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数理化   12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大家都晓得,原子能工业所用的燃料是鈾,原子工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标准之一。今天能用我們一双刚放下鋤头的手,直接为原子事业服务,打破历来对原子工业一种神秘和抽象的看法,这真使我們感到无限的光荣与兴奋。我們厂去年在党的正确領导下,和1958年大跃进的鼓舞,全体职工进一步鼓足干劲,发揮了敢想、敢說、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創造了一种从来沒有的、过去不敢想的土法生产重铀酸銨和氨水。8个月来,虽因原料的缺乏,时断时续生产,但已生产的重鈾酸銨已达到700多斤,日产可达15—16斤,含金属鈾一般达30%左右。同时还生产出了氨水2万多斤,含氨达6—7%,保証了生产重抽酸铵的需要。現将重鈾酸銨生产流程和一些应注意的事項介紹于下:  相似文献   
92.
金黴素(I)在冰醋酸與甲醇溶液中,用鋅粉氫解,在温和條件下,產生脫二甲胺金黴素(II);較劇烈條件下,則生成脫二甲胺脫羥金黴素(III)。III從II經鋅粉醋酸氫解得到。 I,II,III分別與濃鹽酸或甲醇鹽酸處理相應地得到脫水金黴素(IV),脫二甲胺脫水金黴素(V)及脫二甲胺脫羥脫水金黴素(VI)。脫水金黴素(IV)經鋅粉醋酸氫解亦產生V與VI。VI亦可從V製成。 I,II,III,IV,V或VI和鋅粉共同蒸餾,皆得到并四苯。 從紫外吸收光譜測定,對金黴素結構中二甲胺基及角羥基的位置有補充的說明。  相似文献   
93.
本文报告脱二甲胺地霉红(Ⅰ)合成工作中两种有用中间体4-甲基-8-甲氧基萘酚-[1](Ⅵ)和1,8-二甲氧基-4-甲基萘甲酸-[2](Ⅶ)的合成以及其结构的证明。 4-甲基-8-甲氧基萘酚-[1](Ⅳ)可从两条途径合成:其一由8-甲氧基萘酚-[1](Ⅱ)经Gattermann醛合成及黄鸣龙改良Kishner-Wolff还原法而得。另一途径由2-氯-5-甲氧基苯甲酰氯(Ⅷ)经八步反应,首先获得4-甲基-5-氯-8-甲氧基四氢萘酮-[1](ⅩⅥ),其中每步反应都分离得到纯粹的产物。将ⅩⅥ经溴化,脱溴化氢及氢解反应便生成化合物(Ⅳ)。从这两途径所得的最后产物(Ⅳ)性质完全相同。 1,8-二甲氧基-4-甲基萘甲酸-[2](Ⅶ)乃由化合物Ⅳ引入溴原子,甲基化后,经金属-卤素的交换及羧基化而得。Ⅶ的结构证明如下;化合物(ⅩⅥ)经二溴化及脱溴化氢、甲基化后,生成1,8-二甲氧基-2-溴-4-甲基-5-氯萘(ⅩⅩ),另一方面,将Ⅵ氯化以期获得ⅩⅩ,却得到2,4-二氯-5-甲基-7-溴-8-甲氧基萘酚-[1](ⅩⅪ)。由于将ⅩⅩ氯化亦得到ⅩⅪ,化合物Ⅵ中溴的位置得到证明,因此Ⅶ的结构也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94.
采用改进的非完全脱水碳化方法制备石墨烯量子点.产物尺寸约6 nm,激发峰355 nm,发射峰458 nm.基于乙醇对石墨烯锯齿边质子化的抑制效应,发现可通过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光强检测乙醇-水混合溶液组分.在0.01-100%范围内,乙醇体积百分比与发射峰光强增量呈线性关系.本研究为制备石墨烯量子点提供参考,提出了简易的较宽范围的乙醇水溶液含量检测方法 .  相似文献   
95.
刘晓龙  宁芊  赵成萍  涂榫 《应用声学》2016,24(12):50-50
针对鸟群优化算法(BSA)在求解高维多极值优化问题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和出现早熟收敛的情况,在原始鸟群算法的基础上,在模拟鸟群飞行行为的过程中引入莱维飞行,提出了一种基于莱维飞行的改进算法——莱维-鸟群算法(LBSA)。这种算法替换了原算法中随机的飞行位置跳变,而采用莱维飞行更新鸟群飞行后的位置,大幅提高了鸟群的位置变化活力,提高了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求解高维多极值优化问题时,该算法性能优于原始鸟群算法。  相似文献   
96.
以二(2-羟基丙酸)二氢氧化二铵合钛(TBA)和氧化石墨烯(GO)为前驱体,通过水热法合成出不同TiO2含量的TiO2/Graphene(TiO2/G)复合材料,随之用微波醇热法还原Pt前驱体可得Pt-TiO2/G催化剂. 实验结果表明,TiO2可与Pt相互作用,添入适量TiO2的Pt-TiO2/G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氧还原电催化活性及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与稳定性. 但TiO2电导率偏低,过量TiO2的添入反而使其电催化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97.
采用熔体提拉法生长了高质量Sm3+掺杂YCa4O(BO3)3(YCOB)晶体.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高分辨X射线衍射摇摆曲线、ICP-AES、吸收光谱等对晶体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生长的Sm∶ YCOB晶体与YCOB晶体具有相同的结构,结晶质量较好,半高宽可达31弧秒;5at;浓度掺杂时Sm3+在YCOB晶体中分凝系数为0.773;晶体在1400~1600 nm范围内有若干较强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98.
制备了一系列Na1-xKxErF4@NaLuF4的核壳纳米结构,核中K+掺杂摩尔分数变化范围为0%~8%。XRD分析结果揭示这些具有不同K掺杂浓度的纳米粒子均为β-相纳米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K+浓度的增加,纳米结构中Er3+~650 nm处的红带发光强度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规律,当K+摩尔分数为4%时,Na0.96K0.04ErF4@NaLuF4纳米晶的发光强度达到最大,为未掺杂K+的NaErF4@NaLuF4纳米晶发光强度的3.7倍。其发光增强的原因在于K+的掺杂降低了Er3+微环境晶场宇称对称性,提高了Er3+离子4F9/24I5/2能级辐射跃迁几率,进而增强了Er3+的650 nm红带的上转换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99.
使用色谱-质谱联用中的选择离子监测的方法选择性地检测柴油机排气中的多环芳香烃,采用14种多环芳香烃混合标准样品绘制校正曲线,以外标法对柴油机排气微粒中的PAHs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减少其它类有机成份的干扰,快速、准确地测量柴油机排气微粒中多环芳香烃的含量,且重复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低于 12%(n=6),检出限为3.5~7.0pg/m3,样品的回收率为79%~89%,方法用于柴油机排气微粒中多环芳香烃排放量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
为了研究受限空间内旋流回流区的三维结构特性,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模拟了旋流数等于0.884时,不同受限空间内的旋流流场.受限率是影响回流区形态的重要因素,受限率大于6时,中心回流区与下游回流区是两个独立的区域,有两对涡结构;受限率在3~6之间时,中心回流区与下游回流区合并到一起,存在两对独立的涡结构;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