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8篇
数理化   1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共掺杂稀土配合物Tb0.5Eu0.5(TTA)3Dipy发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TTA为TTA配体合成了新的共掺杂稀土配合物Tb0.5 s Eu0.5(TTA)3 Dipy,通过与PVK的掺杂,分析了PVK 和Tb0.5Eu0.5(TTA)3Dipy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并且制备了以PVK:Tb0.5Eu0.5(TTA)3Dipy为发光层的结构为ITO/PVK:Tb0.5 Eu0.5(TTA)3 Dipy/PBD/Al的发光器件,通过改变两者之间的质量比,得到了较纯的Eu3 的红色发光.通过与PVK:Eu(TTA)3混合体系的比较,发现Tb3 的引入,起到了能量传递桥梁的作用,提高了PVK 到Eu3 的能量传递,从而抑制了PVK 的发光.因此,通过引人适当的第二种金属离子,会增强另一稀土离子的发光,是作者提高稀土离子发光效率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2.
单核/双壳结构CdSe/CdS/ZnS纳米晶的合成与发光性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单核/双壳结构的CdSe/CdS/ZnS纳米晶。在内核CdSe和外壳ZnS之间的内壳CdS作为晶格匹配调节层,能够很好的改善核/壳界面处的性能,而且,最外层ZnS能够最大程度地使激子受限。用TEM和XPS对纳米晶进行了表征,并且用光致发光光谱和吸收光谱对不同核壳结构的纳米晶的发光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核/双壳结构的纳米晶具有更加优异的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93.
氢钝化对硅纳米晶发光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热蒸发方法在单晶硅衬底上沉积了SiO/SiO2超晶格样品,在氮气保护下对样品进行高温退火,得到硅纳米晶/SiO2超晶格结构。随后将该结构样品分别注入3.0×1014和3.0×1015 cm-2两种剂量的H+。通过对样品的光致发光光谱的分析发现,H+注入后未经过二次退火的样品发光强度急剧下降;二次退火后的样品,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发光强度逐渐增强;注入足够剂量的H+,其发光强度可以远远超过未注入时的发光强度。研究表明,样品发光强度的变化取决于样品内部缺陷面密度的改变,而缺陷面密度是由氢离子的注入剂量和注入后再退火的温度等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94.
PVK/BCP体系电致激基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PVK/BCP双层电致发光器件中发现了电致激基复合物的发光,器件的光谱中,除了有与光致发光相同的发光峰,在长波方向还有一个新的发光峰,该发光峰就是电致激基复合物的发光,发光来源于BCP的激发态向PVK基态的跃迁。PVK∶BCP混合型器件由于复合区域扩展,BCP分子可以与PVK充分接触,因此电致激基复合物的发光更强。不论是在双层器件还是在混合型器件中,随驱动电压的增加,电致激基复合物的发光都会增强,而混合型器件更加明显,当电压比较高时,器件只有电致激基复合物的发光了,而没有本征发光。  相似文献   
95.
报道了分子束外延制备的高质量CdTe/Cd0.64Zn0.36Te多量子阱结构的光学性质,由变温光致发光光谱讨论了随温度升高辐射线展宽和辐射复合效率降低的机理.在变密度激发的皮秒时间分辨光谱中,发现不同激发密度下发光衰减时间不同,并研究了它的机理.在高激发密度下观测到n=2的重空穴激子发光.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6.
固态阴极射线发光(SSCL)是发光学中一种新的激发方式,引发出一些发光学中的重要问题,但是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性质还不是十分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文章用SiO2作为电子加速层, 有机材料MEH-PPV为发光层, 在正弦交流电压驱动下实现了固态阴极射线发光,得到410和580 nm两个发光峰。通过研究这两个发光峰的性质,证实它们分别符合能带理论和分子理论。改变驱动电压的频率时,长波峰的发光强度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而短波峰的发光强度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小,这是由于这两个发光峰对应的上能级寿命不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97.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混晶状的BaLiF3:Eu2 样品.其紫外光激发的发射峰与光激励发光峰均在410 nm处,属于Eu2 的5d-4f跃迁发光.光激励峰位于660 nm,因而可以配用简单廉价的氦氖激光器.根据光谱特征给出了光激励发光的简单机理.测量了该材料光激励发光衰减性能,结果表明BaLiF3:Eu2 存储的信息可以方便地擦除掉.该材料具有优良的光激励发光特性,是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电子俘获光存储材料.  相似文献   
98.
掺杂PVK薄膜中两种组分相互作用的光谱及形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两种荧光材料Alq3和DCJTB 同时掺杂到聚合物PVK中,通过混合薄膜的光学及电学性质研究了能量传递过程及电荷陷阱作用。同时用AFM分析了不同掺杂浓度下混合薄膜的相分离现象。发现随着DCJTB染料比例的增加,两种染料在PVK中的分散越来越均匀,说明在双掺杂体系中存在Alq3和DCJTB 的某种作用,这种作用打散了混合物中Alq3的聚集,但随着掺杂浓度的进一步增加,DCJTB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电荷传输通道,从而降低了电致发光器件的启亮电压。  相似文献   
99.
Molybdenum disulfide quantum dots(MoS_2QDs) were synthesized via a hydrothermal method using sodium molybdate and cysteine as molybdenum and sulfur sources, respectively. The optimal hydrothermal time was studied. Furthermore, the as synthesized water-soluble MoS_2QDs were used as a fluorescence probe for the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copper ions. The fluorescence of the MoS_2QDs was quenched after the addition of copper ions; the reason may be that the transfer of the excited electron from QDs to copper ions leads to the reduction of the radiative recombination.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of MoS_2QDs is linearly dependent on the copper ions concentration ranging from 0.1 μM to600 μM, the limit of detection is 0.098 μM, which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existing methods. Moreover, the MoS_2QDs show highly selectivity towards the detection of copper ions.  相似文献   
100.
通过水热反应,在玻璃基底上沉积生成TiO2薄膜,TiO2薄膜呈花朵状,具有微纳米级的复合结构,在其表面有大量的乳状突起,经辛基三甲氧基硅烷表面修饰后表现出良好的超疏水性,静态接触角为164°,滚动角为4°。经紫外光照射4~6 h后,其表面变为超亲水性,接触角接近0°。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表面物质及元素进行表征,最后用Cassie理论对膜的润湿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