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数理化   1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21.
由于高层建筑及大型混凝土设施接缝的特殊工程要求,使低模量、高延伸率的新型有机硅建筑密封材料成为近年来追求的目标.从理论上讲,加入合适的扩链剂(Chain extender),可使有机硅密封材料在交联的同时分子链线形加长、交联点减少、网络拓扑结构改变.通过改变交联点的疏密与分布,  相似文献   
22.
HDPE氧化交联与动态流变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熔体在200℃的动态流变行为,比较了空气、氮气及加入抗氧剂B215情况下体系动态粘弹行为的差异.研究表明,在空气环境中,HDPE在低频区域出现特征粘弹行为.随着测试前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动态储能模量(G')明显增加,在低频率(ω)区域lgG'~lgω关系呈现平台特征.同时损耗角tanδ变小并出现极大值.在氮气环境中,上述特征粘弹行为存在但不明显.在加入抗氧剂的条件下,特征粘弹行为完全消失.这些现象归因于高温下HDPE的氧化导致其发生交联.  相似文献   
23.
以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己酰氯为单体,在N2保护与低温下合成偶联剂3-己酰基硫代-1-丙基三乙氧基硅烷(HXT),将HXT与双-(3-乙氧基硅基丙基)二硫化物(TESPD)分别添加于溶液聚合丁苯橡胶(SSBR)/SiO2混炼胶复合体系中.采用流变学方法表征复合体系的动态粘弹行为,发现HXT可改善填料和基体的相互作用,有效阻止SiO2粒子在加工过程中的团聚.与TESPD相比较,含HXT体系具有较高“Payne效应”临界应变值.  相似文献   
24.
硅烷偶联剂对SSBR/SiO_2混炼胶体系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填充白炭黑(SiO2)补强溶液聚合丁苯橡胶(SSBR)混炼胶体系的动态流变特性,分别考察了在2个混炼温度(120℃、160℃)下添加3种不同偶联剂(TESPT、TESPD、NXT)对其体系中SiO2粒子表面改性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较低混炼温度下添加偶联剂,不利于SiO2粒子表面改性.在较高混炼温度下,偶联剂TESPT、PESPD、NXT均对SiO2粒子表面有改性效果,但同时引起混炼胶不同程度的焦烧,其中以TESPT最明显.随SiO2粒子表面改性程度的提高,出现“Payne效应”的临界应变(γc)值以及低频率(ω)区域lgG′-lgω曲线的斜率值均增大,反映出偶联剂对SiO2与SSBR相互作用的促进以及SiO2粒子分散的改善.  相似文献   
25.
在3.0 MPa氢气气氛下机械合金化Mg-60%LaNi5制备出镁基复合储氢材料.XRD分析表明氢气氛下球磨60h后的物相为Mg2NiH4,β-MgH2和LaH3.SEM及EDS分析表明该复合材料成分分布均匀.对材料的吸氢动力学特性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活性,室温5.0MPa氢气压力下15min内的吸氢量为2.37%;在5.0 MPa氢气压力和373~473 K的条件下,可以在1min之内完成饱和吸氢量的80%以上;在5.0 MPa氢气压力和523~553 K之间的条件下,可以在1min之内完成饱和吸氢量的90%以上;在553 K的最大吸氢量为4.23%.  相似文献   
26.
高分子复杂体系的结构与流变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强  左敏 《中国科学B辑》2007,37(6):515-524
流变学测试对非均相体系的结构变化具有敏感响应,被认为是表征多相/多组分聚合物体系结构与性能极为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依据作者及其合作者的工作,对近年来围绕非均相体系形态结构与流变响应所开展研究的最新结果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涉及LCST型高分子共混体系的相形态与黏弹松弛、嵌段共聚物的微结构与线性/非线性黏弹行为、聚烯烃剪切诱导结晶时间尺度与流变响应、填充聚合物体系的结构性能和流变行为.对多相/多组分高分子共混体系形态结构演变的特征流变响应的充分认识,将有助于优化非均相体系的形态结构与最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7.
本文讨论了凝胶色谱仪-毛细管粘度计联用时,实验数据的处理,连接管道死体积、虹吸管的残留体积等对特性粘数及其淋出体积的关系,并给出了改正方法和数学公式。通过窄分布的聚苯乙烯试样的实验数据,利用实测关系[?](V)与单分散校准关系[?](V_R)间的理论联系,对凝胶色谱柱组的分离和扩展效应同时作出了校准。  相似文献   
28.
采用细乳液聚合制备了以偶联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粒子(SiO2)为核、交联聚苯乙烯(PS)为壳的SiO2@PS复合纳米粒子(SCCSN).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DIS)法考察了SCCSN的粒子形貌特征,发现SCCSN呈球形,粒径约90 nm,均匀分散;采用热失重(TG)、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MDSC)与动态力学分析(DMA)研究了SCCSN的结构特征,发现PS包覆率随交联剂含量增加而升高,且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显著升高.交联壳层不仅能够将聚合物锚固在SiO2表面,屏蔽SiO2粒子与基体PS间相互作用,而且阻止PS壳层与基体PS分子链间的缠结.MDSC结果显示,SiO2与SCCSN填充可降低复合物Tg.动态流变结果表明,填充PS熔体非线性流变行为与PS分子链解缠结有关,SiO2与SCCSN均不影响填充熔体非线性流变机理.SCCSN的SiO2核对PS的增强效应略优于SiO2,且增强效应与壳层交联度有关.  相似文献   
29.
通过在联苯型液晶环氧4,4’-联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BPDGE)固化体系中引入长链烷基一元胺,制备了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液晶热固体。偏光显微镜(POM)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液晶环氧树脂热固体具有近晶相结构,其近晶相层间距随着烷基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动态力学分析(DMA)显示,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通过改变烷基链含量和长短在140-170℃范围内调节,所制备的液晶交联网络其高弹态模量大于20MPa。形状记忆弯曲回复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联苯型液晶环氧树脂的形状回复率接近100%,具有完全形状记忆效应,其响应温度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回复速率随着烷基链长度和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0.
By preparing homogenous blend sample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chain entanglement, we report an anomalous contribution of chain entanglement to phase separation temperature and rate of poly(methyl methacrylate)/poly(styrene-comaleic anhydride)(PMMA/SMA) blends presenting a typical low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LCST) behavior. The meltmixed PMMA/SMA blends with a higher chain entanglement density present a lower cloud point(Tc) and shorter delay time, but lower phase separation rate at the given temperature than solution-cast ones, suggesting that for the polymer blends with different condensed state structure, thermodynamically more facilitation to phase separation(lower Tc) is not necessarily equivalent to faster kinetics(decomposition rat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ower Tc of melt-mixed sample is ascribed to smaller concentration fluctuation wavelength(Λm) induced by higher entanglement degree, while higher entanglement degree in melt-mixed sample leads to a confined segmental dynamics and consequently a slower kinetics(decomposition rate) dominated by macromolecular diffusion at a comparable quench depth. Thes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chain packing in polymer blends can remarkably influence the 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behavior, which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decomposition of small molecular mix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