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3篇
数理化   2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溶液自由基ESR谱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溶液自由基电子自旋共振(ESR)原理,用高级BASIC语言编写了溶液自由基谱的模拟程序。自由基的ESR能级用一级近似求解,谱线的线型采用洛仑兹和高斯型的混合线型函数,程序规定体系中核自旋量子数可从1/2到7/2,不等性核的数目最多可达10组,每组中等性核的数目原则上不受限制。通过二萘嵌苯阳离子自由基和硝基苯负离子自由基谱模拟二个例子加以说明,模拟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22.
本文对分片连续映射生成的动力系统的拓扑马蹄存在性理论给出一个的讨论,给出了拓扑马蹄存在性定理。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连续波COIL小信号增益的分析得到,对连续波COIL,O_2( ̄1Δ_g)/Ⅰ_2存在最佳配比;实验结果表明:O_2( ̄1Δ_g)/Ⅰ_2最佳配比约为50~60。通过建立一维预混模型,进一步研究了COIL小信号增益以及—维空间分布依赖于O_2( ̄1Δ_g)/Ⅰ_2配比的变化规律,当g_mL_e值依赖于O_2( ̄1Δ_g)/Ⅰ_2配比(约40~60)而取极大值时,COIL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24.
模拟与优化组合为法能结合模拟和优化两种方法的长处,更好地研究具有随机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本文通过对码头煤炭运输系统的分析、应用,介绍了这种方法的模型、结构和组合机制.  相似文献   
25.
分别掺有磷和硼的二氧化硅经γ辐照后产生多种顺磁性中心,ESR研究指出氧空穴O-主要稳定在杂质离子附近.O2-自由基稳定在Si离子上.F心的研究认为氧缺位俘获电子存在一个动态平衡过程.  相似文献   
26.
测量了高氯酸钦(Ⅲ)和双(苯基亚砜)丙烷、双(苯基亚砜)丁烷配合物的溶液(甲醇-氯仿,二甲基甲酰胺)的电子光谱,计算了f-f跃迁的振子强度和强度参数,并讨论了“超灵敏”跃迁的强度和强度多数与配体性质的关系和溶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海上构筑物波浪载荷的一些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海洋工程中 Morlson 方程的物理含义,给出了计算涡流力的新方法,考虑了势流力各向异性与非线性效应,指出了现有计算非线性力方法的不合理性,并将结果应用于目前正在研制的顺从式结构.这对于正在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会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28.
詹丽娜  陈沁  古淑青  邓晓军 《色谱》2017,35(4):405-412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系统,建立了食品中牛奶过敏原酪蛋白的快速筛查和定量检测方法。样品经缓冲液提取后,采用5 kD超滤膜去除小分子杂质,得到蛋白质提取液。以数据依赖采集(data-dependent acquisition,DDA)方式获得全扫描质谱图,进行蛋白质定性确证,以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技术对目标特征肽段进行定量分析。针对特征肽段,设计并合成了内标肽和内标物质,以降低基质效应和抵消处理过程中的损失。该方法应用于食品中的α-酪蛋白、β-酪蛋白和κ-酪蛋白的快速筛查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5~2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0.2~5.5μg/kg,平均回收率在68.8%~104.4%之间,RSD6%。该方法可用于果汁饮料、果酱、面包、早餐谷物中牛奶过敏原酪蛋白的快速筛查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9.
重金属污染一直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如镉,铅和铜等的污染,故而土壤重金属的快速检测和如何预防,一直受各国学者关注和研究。传统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X荧光光谱法等)样品预处理复杂,分析成本较高,易形成样品的二次污染,不能满足快速分析的要求。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是一种典型的原子发射光谱,它是基于分析物质中原子和离子受激发而发射的特征谱线信息,进而研究物质成分的分析方法。LIBS技术能够快速检测任何状态(固、液和气态)物质元素的成分和含量,被看作是未来化学检测和快速绿色分析领域的新兴技术。LIBS技术具有对样本简单预处理(或不需要处理)、多元素同步分析、远距离测量、适用性广等优势,被广泛用于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农业信息快速感知的大背景下,以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为技术手段,以土壤重金属铅元素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学建模相结合,建立了多种基于单变量定标曲线的土壤重金属铅检测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自制15个已知的铅元素浓度梯度的谱线土壤样本,在获取了土壤LIBS数据之后,对其进行预处理对比,建立了基于谱峰强度、谱峰积分、洛伦兹拟合强度三种定标曲线模型,对土壤中铅元素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基于三种定标曲线模型对土壤中铅元素含量的预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18 0,0.910 1和0.914 3,三种定标曲线分析方法的预测结果都较好,说明了LIBS结合单变量定标曲线法对土壤中铅含量的检测可靠性高。最后选取部分样本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较好。研究结果为研发便携式农田土壤污染物检测技术与装备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农田精准管理和科学施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0.
在外部电极电容耦合反应装置中对聚偏氟乙烯(PVF2)表面进行等离子体放电处理,测量了等离子体处理后PVF2凝胶量、剪切强度和表面接触角等参量值的变化,另外,用ESR技术对等离子体处理生成的自由基进行研究,指出等离子体作用后表面分子不饱和链的增加和自由基引发的交联反应与表面粘接性能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