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数理化   1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本文分析了ROF(Rudin-Osher-Fatemi)模型并给出了它的几何特性.根据不同的目的,对ROF模型来说,可以完全从给定的观察图像来选择特殊的参数λ的值.  相似文献   
102.
基于SiO2纳米粒子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制备了尺寸均一的SiO2纳米粒子(60nm),并将其用于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以儿茶酚为电子媒介体制得的H2O2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1.7×10-7~1.9×10-5mol/L,检出限为8.3×10-8mol/L.达到95%稳态电流所用时间少于10s.该传感器的米氏常数为7.8μmol/L,表明所固定的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03.
李淑萍  徐静娟  赵阁  陈洪渊 《中国化学》2005,23(10):1343-1347
The intercalation of amphoteric amino acid tyrosine (Tyr) into LDH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was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initial molar ratios (R) of LDH to Tyr has also been examined.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specific surface areas and pore size distributions, and thermal analysis have been employed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anocomposites. The nanohybrids were found to have an expanded layered structure except the samples prepared with low R values, indicating that the biomolecules were intercalated into the gallery as anions. The intercalation of amino acids resulted in the increase of the surface areas and pore volumes, and the value of surface areas and pore volumes increased with enhancement of biomolecules intercalated. TEM analysis revealed that with increasing biomolecules into the gallery, the nanohybrids were changed from hexagonal particles to spherical ones. Moreover, the configuration of Tyr anions was varied under different R values, changed from monolayer to bilayers with more biomolecules intercalating into the gallery.  相似文献   
104.
1,5-二羟基萘作为伏安酶联免疫分析体系底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1,5-二羟基萘(1,5-DHN)-H2O2-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伏安酶联免疫分析新体系. 1,5-DHN为非电活性物质, 但其在碱性B-R缓冲溶液中可被空气氧化生成5-羟基-1,4-萘醌, 此物质为电化学可还原物质, 产生良好的伏安还原峰. 加入H2O2和HRP后, HRP催化H2O2氧化5-羟基-1,4-萘醌生成3-羟基邻苯二甲酸, 从而使伏安还原峰降低. 利用伏安峰的降低可以测定HRP和HRP标记物的活性, 进而可用于测定各种抗原和抗体. 此伏安酶联免疫分析体系与以前所报道的伏安酶联免疫分析体系具有不同的反应机理. 以前报道的伏安酶联免疫分析体系在无HRP和H2O2时无伏安峰, 加入HRP和H2O2后, HRP催化H2O2氧化体系底物所得产物产生伏安还原峰, HRP浓度与还原峰高成正比, 而此体系为HRP浓度与伏安峰高的降低成正比. 将文中建立的伏安酶联免疫分析体系与酶联免疫吸附间接法相结合, 用于测定烟草花叶病毒(TMV)提纯液, 线性范围是25.0 ~ 340.0 ng/mL, 检测限是25.0 ng/mL.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利用巯基化合物对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巯基化合物的新方法。实验中发现,巯基化合物能够猝灭FITC的荧光,据此发展了检测巯基化合物的新方法。本方法的用时非常短,在优化了pH、反应时间等条件后能在5min之内完成对巯基化合物的检测。在最佳条件下对实际样品的测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对谷胱甘肽(GSH)、高半胱氨酸(Hcy)、半胱氨酸(Cys)、二硫苏糖醇(DTT)的检测限分别达到3.08、2.66、1.28和1.92μmol/L。  相似文献   
106.
为解决含水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联用过程中的谱带展宽问题,以高温正相色谱(HTNPLC)为第一维,室温反相色谱(RPLC)为第二维,分别建立了切割模式的二维液相色谱(HTNPLC-μRPLC)和全二维液相色谱(HTNPLC×RPLC)系统.样品首先在第一维(CN色谱柱)进行正相分离,第一维洗脱产物选择性地或者交替存储在十通阀上的定量环中,然后切换十通阀将定量环内存储的样品组分转移到第二维(C18色谱柱)进行反相分离.该系统降低了第一维切割组分在第二维柱头的扩散,提高了分离度以及分离效率.采用多环芳烃混合物和天然植物甘草提取液对该二维液相色谱系统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7.
厦门湾溶解有机物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EEM-PARAFAC)技术,研究了2009年春、秋季厦门湾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的荧光组分特征,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该海域CDOM分布的主控因素及其相对贡献进行了解析。厦门湾CDOM中含有3个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1,C2和C5)及2个类蛋白质组分(C3和C4)。所有类腐殖质组分之间、以及所有类蛋白质组分之间均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同一类型的荧光组分具有相似的来源属性及地球化学行为。类腐殖质组分的高值区分布在九龙江河口区上游,而类蛋白质组分的高值区则位于厦门西海域北部,低值区都位于东部的厦金海域。排污口附近的局部海域存在污染输入的贡献。对荧光组分进行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陆源径流输入是厦门湾水体中CDOM荧光组分的主要来源;海区现场生物活动的贡献不大。这表明对PARAFAC识别的荧光组分进行主成分分析,有助于实现对水环境中CDOM的不同来源及其相对贡献率的定量解析。  相似文献   
108.
探索了有机化学课程中小专题教学的模式,并从其基本构思及优点、专题设计方法、教学实施及效果等3个方面展开讨论,尤其是提出了许多新专题,并对30多个专题进行了指导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而且切实可行、可调。  相似文献   
109.
外差探测系统中马卡望远镜离轴使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马卡望远镜离轴能够减小因副镜遮挡引起的光能量损失,分析了马卡望远镜离轴使用时,合作目标和非合作目标发射和接收光路的区别。讨论了马卡望远镜在外差探测系统离轴使用时,发射能量提高,但外差效率下降的原因;在合作目标外差探测系统离轴使用时发射能量提高30%以上,外差效率也有很大提高;通过对散射体目标物和平面镜的测量,分别得到了17%和85%的外差效率,验证了马卡望远镜在合作目标外差探测系统中可以离轴使用。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提高激光探测系统激光的发射功率,在出射激光为基模的高斯光束的光路设计中,根据高斯光束经过光学系统的变换与传输特性,分析了系统采用Cassegrain望远镜时,其遮拦比以及入射光束束腰半径对光功率透过率的影响。通过具体的数值计算得出,随着遮拦比及入射光束束腰半径的增大,系统光功率透过率将减小,给出了望远镜遮拦比与发射孔径处光斑尺寸之间的最佳匹配关系,最后讨论了离焦误差(安装误差)为0.2mm时对出射光斑尺寸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