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数理化   16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石墨烯摩擦学及石墨烯基复合润滑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本综述详细介绍了二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的纳米摩擦学性能,以及作为纳米润滑薄膜、润滑添加剂和润滑填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石墨烯的各种纳米摩擦机理,阐述了通过自组装、多层构筑、表面化学改性等技术改善石墨烯与基底的结合性、润滑剂中的分散性,与基体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以及石墨烯提高材料减摩抗磨性能的机制,并指出石墨烯作为高性能润滑材料仍需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02.
空心聚合物纳米球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空心聚合物纳米球的发展现状,着重阐述空心聚合物纳米球的化学制备方法,对各种制备方法进行了比较,并介绍了空心聚合物纳米球的表征、性能检测技术以及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3.
采用丁二烯合成出端异氰酸酯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采用端异氰酸酯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与环氧树脂E51反应制备端异氰酸酯基液体聚丁二烯橡胶-环氧树脂聚合物(ETPB),同时在其中进一步填充5%和10%(质量分数)纳米Al2O3,在45#钢底材上制备出环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及填充5%和10%纳米Al2O3的聚合物复合涂层,在MRH-3型高速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评价了4种涂层在干滑动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通过端异氰酸酯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改性环氧树脂可以提高环氧树脂涂层的力学性能及其抗磨性;填充5%和10%纳米Al2O3可以有效提高ETPB涂层的抗磨损性能;随着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增加,ETPB涂层的磨损率明显增大;纳米Al2O3填充ETPB涂层的磨损率随载荷和滑动速度增加基本不变;4种涂层的摩擦系数随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变化不大;E51环氧树脂基聚合物复合涂层的磨损机理为脆性断裂和剥层磨损.  相似文献   
104.
本文综述介绍了金属滑动接触的滑移线场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现状。该理论以一个硬质楞在较软金属表面的滑动作为金属滑动摩擦的基本模式,用滑移线场分析方法考察了滑动过程中的应力和应变,导出了摩擦系数的计算公式,揭示了在粘着理论中被隔离开来的粘着与犁削之间的内在联系。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该理论还提出了非疲劳磨损与疲劳磨损的不同变形和断裂机制,揭示了Archard磨损系数与微凸体发生疲劳断裂的临界受荷周期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文章还对该理论的进步意义及其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05.
吗啉衍生物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一系列吗啉衍生物;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合成产物作为添加剂对聚α-烯烃减摩抗磨作用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钢球磨损表面形貌和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吗啉衍生物作为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改善聚α-烯烃对钢-钢摩擦副的抗磨作用,但对其减摩作用影响不大.含添加剂的润滑油在摩擦过程中同钢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形成了由有机含氮化合物、氧化铁和其它含氮有机化合物组成的边界润滑和防护薄膜,从而使得钢-钢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06.
陶瓷摩擦学研究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本文综述了陶瓷摩擦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从干摩擦和润滑两个方面总结了氧化物陶瓷(Al_2O_3、ZrO_2)和非氧化物陶瓷(Si_3N_4、SiC)的摩擦磨损性能、磨损机理以及影响摩擦磨损性能的若干因素,并且提出了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几个课题。  相似文献   
107.
电化学沉积DLC薄膜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直流电源,以有机溶剂作为碳源,通过电化学沉积方法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类金刚石碳薄膜.用原子力显微镜、拉曼光谱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表征了薄膜的结构,用DF-PM型动-静摩擦系数精密测定仪考察了薄膜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电化学沉积含氢类金刚石碳薄膜的硬度较高(约14GPa),薄膜均匀、致密,表面粗糙度小;在室温干摩擦条件下,薄膜同GCrl5钢以及α-Al2O和Si3N4陶瓷对摩时的摩擦系数随载荷增加而略微减小;陶瓷材料/类金刚石碳膜的摩擦系数较低,钢/类金刚石碳膜的摩擦系数较高;类金刚石碳薄膜同Si3N4陶瓷对摩时呈现断裂剥落特征;同GCrl5钢对摩时发生转移并形成转移膜,耐磨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108.
作者利用环-块试验机研究了氧化铬(Cr_2O_3)涂层在含添加剂的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发现油酸乙二醇酯具有良好的减摩效果,但没有抗磨性;硫化异丁烯没有减摩抗磨作用;磷酸三丁酯没有减摩效果,但具有明显的抗磨作用。磨损表面的形貌和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磷酸三丁酯的抗磨性可归因于摩擦化学反应膜的形成,而硫化异丁烯没有抗磨性,这应归因于它(及其分解产物)与Cr_2O_3涂层之间不存在摩擦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09.
据1989年4月24日出版的《化学与工程新闻》(美)报导,美国宾州大学E.E.Klaus教授透露,他们利用蒸汽润滑剂的沉积发展了一项可在苛刻条件下应用的新的润滑方法。 常规的润滑剂在高于250℃的温度下工作时会迅速降解而产生油泥或积炭。蒸汽沉积润滑的目的是解决高温下的润滑问题。常规润滑剂产生有助于边界润滑的摩擦化学产物,但产物往往过量。蒸汽沉积润滑可降低和控制反应产物的量,它是用低浓度的蒸汽润滑剂与被润滑的热表面进行反应的。可  相似文献   
110.
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皮特W—1、1105、AV—B等发动机台架试验设备评价了含有GRT节能油添加剂的内燃机油的润滑性能、高温氧化腐蚀性和高温清净分散性。试验表明,加入GRT节能油添加剂后,改善了机油的承载能力,降低了摩擦、对摩件的磨损和高温下的氧化腐蚀,且对机油的高温清净分散性没有影响。实际行车试验表明,使用GRT节能油添加剂可获得节约燃料油7%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