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6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杨剑  曾敏  王刚  王秋旺 《计算物理》2008,25(5):561-568
对三维多孔介质倾斜方腔内非稳态自然对流换热进行数值研究.腔体右壁面(X=1)保持恒温T0,左壁面(X=0)基于温度T0按正弦规律变化,其他所有壁面保持绝热.采用Brinkman扩展达西模型及SIMPLE算法模拟方腔内的流动.方腔沿y轴转动倾角α1的变化范围为0°~90°,沿x轴转动倾角α2的变化范围为0°~45°,无量纲温度震荡频率f的变化范围为5π~90π.详细研究倾角和温度震荡频率对三维方腔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倾角α1=46°,α2=45°及温度震荡频率f=45π时,方腔内的换热最强.  相似文献   
62.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凹槽叶顶前缘气膜孔的位置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前缘第一气膜孔位置来分析叶顶区传热。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冷却气对该区域没有提供足够的保护,肩壁表面的平均绝热效率远低于凹槽底面,平均传热系数远高于凹槽底面。叶顶第一气膜孔向前缘移动使肩壁表面的平均传热系数先升高再降低,叶顶前缘低绝热冷却效率区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63.
本文将基于体积平均方法的理论模型与拓扑优化工具结合,以减小弥散系数为优化目标对微尺度色谱通道的截面形状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表明色谱通道截面形状优化可以明显削弱通道内弥散过程。优化得到的截面形状明显不同于常见的矩形截面,具体形状取决于流动阻力系数的数值,流动阻力系数越大,截面的宽高比越大。将优化截面用于微尺度色谱设计可以显著改善分离速度及分离精度。  相似文献   
64.
周期性渐扩-渐缩通道层流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渐扩-渐缩通道内周期性充分发展的层流流动与换热为研究对象,采用SIMPLE算法,适体坐标网格及Amano周期性边界条件的实施方案对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了在层流范围内不同Re数下的流动与换热规律.结果表明,在Re=100~1000范围内,与平行平板通道相比,阻力增强了(10~200)%,换热增强了(40~320)%.  相似文献   
65.
LATTICE-BOLTZMANN方法及其在顶盖驱动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Lattice-Boltzmann方法(以下简称LB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数值计算方法,在近十年得到迅速发展。本文对LB方法的基本思想及实施方法进行了概括介绍,并将该方法运用到顶盖驱动流的计算中,所得结果与基准解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66.
超临界注汽油井中蒸汽参数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动量方程、能量方程、散热方程等控制方程的离散求解,用稳态和瞬态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超临界注汽油井地下垂直段、过渡段和水平段蒸汽参数(压力、温度等)和井简散热损失、压力降等随注入时间、注入流量和压力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井深的增加,蒸汽压力在垂直段和过渡段的前半部分是增加的,而在过渡段后半部分和水平段则减小,且同一井深位置随流量增加蒸汽压力减小,注入蒸汽压力高于22 MPa时,井底蒸汽出口压力比入口高。同一井深位置每公斤蒸汽散热损失随流量的增加而减少,而随压力的增加无明显变化。井底蒸汽压力和温度在注入时间大约3天左右即趋于一稳定值,而井底热损失则随注入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67.
R407C在水平单管外凝结换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R407C在水平单管外的凝结换热,并与HCFC22做了对比。试验管包括一根光管和两根双侧强化管。结果表明,R407C在水平管(包括光管和强化管)外的冷凝换热系数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且,强化管增长的程度要比光管的强烈。在相同的冷凝温度与热流密度范围内,无论对于光管还是强化管,R407C的管外冷凝换热系数都远小于HCFC22的值。对于所试验的两种强化管,HCFC22的管外冷凝换热系数的强化效果比R407C更明显。  相似文献   
68.
波纹内翅片管换热与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本文研究了三组内翅片管的湍流流动与换热特性,拟合出所测参数范围内阻力和换热的实验关联式,并运用相同质量流量、相同泵功率、相同压降三种准则比较了不同组翅片管之间的强化传热效果。  相似文献   
69.
微型燃气轮机CW原表面回热器流动与换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验研究了交错波纹(Cross Wavy,简称CW)原表面回热器在低雷诺数范围内的流动与传热性能,通过对燃气进、出口不同测点温度测量,研究了燃气不均匀性对换热性能的影响,采用等流量法从总传热系数k中分离出两侧表面传热系数h,获得了有工程应用价值的Nu-Re及f-Re准则关系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