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数理化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制备了自膨胀PAAS-SF semi-IPN水凝胶(聚丙烯酸钠-丝素半互穿网络水凝胶),并进一步探讨其作为微创治疗中组织植入物的潜能.主要研究了SF(丝素蛋白)和AA(丙烯酸)的重量比对PAAS-SFsemi-IPN水凝胶的结构、膨胀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此外,我们还研究了抗生素药物阿莫西林(AMO)在PAAS-SFsemi-IPN水凝胶中的包载与释放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水凝胶中SF含量的增加,膨胀率增大,压缩强度减小,药物释放速率加快,且PAAS-SF20 semi-IPN水凝胶在120 h内能释放(83.4±0.9)%的药物.所开发的自膨胀PAAS-SFsemi-IPN水凝胶具有高膨胀率和良好的药物释放能力,将在药物输送或其它植入材料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肿瘤靶向纳米递药系统是指利用肿瘤组织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由纳米载体包载肿瘤诊疗药物构建而成的对肿瘤组织具有靶向定位功能的药物递送系统。多肽介导的肿瘤靶向纳米递药系统是肿瘤靶向递药领域较新的一个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该研究方向的四个重要发展历程——单功能靶向、双功能靶向、肿瘤穿透和环境响应型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并介绍了各类递药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典型研究案例。此外,对目前多肽介导的纳米递药系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当前主动靶向肿瘤递药系统存在的研究困境,提出了一种新型肿瘤靶向递药策略——"系统性靶向"策略。随着相关学科和多学科交叉的发展,多肽介导的肿瘤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将在肿瘤治疗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高亮度掺杂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与光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钟建  成建波  陈文彬  杨刚  蒋泉  张磊  林慧 《光学学报》2006,26(9):392-1396
采用真空热蒸镀的方法,在高精度膜厚控制仪监控下,实现了有机薄膜功能材料的精确蒸镀,其中发光层采用主体材料与掺杂材料在一个真空腔体同时共同蒸发,制备了一种高亮度多层结构的红色有机电致发光(OLED)器件:ITO-CuPc(20 nm)--αNPD(60 nm)-Alq3(40 nm)∶Rubrene(10%)∶DCJTB(1%)-Alq3(20 nm)-LiF(10 nm)-Al(100 nm)。研究发现:驱动在电压为5~52 V变化时,其亮度基本满足线性增加关系,随之饱和;随着驱动电压的变化,其电致发光光谱有蓝移的现象,发射峰从638 nm变到632 nm,同时色坐标CIEx,y值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器件的流明效率在驱动电压较低时(V=5 V),达到最大值ηLmax=0.497 lm.W-1,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加,流明效率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