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9篇
数理化   2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本文研究了由于元素W的加入,对非晶态Fe-B合金的居里温度TC,热稳定性及电阻率温度系数α所产生的影响。指出随着W含量x的增加,居里温度TC下降,稳定性得到提高。随着温度增高,电阻率的变化可用声子及局域自旋涨落的散射来解释。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2.
对非晶态Fe_9(1-x)Cu_xZr_10(x=0,4,6,8,10,15,20)合金的低温电阻率、热电势率、高温电阻率和循环退火过程中的电阻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样品低温电阻率在T_c.附近出现极小值,可用相干交换散射模型说明,热电势率在77—380K间为负值,可用Motts-d散射模型解释:高温电阻率与温度关系和Ziman理论不一致,是相分离的结果;可逆和不可逆结构弛豫分别与CSRO和TSRO有关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3.
利用快淬手段获得高碳含量的Er2Fe17Cx单相化合物,系统研究了Er2Fe17Cx(x=0.0,0.5,1.0,1.5,2.0,2.5,2.8和3.0)的结构、相稳定性及内禀磁性,讨论了间隙碳原子对化合物中原子磁矩、交换作用和各向异性的影响,同时用57Fe穆斯堡尔效应分析了化合物中各个铁晶位的超精细场随碳含量的变化。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4.
由中国物理学会非晶态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非晶态材料和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11日至15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来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生产厂家和管理部门等的56个单位的16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接收了学术论文196篇. 本次会议分为非晶态半导体和非晶态金属两个大组,分别就非晶态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和结构,非晶硅及其合金的物性,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器件,硫系半导体和半导体多层膜,非晶态金属合金的制备、应用和性能以及非晶态金属合金的结构、结构弛豫和晶化等内容组织了报告和讨论.从事非晶半导体研究的专家、捷克斯洛伐克科…  相似文献   
85.
本文讨论了用熔态急冷法制备的非晶态Nd_(15)Fe_(79)B_合金中,掺杂Nb,V,Cr,Mn,Co,Ni和Cu等元素后,对磁矩、居里温度及晶化温度的影响。还用穆斯堡尔谱估计了掺杂后样品内场的变化,并作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6.
用单辊急冷法制备了非晶态(Fe1-xVx)84B16(x=0,0.02,0.04,0.06,0.10)合金的薄带,分别用磁天平和四端引线法测量了饱和磁化强度和高温电阻率的温度关系。得到平均每个磁性原子的磁矩随V含量的增加近似线性下降,计算出每个Fe原子和每个V原子的平均磁矩分别为2.08μB和-5.08μB。居里温度Tc从x=0时的622K下降到x=0.10时的478K。利用自旋波激发公式:σ(T)=σ(0)(1-BT*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7.
本文报道利用单辊方法制备的非晶Nd3Fe81B16合金的晶化及其对磁性和M?ssbauer谱的影响。发现在非晶Fe81B19合金中用3at%Nd取代B,使非晶Fe81B19合金的晶化温度提高88℃。在适当的退火条件下晶化后样品在室温下的磁性是:σs=189emu/g,σrs=0.7,iHc=2.15kOe,Br≈12kG,bHc=2kOe,(BH)max≈8MGOe。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六角铁氧体相比,bHc相近,但Br和(BH)max远比六角铁氧体高。这种材料仅含有少量的Nd,因此可能开发为一种新的廉价永磁材料。本文对少量Nd的添加对非晶FeB合金的晶化温度,磁性和M?ssbauer谱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初步探讨了高矫顽力的来源,认为它的磁化和反磁化过程可以用畴壁钉扎理论解释。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8.
用单辊急冷法制备了非晶态(Fe_(1-x)V_x)_(84)B_(16)(x=0,0.02,0.04,0.06,0.10)合金的薄带,分别用磁天平和四端引线法测量了饱和磁化强度和高温电阻率的温度关系。得到平均每个磁性原子的磁矩随V含量的增加近似线性下降,计算出每个Fe原子和每个V原子的平均磁矩分别为2.08μ_B和-5.08μ_B。居里温度T_c从x=0时的622K下降到x=0.10时的478K。利用自旋波激发公式:σ(T)=σ(0)(1-BT~(3/2)-CT~(5/2))得到,自旋波劲度系数D在75.4-81.8(meV·)之间(x=0-0.10),交换相互作用范围的平方平均值〈r~2〉从x=0.02时的4.4增加到x=0.10时的6.5。电阻率的测量得到,室温电阻率在155-127(μQ·cm)之间,晶化过程中电阻率的下降幅度随V含量增加而线性减小,其原因与晶化过程中的相变有关。  相似文献   
89.
陈金昌  司红  詹文山  沈保根  赵见高 《物理学报》1985,34(11):1516-1520
本文讨论了非晶合金Fe13.3Ni69.6B16.2Si0.9的结构弛豫动力学及可逆弛豫过程,研究了各种热处理引起居里温度Tc的变化。发现经长时间退火后Tc趋于平衡值且动力学可通过弛豫时间连续谱加以描述。可逆弛豫过程可用CSRO来说明,并且某一物理量的可逆变化并不意味着整个结构的变化是可逆的。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0.
La-Fe基NaZn13型化合物的磁场诱导熵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围绕具有一级磁性相变的La-Fe基NaZn13型化合物的磁场诱导熵变研究,从室温磁制冷目的出发讨论了材料研究和熵变机制。La-Fe-Si在190K附近5T磁场下的熵变值可达29J.kg-1.K-1。用少量Co替代Fe,可以获得室温附近5T磁场下熵变为15J.kg-1.K-1的大熵变材料。这类材料中的熵变主要由磁有序熵变和晶格熵变组成。分析了一级磁性相变体系中磁有序熵变和晶格熵变对总熵变的贡献,并发现大的熵变来源于被晶格贡献抵消后的磁有序熵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