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256篇
数理化   148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分别在DFT-B3LYP和MP2/6-311++G**水平上求得乙烯、乙炔和苯与氨基锂锂键复合物势能面上的3个几何构型. 频率分析表明,3个构型均为稳定构型. 计算结果表明,形成锂键复合物后,质子供体N(2)- Li(4)的键长明显增大,且其伸缩振动的频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红移. 分别在乙烯…氨基锂、乙炔…氨基锂和苯…氨基锂三种复合物中,经MP2/6-311++G**水平计算的同时含基组重叠误差(BSSE)和零点振动能校正的单体间锂键相互作用能分别为-26.04、-24.86 和 -30.02 kJ·mol-1. 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分析表明单体间的弱相互作用属于π-s型锂键.  相似文献   
992.
考察了以三苯胺基为给电子基团的4种不同DCM衍生物在有机溶剂中的单光子光物理性质(基态和激发态永久偶极矩差、光学跃迁偶极矩以及跃迁能量等), 并利用双光子诱导荧光法考察了溶剂对其双光子吸收截面(δtpa)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DCM衍生物的光学跃迁具有显著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特性, 不同末端取代基主要影响其稳态光谱性质, 而分支结构数目主要影响其双光子吸收截面. 研究结果还发现, 双光子吸收截面随分子结构的变化趋势符合双能级模型, 拉电子基团为丙二腈和1,3-茚二酮的DCM衍生物的δtpa随溶剂介电常数的增加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3.
指数族非线性模型或广义非线性模型是广义线性模型和正态回归模型的自然推广.本文针对可分的连续型指数族回归模型(如正态模型,Γ模型,逆高斯模型),讨论广义非线性纵向数据模型中偏离名义离差的检验问题,得到了检验的score统计量,并推导了它们的渐近分布和局部近似功效.然后利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了检验统计量的性质.最后利用百慕大草地数据说明了检验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4.
基于FTIR比较分析鸡骨草与毛鸡骨草的化学组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析鸡骨草与毛鸡骨草的红外光谱特征及其化学成分的差异。采集鸡骨草和毛鸡骨草两种药材整株和不同部位的FTIR图,运用二阶导数谱和半定量分析研究不同谱图间的差异。结果显示鸡骨草与毛鸡骨草均含挥发油、三萜类、黄酮、皂苷、多糖类等化学成分。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成分含量均以毛鸡骨草高。"指纹"区的特征光谱显示,鸡骨草根部的黄酮类成分含量少于茎部、而皂苷类和多糖类成分含量高于茎部;毛鸡骨草黄酮类和皂苷类成分含量以叶部最高,根部最低;多糖类成分叶部最高,根部和茎部较低但二者含量相近。FTIR技术可以快速鉴别出鸡骨草与毛鸡骨草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避免了用单一成分来衡量药材质量的优劣。  相似文献   
995.
利用冷靶反冲离子动量谱仪,对低能He2+-He碰撞反应中产生的反冲靶离子和炮弹离子进行了符合测量,根据反冲靶离子的动量,研究了转移电离过程中的电荷转移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20—40 keV能量范围内,靶原子上的一个电子俘获到炮弹离子的基态,另一个电子直接发射到靶的连续态的直接电离及另一个电子俘获到炮弹离子的连续态的过程(ECC)是最主要的转移电离机理,且ECC过程主要发生在大碰撞参数条件下;炮弹离子俘获两个电子处在双激发态的自电离过程的贡献很小. 关键词: 冷靶反冲离子动量谱仪 转移电离机理 离子原子碰撞  相似文献   
996.
黄芩素是黄芩苷的初级代谢产物,二者的分子结构差别仅在于7-位取代基,前者为酚羟基而后者为糖苷.本文通过稳态吸收光谱和循环伏安实验,以及量化计算等方法考察了黄芩素和黄芩苷的酸离解常数(pKa)、脂水分配系数、氧化-还原电位、分子偶极矩等基本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TEAC)的差异.结果表明,黄芩素酚羟基7-OH的酸性较强(pKa=5.4);在生理pH下黄芩素的氧化还原电位(0.32 Vvs.NHE)略低于黄芩苷,且TEAC值约为黄芩苷的1.8倍.量化计算结果表明,7-取代基对黄酮分子骨架的构型、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自由基清除活性有显著影响.文中探讨了黄芩素和黄芩苷的微观和宏观分子属性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得出酚羟基数量及其pKa值、黄酮分子骨架构型以及电子结构是影响类黄酮化合物抗氧化活性主要因素的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类黄酮化合物的抗氧化结构-活性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利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在p型硅衬底上沉积了200 nm厚的CeO2薄膜样品,将样品置于弱还原气氛中高温退火后,观察到薄膜在385,418 nm以及445 nm左右出现三个明显的发光峰。结合激发光谱、吸收光谱以及XRD分析表明:CeO2薄膜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失氧反应,出现Ce4+→Ce3+离子转变,Ce3+离子在紫外光的激发下,电子由O2p跃迁到5d能级,再由5d能级向4f能级跃迁,从而产生强烈的蓝紫外发射,而445 nm左右的发光峰则来自于SiO2薄膜的缺陷发光。样品选择900~1 200℃不同温度退火,并且在1 200℃下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退火。研究结果显示:在1 200℃下进行2 h的退火,薄膜发光强度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998.
We describe a method to generate an ultra-slow atomic beam by velocity selective resonance (VSR). A VSR experiment on a metastable helium beam in a magnetic field is present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verse velocity of the deflected beam can be cooled and precisely controlled to less than the recoil velocity, depending on the magnitude of the magnetic field. We extend this idea to a cold atomic cloud to produce an ultra-slow 87Rb beam that can be used as a source of an atomic fountain clock or a space clock.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了微米Al2O3·3H2O/环氧复合材料的脉冲真空闪络影响因素。分别给出了固化剂、分散方法、偶联剂对复合材料闪络特性的影响和纯环氧表面抛光前后的脉冲真空闪络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酸酐固化的试样比胺类固化试样闪络电压要高;高速分散方法与超声波分散方法相比,采用前者制备的复合材料有更好的分散特性;使用偶联剂处理填料比不使用时得到的环氧复合材料闪络电压高;抛光后的纯环氧试样有较高的闪络电压。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确定,属性值为直觉模糊集的多属性决策问题。首先根据直觉模糊数的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对决策矩阵中的评价值比较大小,进而按属性集中的每个属性对方案排成线性序;然后通过计算赋权模糊优先矩阵确定方案的优属度,建立规划模型确定属性的权重;再利用加权算术算子对方案集结,得到专家对方案的排序,从而得到一种新的意见集中排序的决策方法。数值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为解决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