荷数目高的涡旋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时,其奇异性的保持较拓扑荷数目低的涡旋光束要好.另外,基于桶中功率理论,分析研究了涡旋光束的拓扑荷数目、大气湍流强弱和束腰宽度对贝塞尔高斯涡旋光束在大气湍流中传输时的光束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的阿尔泰—天山—昆仑山山系所在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古生代造山带集中出露地区.近年来研究表明中亚成矿域具有非常巨大的矿产资源蕴藏,中亚成矿域以其鲜明的古生代成矿作用,独特的成矿特点而有别于全球著名的环太平洋成矿域和特提斯成矿域.  相似文献   
24.
新疆兴地Ⅱ号铜镍矿床位于库鲁克塔格前寒武纪基底陆壳隆起带南部,兴地深大断裂南侧,产于兴地Ⅱ号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内.本文通过对兴地Ⅱ号杂岩体中辉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精确定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740.2±5.7Ma,表明兴地Ⅱ号铜镍矿(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南华纪.对兴地Ⅱ号含铜镍杂岩体的年代学研究,为揭示兴地Ⅱ号铜镍矿床的成矿动力学背景,以及进一步寻找和深入研究区域内同类矿床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本文中使用电沉积方法在铜基表面分别制备了纯银镀层和纯银/银石墨复合镀层,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两种镀层的磨损性能和行为.研究表明:室温至120℃,纯银镀层磨损机理为轻微的黏着磨损,摩擦系数稳定在0.35~0.45左右,磨损率为3×10~(-14) m~3/(N·m)左右;240~480℃,镀层磨损机理为明显的黏着磨损,磨损率急剧增加,摩擦系数不稳定.纯银/银石墨复合镀层在室温至240℃的磨损机理为轻微的黏着磨损,平均摩擦系数在0.1左右,磨损率增加缓慢;当温度超过240℃时,由于抗高温石墨膜的破裂,出现了严重的塑性变形;480℃时,复合镀层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明显的磨粒磨损,摩擦系数不稳定,磨损率达到46×10~(-14) m~3/(N·m),耐磨性优于纯银镀层.  相似文献   
26.
半导体探测器具有优异的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测量,以传统型Si-PIN半导体探测器与复合型CdTe半导体探测器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材料属性、探测效率、能量分辨率等方面对两种探测器进行对比,重点分析探测器灵敏区厚度、入射X射线能量、后级电路成型时间等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并对由逃逸峰、空穴拖尾效应所导致的X射线荧光能谱的差异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探测器空穴收集不完全的问题,基于FPGA设计了带有上升时间甄别功能的数字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能够有效消除空穴拖尾的影响,提高能量分辨率。从实验结果可知:对能量低于15keV的射线,Si-PIN与CdTe探测器的探测效率基本相当;对能量大于15keV的射线,CdTe探测器的的探测效率明显占优;Si-PIN探测器的最佳成形时间约为10μs,CdTe探测器的最佳成形时间约为2.6μs,因而CdTe探测器更适用于高计数率条件;对于不同能量的X射线,Si-PIN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优于CdTe探测器;CdTe探测器具有明显的空穴拖尾效应,将CdTe探测器与带上升时间甄别功能的数字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配合使用,其能量分辨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7.
利用自己合成的含三苯基吡啶结构的BB′2型芳香三胺TAPP与A2型的二酐3,3′,4,4′-二苯酮四羧酸二酐(BTDA)在微波辐射下经"两步法"分别合成了氨基封端和酐基封端的新型超支化聚酰亚胺(AM-HBPI和AD-HBPI).通过FTIR、1H-NMR、XRD、TGA、溶解性试验以及UV-Vis和荧光光谱等对产物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新型的含三苯基吡啶结构超支化聚酰亚胺(HBPI)在强极性非质子溶剂中均显示出良好的溶解性,对无机稀酸也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它们还体现出优异的耐高温性,在N2中的10%热失重温度(T10%)分别高达573℃和568℃.除此之外,AM-HBPI和AD-HBPI还分别在200~400nm和200~350nm具有良好的紫外光吸收性能,以及紫、蓝色荧光发射性能.而且它们被HCl质子化后的紫外光吸收谱带均扩宽至425nm,荧光发射峰的强度也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28.
位于西天山汗吉尕晚古生代岛弧带的喇嘛苏外围铜矿床是该区内新发现最大的铜矿床,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花岗闪长斑岩、花岗闪长岩为同源岩浆演化形成,且花岗闪长斑岩可能为晚期产物.本区成矿岩体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富集Sr、K、Rb、Th,亏损Ta、Nb、P、Ti,Rb/Sr、Nb/Tb、Rb/Ba、Ba/Th比值明显偏低,轻稀土分异明显,出现较弱Eu负异常,显示源区主要来自下地壳,上地壳泥质沉积物混染作用较弱,且俯冲作用下洋壳的贡献较少.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为典型的偏铝质钙碱性I型花岗岩,暗示形成于碰撞前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结合区域成矿背景,推测本区成矿岩体是在洋壳俯冲作用下交代上覆楔形地幔,诱发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其形成可能与晚古生代赛里木微陆块北缘准噶尔洋持续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9.
在对我国主要集群系统的信令结构及特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各集群系统信令的共同特征,分析了集群系统信令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了集群系统进一步改进与发展的方向,探讨了集群系统在数据传输方面的应用潜力和广阔前景,为拓宽集群通信的应用领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本文在高频交流激励模式下,采用同轴圆柱构型激励器,开展了介质阻挡体放电对空气/甲烷同轴剪切扩散火焰燃烧特性影响实验研究。激励器敷设在外喷嘴环缝以电离空气,采用纹影系统和B型热电偶分别获取流场形态和火焰温度,激励频率为8 kHz,通过改变气体流量和放电电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射流流场、火焰结构和火焰温度在等离子体作用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气动效应能有效增强射流湍流强度,强化空气/甲烷掺混,增大射流角,并随激励电压提高作用效果逐渐增强,实验中未形成明显扩张流动的初始射流在放电电压30 kV时其射流角最大为23.5°。贫燃条件下等离子体激励会改善火焰形态,增强燃烧稳定性,并在流量较低时缩短火焰长度。此外,富燃火焰下游温度会随着激励强度增大不断升高,而贫燃火焰下游温度变化受上游燃烧强度影响存在升高和降低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