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9篇
数理化   3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王东  张清  贾虎 《物理与工程》2012,22(2):23-25
定量分析了平行光入射空气劈尖和介质劈尖时,干涉条纹严格定域在劈尖上界面处时的条纹间距.数值计算表明对两种劈尖作光线垂直入射垂直反射的近似处理时,空气劈尖的误差较大,但是小于4%.  相似文献   
102.
黄仙山  刘海莲  王东 《中国物理 B》2012,21(5):54218-054218
The dynamic and the radiative properties of an excited three-level atom embedded in an anisotropic photonic crystal with two coherent bands are investigated.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atom in a Wigner-Seitz cell is described with a position-dependent parameter θ(r0),which is used as the coherent parameter for the two bands.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atomic system are not only determined by atomic transition frequencies,but also affected by the gap width and the coherence of the two bands.In addition,the spontaneous emission spectrum of the atomic transition in free space is discussed.The center and the intensity of the spectrum can be obviously manipulated via the coherent parameter.  相似文献   
103.
Using the recently proposed echo-enabled harmonic generation (EEHG) free-electron laser (FEL) scheme, it is shown that operating the Shanghai deep ultraviolet FEL (SDUV-FEL) with single-stage to higher harmonics is very promising, with higher frequency up-conversion effciency, higher harmonic selectivity and lower power requirement of the seed laser. The considerations on a proof-of-principle experiment and expected performance in SDUV-FEL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04.
糖基转移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华  王东跃  李小六 《有机化学》2009,29(5):703-715
糖基转移酶是糖蛋白、糖脂中糖链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 其活性的非正常表达与肿瘤、免疫系统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其抑制剂可以用于抗肿瘤、抗免疫系统等疾病的新药研发. 综述了近年来合成的各类糖基转移酶抑制剂的结构及活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5.
采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染料木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Stern-Volmer方程得到染料木素与BSA之间的结合常数KA为4.37×106(27 ℃)、6.45×10b(37℃)和6.76×106(47℃).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出了染料木素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为2.64 nm(27℃)、2.68mm(37℃)和2.71 nm(47℃).热力学数据表明该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且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静电引力,同时用同步荧光光谱探讨了染料木素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长江三角洲平原河网水体溶存CH4和N2O浓度及其排放通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市黄浦江上游和崇明岛河网为代表,对长江三角洲平原河网夏季表层水体溶存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浓度、饱和度及其水-气界面排放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网水体溶存CH4浓度在(0.30±0.03)~(6.66±0.14)μmol·L^-1之间,N2O浓度在(13.8±2.33)~(435±116)nmol·L^-1之间,CH4和N2O溶存浓度处于高度过饱和状态(饱和度分别为(468±49.0)%~(11560±235)%和(175±29.5)%~(4914±1304)%).水体中溶解氧(DO)含量是控制溶存CH4浓度的主要因素,而水体溶存N2O的浓度同硝酸根(NO3-)、亚硝酸根(NO2-)、化学需氧量(CODcr)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同盐度和p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河道水体中溶存CH4和N2O主要产生于河底沉积物中的甲烷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并扩散到水体中,进而排放到大气.夏季7月上海市河网水体-大气界面CH4和N2O排放通量达到(778±59.8)和(236±63.6)μmol·m^-2·h^-1,平原地区河网的富营养化使其成为大气CH4和N2O的一个重要潜在排放源.  相似文献   
107.
朱韶红  王东 《化学教育》2015,36(3):40-43
任务型阅读源于英语阅读教学,将其运用于初三化学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任务设计,探讨阅读任务设计的出发点、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8.
王东  侯传金  赵尔成  贾春虹 《色谱》2015,33(1):40-45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与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联用快速检测蜂蜜中六六六(BHC)和滴滴涕(DDT)类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使用三氯甲烷为萃取剂,通过涡旋、离心使分析物富集到微量三氯甲烷中,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实验对影响DLLME萃取效率的因素,如萃取剂种类和体积、分散剂种类和体积、萃取时间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方法的基质效应和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由于基质效应,8种六六六和滴滴涕类农药都出现信号增强现象.8种六六六和滴滴涕类农药在2~5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1~0.998,方法富集倍数为74~96;当试样的加标水平为20、50和100 μg/kg时,8种六六六和滴滴涕类农药的回收率为61.0%~100.1%,相对标准偏差(RSD, n=5)为2.2%~19.5%.8种六六六和滴滴涕类农药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20 μg/kg,最小检出量皆为1.0 ng.该方法简单、快速、高效,适用于蜂蜜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类农药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09.
与常规井数值模拟相比,非常规井数值模拟侧重于刻画垂直、水平井筒内的多相流动,解释由于摩擦、静水力、加速度以及滑移造成的各相之间的速度差及压力损失,模拟井下流量控制设备及复杂现象.从复杂结构井的流量方程、多相井筒管流与油藏渗流耦合模拟、多段井模型、井下流量控制设备模拟、近井区域粗化、井下复杂现象模拟和嵌入式裂缝模型7个方面出发总结了非常规井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进展和主要缺陷.基于多段井模型的井筒 油藏耦合数值模拟、扩展井模型与油藏模型耦合模拟、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对井下监测调控设备的数值模拟以及多段压裂复杂结构井的数值模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0.
连接结构接触界面非线性力学建模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王东  徐超  胡杰  万强  陈红永 《力学学报》2018,50(1):44-57
连接界面上存在的跨尺度、多物理场和非线性行为是引起结构复杂非线性动力学的主要原因。由于连接界面力学行为的复杂性,以及对连接界面进行直接试验观测的困难,连接界面的力学建模一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本文首先从分析结合面的跨尺度物理机理入手,将名义的光滑平面视作凹凸不平的粗糙面,考虑单个微凸体的黏滑摩擦行为,建立接触载荷与变形的非线性关系,然后采用GW(Greenwood和Williamson, GW)模型数理统计方法建立整个粗糙界面的跨尺度力学模型,并与公开文献中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然后考虑连接界面典型非线性特征,提出一种改进的Iwan唯象模型,利用精细有限元方法获得非线性特征结果,采用系统辨识理论建立连接结构的降阶力学模型,并利用有限元结果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粗糙界面跨尺度模型在法向载荷较小时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改进的Iwan模型能够较好描述连接界面非线性特征,并与有限元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