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73篇
数理化   59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7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舰船船体结构、惯性导航系统、被试导航设备以及天文经纬仪为物理对象,提出了一套利用光学系统原理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联合基座进行水平变形测量的方法,解决了各设备因安装位置的不同所造成的安装基座间产生的水平变形量问题。  相似文献   
42.
刚粘塑性强化体动力学中的几个极值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文献[1]、[2]、[3]的基础上,建立了刚粘塑性强化体动力学中的应力~加速度和加速度极值原理及与之对应的广义变分原理。并且给出了速度极大和极小原理。使用本文中的原理计算了一些简单的例题,计算结果与文献中已有的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3.
赵雯  郭晓强  陈伟  邱孟通  罗尹虹  王忠明  郭红霞 《物理学报》2015,64(17):178501-178501
金属布线层对微纳级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RAM) 质子单粒子效应敏感性的影响值得关注. 利用Geant4针对不同能量(30 MeV, 100 MeV, 200 MeV和500 MeV)的质子与微纳级SRAM器件的核反应过程开展计算, 研究了核反应次级粒子的种类、线性能量传输值(linear energy transfer, LET)及射程情况, 尤其对高LET 值的核反应次级粒子及其射程开展了详细分析. 研究表明, 金属布线层的存在和质子能量的增大为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30的重核次级粒子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器件体硅区中原子序数大于60的重核离子来源于质子与钨材料的核反应, 核反应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机理会生成原子序数在30至50之间的次级粒子, 且质子能量的增大有助于这种作用机理的发生, 原子序数在30至50之间的次级粒子在器件体硅区的LET值最大约为37 MeV·cm2/mg, 相应射程可达到几微米, 对于阱深在微米量级的微纳级SRAM器件而言, 有引发单粒子闩锁的可能. 研究结果为空间辐射环境中宇航器件的质子单粒子效应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4.
医用多孔NiTi合金表面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涂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浸渍提拉工艺在多孔NiTi合金表面制备出了结构均一的锐钛矿型TiO2涂层,并在溶胶中添加聚乙二醇(PEG)作为造孔剂,进而在多孔NiTi合金表面制备出内层致密、外层多孔的TiO2复合涂层。SEM分析结果表明,TiO2涂层均匀地覆盖了多孔NiTi合金基体的外表面以及孔的内表面。Hanks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多孔NiTi合金相比,具有致密TiO2涂层的多孔NiTi合金其耐腐蚀性能有了显著提高。而多孔TiO2复合涂层进一步增大了多孔NiTi合金的实际表面积,提高了材料表面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5.
偏压及测试环境对离子束DLC膜摩擦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线性阳极层离子束技术制备了类金刚石薄膜(DLC膜),研究了不同衬底负偏压和测试环境对DLC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V偏压下,薄膜硬度和弹性模量最大,这主要与薄膜中高的sp3含量相关;衬底负偏压对薄膜在室温大气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影响不显著,薄膜总体呈现较低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显示出优异的抗磨损性能;线性离子束制备的含氢DLC薄膜的摩擦学行为受湿度及环境气氛影响较大,归因于环境中的氧气和水分造成的摩擦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46.
1 引言众所周知,对于非线性方程组问题 F(x)=0 F:Rn→Rn (1) 经典的牛顿法从给出一个初始点x0之后,计算第k步迭代点xk及步长sk:  相似文献   
47.
前苏联科学院院士伊萨克·康斯坦丁诺维奇·基科因(И.К.Кикоин)是前苏联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他1908年3月28日出生于立陶宛日阿加列市。1925年进入列宁格勒工学院物理-力学系学习,1930年毕业。  相似文献   
48.
朱莳通  季沛勇 《光学学报》1997,17(12):677-1680
度规光学中的聚焦定理被导出。给出了光束的聚焦,散焦和陷的条件。讨论了分析在静态曲对称介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9.
沈文达  袁捷  朱莳通 《物理学报》1983,32(8):1035-1042
本文讨论了球对称激光等离子体中的自生磁场,导出了由TE波引起的自生磁场的表示式。这个解与平面等离子体中S偏振波的结果作了对比。按照我们的理论结果,可以解释近来实验上所观察到的自生磁场的行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0.
维塔利·拉扎列维奇·金兹堡()是苏联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1916年10月4日他出生于莫斯科.1938年他于莫斯科大学毕业以后当了兰茨贝格()的研究生,从事实验光学研究,同时从事理论物理学方面的研究.从1940年起他调往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理论室,师从著名苏联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塔姆() 1942年他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他于1953年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66年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71年塔姆逝世后,金兹堡担任该研究所理论室主任,同时负责由他创建的莫斯科物理技术研究所物理学与天体物理学研究室.他从1945年起任高尔基大学教授.他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