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5篇
数理化   32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刘述梅  易兰花  黎拒难 《分析化学》2003,31(12):1489-1492
研究了镓(Ⅲ)-茜素氨羧络合剂(ALC)在碳糊电极上的阳极吸附伏安行为,并以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测定镓的吸附伏安法.在0.12 mol/L HAc-NaAc-0.24 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底液(pH 4.5)中,-0.10 V (vs.SCE) 富集90 s (或180 s),以250 mV/s扫速线性扫描至0.90 V, Ga3+-ALC在碳糊电极上产生灵敏的与ALC的峰电位相差近230 mV的吸附氧化峰,其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镓浓度在5.0×10-10~8.0×10-7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富集240 s检出限达3.0×10-10 mol/L(S/N=3).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该法用于粮食样品中镓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碳糊电极阳极吸附伏安法测定大黄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pH4.2的HAc-NaAc底液中,大黄酸在碳糊电极(CPE)上有一灵敏的吸附氧化峰,峰电位为1.14V(vs.SCE)。该氧化峰的二阶导数峰电流与大黄酸的浓度在8.0×10-9~8.0×10-7mol/L(富集120s)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检出限为2×10-9mol/L(S/N=3,富集180s)。探讨了大黄酸在CPE上的伏安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并将本法应用于中药大黄中的大黄酸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芦荟大黄素在碳糊电极上的吸附催化伏安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以溶解氧为氧化剂,在碳糊电极(CPE)上吸附催化伏安法测定含蒽醌基药物的新方法。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等手段研究了该催化伏安峰产生的机理。实验表明,芦荟大黄素能够有效地吸附富集在CPE表面上。在阴极化电位扫描过程中,芦荟大黄素被还原成蒽氢醌化合物,然后又立刻被溶液中的溶解氧氧化为芦荟大黄素,接着又在电极上被还原,从而形成一个催化循环。而在汞电极上芦荟大黄素产生一个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观察不到其催化反应。在0.56 mol/L NH3-NH4Cl(pH8.9)缓冲溶液中,芦荟大黄素在CPE上于-0.60 V(ns.SCE)产生一灵敏的催化伏安峰。所述方法应用于中药大黄中的芦荟大黄素的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一致。有机化合物在CPE和其它固体电极上的吸附催化伏安法灵敏度高,且电极无毒,显示出与汞电极不同的反应机理。它对于药物药理、药效、药物毒性、临床医学和生物化学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植酸与稀土元素的固态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酸(PllytiC。Cid)又称肌醇六磷酸酯(myo-iflOSitdhX。hSPhOSPh。ie)(简写为H12lHP]常以钙、镁复盐(菲汀Phntin)形式存在于植物中,尤其在谷类和植物的种子中含量较高['j.植酸具有惊人的骛合能力,除碱金属外几乎能与所有金属离子生成沉淀,一些高价金属离于甚至在强酸性介质中也可定量沉淀[如Ti、Zr、Hf、Th、Ce(IV)和In、Sc等〕,这些性质已初用于Th'"的定量测定L'和SC'"的分离提取「",Gd'"与植酸的配合物被用作核磁共振成倍(MRI)的对比剂['j.然而,对有关配合物的固态组成及性质研究尚无文献报道.本文…  相似文献   
15.
