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5篇
数理化   1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以往研究忽略了温度效应对覆冰导线舞动特性的影响,本文推导了考虑温度效应影响的覆冰导线舞动控制方程.基于悬链法、热应力理论推导了覆冰导线的偏微分舞动方程,接着通过Galerkin法将该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建立气动载荷模型,将气动力引入到舞动方程中,随后采用多尺度求得了覆冰导线的位移响应,最后进行了参数分析、算...  相似文献   
32.
不同自由度下覆冰四分裂导线舞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哈密顿变分准则,推导了单档导线的振动控制方程,通过建立的气动荷载模型得到考虑气动荷载影响的覆冰导线舞动控制方程.进行风洞试验并得到覆冰四分裂导线的三分力气动系数,利用泰勒定律将气动系数在攻角α = 0处展开,得到了气动系数的三次拟合曲线.采用摄动法求解了二自由度下覆冰导线的位移响应,接着采用数值法求解了三自由度下覆冰导线的位移响应.最后,通过具体的数值算例分析了两者位移响应的区别.算例分析表明:二自由度下覆冰导线的位移响应与三自由度下覆冰导线的位移响应存在一定的区别,三自由度下覆冰导线的舞动更符合导线真实状态下的舞动,其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3.
以桉树遗态Fe/C复合材料为吸附剂,溶液初始p H值、吸附剂粒径、流速、含P(V)模拟废水初始浓度、吸附剂投加量和温度为影响因素,开展了对P(V)的动态吸附行为研究。研究表明,吸附剂粒径(20~40mesh到100mesh)和吸附剂投加量(1~4g)越大、流速(3.43~15.41m L/min)和初始浓度(5~30mg/L)越小,桉树遗态Fe/C复合材料对目标污染物的吸附效果越好;溶液的p H值为3时吸附效果最佳;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不大。桉树遗态Fe/C复合材料吸附初始浓度为10mg/L的P(V)溶液所得到的平衡吸附量为6.61mg/g。Thomas模型和Yoon-Nelson模型均能很好地描述桉树遗态Fe/C复合材料对P(V)的动态吸附行为,获得的拟合值和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4.
闵新民 《有机化学》1988,8(1):58-60
一、引言Coulson提出了共轭分子π电子总能量的计算公式:E_π=1/π∫_(-∞)~∞((1n|H_N(X)|)/X~2)dx(1)H_N(x)是 Hückel 本征多项式 P_N(x)的变形,对  相似文献   
35.
对Cp_2Sm、Cp_2Yb和Cp_3Sm进行了非相对论和相对论SCF-X_α-SW计算,用轨道相互作用、分子轨道图形、布居数分析等方法讨论了化学键图象。在Cp_2Ln(Ln=稀土元素)中以Cp为主要成分的轨道能级两种方案结果变化不大。而相对论间接效应的存在,使Ln4f能级明显升高,与Cp_2Ln易被氧化的实验结果一致。二价的Cp_2Ln成键轨道中Ln成分是d>f>p>s,与三价的Cp_3Sm、LnF_3比较,Ln的s、p、d成分变化不大,而Lnf成分明显减少,使Cp_2Ln共价性明显地低于Cp_3Sm和LnF_3。  相似文献   
36.
PEO/V2O5复合薄膜中Li^+的位置与电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洽场离散变分Xα(SCC-DV-Xα)方法对纯V2O5及夹层V2O5的能带结构、态密度、键强度、电子集居数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i^ 引入V2O5层间的最佳位置在在双键氧之下(或之上),且靠近层的中心位置,此时它与周围原子间的作用力非常微弱,并且材料的导电性增强,使夹层复合材料Li^ 注入/脱出具有很好的可逆性和较好的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37.
对Cp~2Sm、C~p~2Y~b和Cp~3Sm 进行了非相对论和相对论SCF-X~α-SW计算, 用轨道相互作用、分子轨道图形、布居数分析等方法讨论了化学键图象。在Cp~2Ln(Ln=稀土元素)中以Cp为主要成分的轨道能级两种方案结果变化不大。而相对论间接效应的存在, 使Ln4f能级明显升高, 与Cp~2Ln易被氧化的实验结果一致。二价的Cp~2Ln成键轨道中Ln成分是d>f>p>s, 与三价的Cp~3Sm、LnF~3比较, Ln的s、p、d成分变化不大, 而Lnf成分明显减少, 使Cp~2Ln共价性明显地低于Cp~3Sm和LF~3。  相似文献   
38.
S-M(M=Al,Co)复合掺杂LiMn2O4的结构稳定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量子化学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SCC-DV-Xα)方法,研究了S-Al、S-Co复合掺杂增强尖晶石结构锂锰氧化物稳定性的作用机制.计算结果表明,S-Al复合掺杂锂锰尖晶石和S-Co复合掺杂锂锰尖晶石中的共价键强度均比未掺杂尖晶石LiMn2O4中的强,且与MnO2中的共价键强度相近;S-Al,S-Co复合掺杂尖晶石中Mn的电荷也与MnO2模型Mn6O2628-中十分接近.Mn原子的电荷密度次序是MnO2≈掺硫铝后锰锂尖晶石≈掺硫钴后的锂锰尖晶石<锰锂尖晶石.即LixMn3Co3O20S6n-和LixMn3Al3O20S6n-中Mn的状态与MnO2中的Mn相似.上述结果揭示了S和非Jahn-Teller效应阳离子(Al3 ,Co3 )复合掺杂尖晶石结构锂锰氧化物在电化学过程中不会发生Jahn-Teller畸变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9.
用SCF-Xa-SW方法非相对论和相对论方案计算了Cp_2YbC_2H_2和Cp_2Yb(OC)_2.非相对论计算HOMO是Cp的π轨道,相对论间接效应的作用,使得Yb的4f轨道能级上升而成为HOMO,相对论结果与Yb二价化合物不稳定、易氧化的实验结果一致,也表明了研究重稀土化合物考虑相对论效应的必要性.计算共价键强度与Cp_2Yb相近,比YbF_3和Cp_3Sm弱,再次表明二价稀土化合物共价键比三价化合物弱.同时也证实了σ型配体(CO)与稀土元素的配位作用比π型配体(C2H_2)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40.
A novel bimetallic porphyrin complex salt, {[MnTPP(CH3OH)2]3Fe(CN)6}13H2O (TPP = tetraphenylporphyrin),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crystal is of trigonal, space group R-3 with a = b = 31.0618(10), c = 11.8366(8) A, Z = 3, V = 9890.3(8) A3, C144H134FeMn3N18O19, Mr = 2641.36, Dc = 1.330 g/cm3, μ(MoΚα) = 0.463 mm-1, F(000) = 4131, R = 0.0525 and wR = 0.1382 for 3045 observed reflections (I > 2σ(I)). The title complex is composed of one [Fe(CN)6]3- anion, three [MnTPP(CH3OH)2]+ cations and thirteen water molecules, which are connected by multiform hydrogen bonds leading to a 3D supramolecular network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