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数理化   6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Ca0.9Sr0.1S:Bi3+,Tm3+荧光材料的光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Ca0.9Sr0.1S:Bi^3+,Tm^3+是一种复合掺杂复合基质荧光材料。在此给出了440nm和520nm发射的激发谱,250nm到350nm的激发的发射谱,以及400nm到520nm的荧光衰减谱。紫外光区域的激发谱表明,Ca0.9Sr0.1S:Bi^3+,Tm^3+有两个主要的能量传递体系,325nm的复合掺杂中心Tm^3+的CT跃迁激发体系,和Bi^3+的自身激发体系。紫外激发的荧光发射谱  相似文献   
52.
ZnS型荧光粉的粒度、形貌和荧光发射谱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对两种 Zn S型荧光粉 Zn S∶ Cu+和 Zn S∶ Mn2 +进行了研究。我们烧制了两种样品之后 ,对其进行了超声分散和包膜。经过超声分散和包膜处理后的样品的粒度分布分别为高斯型粒度分布 ,两者的中心粒度分别为 1 0微米和 2 0微米。两种样品的 SEM实验结果表明 ,经分散和包膜之后的颗粒形貌基本为圆形 ,颗粒的分散度很好 ,我们还分别测量了两者经过处理后的样品的荧光发射谱。 Zn S∶ Cu+ 的绿色发射峰值为 1 8860 cm- 1,Zn S∶ Mn2 + 的橙色发射峰值为 1 71 0 0 cm- 1。  相似文献   
53.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采油微生物发酵菌液中的有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在Kromasil C18分析柱上,以0.015 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2.3)和乙腈(体积比为96∶4)的二元流动相分离测定了采油微生物发酵液中的有机酸,流动相的流速为1.0mL/min,采用紫外检测器在210 nm处对有机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有机酸浓度在0.05~1.5 g/L时其峰面积与相应的质量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r大小等于0.9990,测定结果的RSD都小于4.0%(n=8),平均回收率均为100±4%以内.该方法具有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54.
Up-convertion(UC)perovskite Er3+-doped Pb TiO3(Er-PTO)nanoparticles with green and red emissions were synthesized via the hydrothermal method.The UC properties were manipulated by adjust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Er3+ ions dopant.The green emission intensity was decreased as the doping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from 1% to 4%(mole fraction),whereas the red emission intensity was increased.The influences of Er3+ ions on the temperature-sensing performance were further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Er-PTO nanoparticles with doping 1% Er3+ ions possessed a sensitivity of3.1×10-3 K-1 at 475 K,presenting a high potential in optical heating devices.  相似文献   
55.
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在润滑条件下的抗磨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模拟活塞-缸套运动形式的往复式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研究了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电镀硬铬镀层及耐磨磷钒铜铸铁的摩擦磨损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磨损表面形貌,进而探讨了油润滑条件下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磨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在油润滑条件下的耐磨性能显著优于电镀硬铬镀层和磷钒铜铸铁;陶瓷层中的微孔有利于改善其在油润滑条件下的耐磨性能;不同厚度的微弧氧化陶瓷层在稳定磨损阶段的磨损质量损失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6.
杨辉三角形的形状如右图所示其结构为每一行的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均为1.其它“元素”是它“肩上”两“元素”之和。众所周知,由杨辉三角形不难推出著名的二项式定理;  相似文献   
57.
我们在本文中制作了五种不同SrAl2O4∶Eu2+和Dy3+的样品。样品分别是SrAl2O4基质的α相和β相的粉末和片状样品,以及单晶样品。我们对所有样品进行了形貌的SEM研究。我们还对α相和β相粉末样品及片状样品以及α相单晶样品的荧光发射谱进行了测量。它们的荧光发射的中心波长为520nm,对应于SrAl2O4基质中的Eu2+的4f65d1的2eg激发态到4f7的8S7/2的跃迁发射。我们发现一般β相的初始发射要比α相样品的初始发射要强。我们认为这一差别,主要是由于SrAl2O4基质中的Eu2+占据的六重态分支的跃迁相对于八重态分支具有较长的跃迁寿命引起的。  相似文献   
58.
利用多重散射自洽场方法,通过团簇取样计算了晶体的电子能量损失谱精细结构. GaN晶体中N K-edge 近阈结构的计算结果与实验谱线符合得很好.由于理论结果可以对不同能量损失区间的透射电子给出清楚标识,讨论了有关能量过滤像的实验.  相似文献   
59.
氢爆工艺对NdFeAlB磁体的微结构和永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了氢爆工艺(HD)对烧结NdFeAlB的微观结构与永磁性能的影响,用HD工艺制备的NdFeAlB烧结磁体(HD磁体)的矫顽力比传统球磨(BM)的工艺的高,但剩磁及磁能积较低;微观分析发现HD磁体的晶粒边界上存在着未烧结完全的磁粉;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HD磁体易磁化的聚向度较低,还提出了一些对通常的HD工艺进行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黄睿  朱静  于荣 《中国物理 B》2009,18(7):3024-3030
Tungsten oxide nanowires of diameters ranging from 7 to 200~nm are prepared on a tungsten rod substrate by using th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method with vapour--solid (VS) mechanism. Tin powders are used to control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furnace, thereby assisting the growth of the tungsten oxide nanowires. The grown tungsten oxide nanowires are determined to be of crystalline W18O49. I--V curves are measured by an \textit{in situ}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to investigate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nanowires. All of the I--V curves observed are symmetric, which reveals that the tungsten oxide nanowires are semiconducting.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the experimental I--V curves by using a metal--semiconductor--metal (MSM) model give some intrinsic parameters of the tungsten oxide nanowires, such as the carrier concentration, the carrier mobility and the condu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