制作了用桑色素作修饰剂的碳糊修饰电极 ,利用该电极为工作电极 ,建立了测定痕量铅的新方法。在甲酸钠 盐酸缓冲溶液 (pH 4 .9)中 ,在 - 0 .10V(vs .SCE)下搅拌富集 ,铅 (Ⅱ )与化学修饰碳糊电极表面的桑色素形成电活性络合物而吸附富集于电极表面 ,经 - 0 .85V(vs.SCE)静止还原后 ,阳极化线性扫描 ,在 - 0 .4 3V(vs .SCE)获得一灵敏的二次导数溶出峰。在最佳条件下分别富集 360s和 180s ,其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铅 (Ⅱ )浓度分别在 5 .0× 10 - 9~ 1.0× 10 - 7mol·L- 1和 2 0×10 - 8~ 1.0× 10 - 6 mol·L- 1两个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富集 6min ,检出限可达 1.0× 10 - 9mol·L- 1(S/N =3)。同时 ,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应用于尿铅测定 ,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多巴胺(DA)在碳黑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在pH 4.5(pH 3.8~5.2)的磷酸盐缓冲介质(PBS)中,多巴胺在伏安图0.21 V处的二阶导数峰高与其浓度在6×10-6~2×10-5mol.L-1之间保持线性关系,其检出限(3σ)为1×10-6mol.L-1;将此方法应用于多巴胺针剂试样的分析,测定结果的RSD值(n=5)均小于2.4%,用标准加入法做回收率试验,结果在96%~102%之间。此方法所测得结果与碘量法测得的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碳糊电极阳极吸附伏安法测定诺氟沙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碳糊电极阳极吸附伏安法测定诺氟沙星的方法。在0.40 mol.L-1的NH4OAc-HOAc(pH 4.51)缓冲溶液中,诺氟沙星在碳糊电极(CPE)上有一灵敏的吸附氧化峰,峰电位为1.16 V(vs.SCE)。该氧化峰的二阶导数峰电流与诺氟沙星的浓度在4.0×10-9~4.0×10-7mol.L-1(富集90 s)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检出限为1.0×10-9mol.L-1(S/N=3,富集110 s);应用于人体尿液中诺氟沙星含量的测定,方法的回收率为99.1%~104.0%。文中探讨了诺氟沙星在碳糊电极上的伏安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材料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ELDs)的电极, 制备了基本结构为[阳极/NPB(40 nm)]/Alq3(50 nm)/阴极]的异质结双层器件, 并通过改变OELDs器件的阴极或阳极来研究电极材料对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各器件电流-电压(I-V)关系的基本特征与陷阱电荷限制电流(TCLC)机制的拟合情况相符. 由于有机材料本身能级的无序性以及载流子迁移率对温度和电场的依赖性, 不同电极的载流子注入能力与其功函数并无直接关系. 双层器件中由于空穴传输层的引入, 使得载流子复合区域位于有机层异质结界面处, 降低了金属阴极对激子的猝灭作用, 从而大大提高了器件性能. 此外, 金属电极OLEDs器件结构具有的微腔效应会导致发射光谱的位移和谱峰宽度变窄, 这表明通过对金属电极的表面改性和优化可使器件性能超过常规结构的器件.  相似文献   
19.
将含有1.0%普鲁士蓝的碳黑与固体石蜡按2.5∶1(质量比)混合后装入φ0.2mm的石英毛细管中,在其上端插入一铂丝并抛光后即制成普鲁士蓝修饰碳黑微电极.对多巴胺(DA)及抗坏血酸(VC)在此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应用此电极测定两组分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研究,在定量测定中采用二次微分线性扫描伏安法.在最佳条件下,DA与VC的峰电流(i″p)分别与各自的浓度保持如下线性关系DA为4.0×10-6~8.0×10-4mol·L-1,VC为6.0×10-5~1.0×10-3mol·L-1;检出限(3σ)依次为2.0×10-6mol·L-1及1.0×10-5mol·L-1.应用此方法分析了3种含DA及VC的混合溶液,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8)依次小于2.0%及3.0%,回收率范围依次为96.5%~101.0%及95.0%~102.5%.  相似文献   
20.
本文测出丁二烯在La、Nd、Sm、Gd、Dy、Ho和Y七种稀土氯化物与两种烷基铝分别组成的催化体系中聚合链增长速度常数和活性中心浓度。其30℃时k_p值在6—100 1/mol·sec间,不同稀土催化剂k_p值顺序为:k_p(Nd)~k_p(Sm)~k_p(Gd)>k_p(La)>k_p(Dy)>k_p(Ho)>k_p(Y)。钕催化剂在七种稀土催化剂中具有较大的活性中心浓度,其值为2—3×10~(-2)mol/molNd。本文对稀土络合催化剂k_p的性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