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数理化   4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利用表面张力、粘度、电子吸收光谱、电导和旋光谱等方法,研究了在二甲基亚砜(DMSO)-水混合溶剂中糖淀粉的大分子构象及其与极性探针——N-乙基-4-十六烷氧羰基-吡啶盐碘化物(1)相互作用而形成螺旋包结结合物的结果。文中指出,随溶剂DMSO含量的减少,糖淀粉分子构象从僵直链的规整螺旋转变至由无规线团区连结的松弛和扩展的螺旋,伴随着粘度和旋光谱的明显变化。糖淀粉与1的相互作用机制随溶剂组成变化而不同。当溶剂中DMSO的体积分数Φ_(DMSO)在大于0.70左右的区域时,作用方式类似于偶氮染料,是缔合定位于螺旋区的外围;小于此区域,则受物进入螺旋内穴而形成螺旋包结络合物,旋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此时受物1在其紫外吸收峰位置出现新的负Cotton效应,即处在高手征性环境中的非手征性受物1被诱导出不对称性。由表面张力-浓度曲线,电导等方法测定的包结络合平衡数据给出,特性解离常数K_d~*与溶剂组成关系极大,包结驱动力系自本体相转移至非极性相的疏水-亲脂相互作用,得出的最大包结部位数小于30,也支持了形成螺旋包结物的结论。  相似文献   
42.
43.
主成分分析法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4.
采用溶剂浮选法分离富集鬼箭羽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总黄酮及槲皮素的含量作了测定。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浮选条件为浮选溶剂正丁醇,溶液pH为3.0,氮气流量300 mL·min~(-1),浮选时间50 min。该法运用于鬼箭羽中黄酮化合物的分离富集,总黄酮浮选效率在70.8%~75.0%之间,浮选液旋干后总黄酮的含量是药材提取液旋干后的4.6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以槲皮素为目标物的纯化分离效果,并测定其中槲皮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槲皮素浮选效率在88.9%~92.2%之间,浮选液旋干后槲皮素的含量是药材提取液旋干后的5.7倍。  相似文献   
45.
建立了一种基于随机共振和微纳传感器阵列的六氟化硫气体检测方法.使用两个360 μm极间距离的微纳传感器构成的阵列结合随机共振算法,在室温常压,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检测3.0~24 g/m3 SF6气体及纯SF6气体,以信噪比极大值实现各浓度SF6气体的区分.传感器工作于微电离平衡状态,检测过程中无有害气体产生,安全性较高.为检验该方法的实用性,依据国家标准在温度20 ℃、相对湿度70%和常压条件下模拟现场检测3.0~12 g/m3SF6气体,结果表明: 本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6.
溶胶-凝胶法制备疏水性自组装SiO2薄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为前驱体,研究了引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膜层的影响,在碱催化条件下制备了改性的二氧化硅溶胶,并采用提拉涂膜的方法在石英基底上涂膜。对不同组分的薄膜,先经热处理或紫外辐照处理,然后用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甲苯溶液对膜层表面进行化学修饰,制备出疏水性能良好的纳米二氧化硅自组装薄膜,分析了不同后处理方法对膜层透过率、接触角、膜层表面微观形貌和激光损伤阈值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胶中加入PVP提高了膜层的平整度,经OTS改性后膜层疏水性和激光损伤阈值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7.
谈到行程问题,我们自然会想到追及、相遇问题.可是近年的中考已经在新的视角下赋予行程问题更加丰富的含义,它们或被设计成开放型问题,或与图像珠联璧合,题目充满了无限生机.  相似文献   
48.
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静高压下的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1~2 GPa的静高压下发生熔体结晶。用压缩的方法对经过高压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了杨氏模量的测量。测量结果表明:样品的杨氏模量随压力和结晶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值达到1.46 GPa。伸直链晶体的形成是杨氏模量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9.
硫化镉胶体体系光反应产生的自由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制备了硫化镉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胶体,测定了其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用自旋捕捉-ESR技术研究了一些无机盐,有机盐和几种有机物分别在CdS/SDS胶体系中的光反应产生的活泼自由基。  相似文献   
50.
某些含氮有机物光催化氧化产生的自由基中间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自旋捕捉技术与ESR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某些含氮有机物TiO2光催化降解的过程中形成的活泼中间体.选择的化合物中有丁胺、戊胺、庚胺、六氢吡啶、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这些分子中的氮原子分别作为初级脂肪胺、饱和环中的二级胺以及芳环中的三级胺出现,实验中观察到N-中心自由基及C-中心自由基与自旋捕捉剂加合物的ESR信号,表明这些自由基参与这些化合物光降解的初始过程,对深入了解其光降机理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