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数理化   10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A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 [Eu2(C6H8O4)3(H2O)2]n·n(4,4’-bpy) (Mr = 928.51) was synthesized by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EuCl3·6H2O, adipic acid and 4,4’-bpy, and determin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oscopy,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and fluorescence property. X-ray analysis reveals that a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has been formed between Eu3+ by carboxyl of adipic acid. The crystal is of orthorhombic, space group Pbcn with a = 21.870(7), b = 7.652(2), c = 19.624(6) (A), V = 3284.1(17)(A)3, Z = 4, Dc = 1.878 g/cm3, μ = 3.854 mm-1, F(000) = 1824, R = 0.0345 and wR = 0.0565. The coordination polymer exhibits intensive red light under UV excit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5D0→7F2 transition of Eu(Ⅲ) ions.  相似文献   
72.
应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反式聚异戊二烯本征态和硫化态结构的能量及电子性质等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当聚异戊二烯掺杂硫后,相邻两链之间的距离a⊥变窄,体系的总能量降低,从而使整个掺杂体系更加稳定.另外,在硫化聚异戊二烯分子中,S原子位于两个相邻聚异戊二烯链之间,并偏向于其中一个分子链的C C双键的一侧,即与相邻两链中相对应的两个C C双键形成π-p-π共轭体系,增加了电子在两个聚异戊二烯链间的流动性,从而使硫化的反式聚异戊二烯更加稳定.另外,根据固体能带理论,采用量子化学EHMO方法,对反式聚异戊二烯本征态和硫掺杂态的能带结构进行了计算,根据硫化前后能隙和带宽的变化,解释了反式聚异戊二烯掺杂后呈现电导率各向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3.
对磺酸基杯[4]芳烃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对磺酸基杯[4]芳烃与牛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由Stern-Volmer方程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确定对磺酸基杯[4]芳烃对血红蛋白的荧光猝灭过程为动态猝灭,求出了猝灭常数。由热力学参数判断二者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依据能量转移理论得出荧光给体-受体间的距离r。在同步荧光光谱中,对磺酸基杯[4]芳烃的加入对血红蛋白构象的改变不大。  相似文献   
74.
基于密度泛函的B3LYP/6-311+G (d)方法研究基态结构CuSin(n=4~10)和 CuSin阴离子团簇的电子结构和紫外吸收谱。计算结果表明:(1)中性CuSin 团簇的带隙要比阴离子团簇的带隙要小,说明阴离子团簇比中性的要稳定;(2)阴离子CuSi5团簇要比相邻的其他团簇稳定;(3)紫外吸收谱可看出中性 CuSin团簇属弱吸收而阴离子则表现出很强的吸收。对阴离子来说,随着硅原子的增加有红移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75.
本文采用水热法,在430℃,填充度为35;,3mol/L KOH作为矿化剂,反应时间为24h,合成了Zn1-xCoxO晶体.当在Zn(OH)2中添加一定量的CoCl2·6H2O为前驱物时,水热反应产物中,可以获得多晶体形态的掺杂Zn1-xCoxO晶体.电子探针测量表明,随着前驱物中CoCl2·6H2O添加量的增加,晶体中的Co实际掺入量也随着增加.采用超导量子干涉磁强仪测量材料的磁性,发现在室温以下,水热法合成的Zn1-xCoxO晶体的磁化强度随温度变化很小,在300K存在明显的磁饱和现象和磁滞回线,表明具有室温下铁磁性.  相似文献   
76.
ZnS晶体中浅电子陷阱对光电子衰减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微波吸收法,测量了ZnS:Mn,Cu:I,Br粉末材料受到超短激光脉冲激发后,其光生电子和浅束缚电子的衰减过程.发现制备过程中Mn2+、Cu1、I-、Br-的掺杂量对光生导带电子的衰减过程有明显的影响.光生电子寿命是I-、Br-形成的浅施主能级和Cu+受主能级、Mn2+发光中心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还测量了材料的热释光曲线,Cu+受主能级、Mn2+发光中心会影响热释光强度,证实I-、Br-形成电子陷阱对光生电子和浅陷阱中的电子寿命有延长作用,而Mn2+发光中心会起到缩短寿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LiOH矿化剂对水热合成ZnO晶体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430℃,填充度为35用了3mol/L,5mol/L LiOH做矿化剂,所获得晶体均为10μm以下的微晶.当矿化剂为1mol/L LiOH和1mol/L KBr时,所获得晶体同样为几微米的微晶,显露完整的正极面{0001}、负极面{0001}、锥面{1011}和柱面{1010}.矿化剂为3M LiOH和3M KBr时,出现个体较大的晶体,直径超过100μm,显露正极面{0001}、正锥面{1011}和柱面{1010},负极面出现缺损现象.由此说明和K+相比溶液中的Li+不利于生成大尺寸ZnO晶体.  相似文献   
78.
采用季铵化反应合成了1-丁基-3-甲基咪唑碘([Bmim]I).以此制备了DSCs用液体电解质.通过对比不同浓度的1-丁基-3-甲基咪唑碘、碘化钾、碘,研究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经过优化后,当cIL=0.9 mol·L-1、cKI=0.5 mol·L-1、cI2=0.12 mol·L-1时,所组装的离子液体DSCs在AM1.5,100 mW·cm-2下,DSCs的短路电流密度为15.97 mA·cm-2、开路电压为0.71 V、填充因子为0.55、光电转换效率可达6.34%.  相似文献   
79.
表面增强喇曼光谱已广泛应用于物质分子在金属表面吸附的研究.人们发现,不仅无机物和有机小分子能产生SERS,而且生物分子,如核酸、色蛋白以及蛋白质均能产生SERS效应,并以此来研究生物分子-蛋白质的变性问题.  相似文献   
80.
采用简单的相转化法制备了掺杂La0.5Li0.5TiO3(LLTO)的以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氧乙烯(PEO)为基体的PVDF-PEO/LLTO复合微孔聚合物膜.添加入LLTO快离子导体后,由于在LLTO的表面形成了新的锂离子传输通道,使得复合微孔聚合物膜的电化学性能提高.当LLTO的掺杂量为8%时,该复合微孔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