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2篇
数理化   1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稳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对寡聚酰胺分子PyPyPybDp(简称PPP)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 发现PPP的激发态性质受溶剂环境影响较大, 在TKMC缓冲液中, PPP有较弱的荧光, 其荧光寿命为16 ps; 随着溶剂极性逐渐降低, 荧光光谱蓝移, 荧光强度增加, 相应荧光寿命增长. 通过对PPP与DNA双螺旋分子相互作用的荧光动力学研究表明, PPP与DNA相互作用后, 荧光强度增强, 荧光寿命从16 ps增加到32 ps, 证实了存在PPP与双螺旋DNA的结合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2.
在双电子复合过程发生的能量范围内,发射X光子的原子过程除双电子复合过程外还有辐射复合、共振激发、共振复合以及直接激发原子过程. 本文使用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了这些过程的截面,比较了在双电子复合过程发生的能量范围内这些原子过程的截面与双电子复合过程截面,探讨了这些过程对双电子复合过程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复合截面随入射电子束能量的增大迅速减小,在双电子复合能量范围内几乎为一常数,可以作为本底来处理;共振激发和共振复合过程对双电子复合过程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当入射电子束能量高于靶离子的第一激发能时,电子碰撞直接激发截面与高Rydberg态的截面连成一片,随着入射电子束能量的增加,电子碰撞直接激发截面越来越大,这时必须考虑直接激发过程. 使用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了类氖氙离子的双电子复合截面,其结果与已有的部分实验和理论结果很吻合.  相似文献   
63.
建立了一种在线化学蒸气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碘的方法。利用碘负离子的还原性,采用氧化还原手段,将碘负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然后通过碘单质的易挥发特点,将碘蒸气直接导入等离子体。该方法可以提高传输效率,改善样品利用率,使检测灵敏度得到极大的提高。方法的检出限为0.22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7.4%~97.75%之间,RSD(n=11)在3%以内。实验中预先将正5价碘还原成碘负离子,然后加入氧化剂将碘负离子氧化成碘单质进行检测;对碘的形态化学蒸气发生法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64.
采用飞秒时间分辨吸收光谱手段观测了在500和800 nm激发下高光培养的紫色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Rps). palustris外周捕光天线LH2(HL-LH2)中不同共轭链长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 简称Car)和细菌叶绿素a(Bacteriachlorophyll a, 简称BChl a)的特征吸收光谱. 光谱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 HL-LH2中不同Car分子间可能存在复杂的单重激发态能量平衡过程, Car分子同时向BChl a分子发生多途径的单重激发态能量传递, B800主要接受来自Car的S2和S1态能量; B850则主要接受来自长共轭链Car(共轭双键数目n=13)的S1态和B800的激发态能量, 整个能量传递过程在3~5 ps内完成.  相似文献   
65.
通过圆二色谱、稳态吸收光谱、稳态荧光光谱和皮秒时间分辩荧光光谱研究了meso-四(4-(N-甲基吡啶基))卟啉(TMPyP4)与端粒DNA重复序列5'-TTAGGG-3’形成的平行结构DNAG4的相互作用.稳态实验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的结合常数为1.29×10^6(mol/L)^-1,饱和结合数为3.将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应用到二者相互作用的研究中,推测了TMPyP4以插入和末端堆积两种方式与DNAG4相结合.当达到饱和结合时,一个TMPyP4分子插入到DNAG4结构层层之间,另外两个分子以末端堆积的方式结合到G4结构的两端.  相似文献   
66.
张建平  杨春  周家宏 《化学学报》2012,(14):1555-1560
以CoIIIW11和有机硅烷为原料,在pH=1,乙醇-水(体积比=2∶1)的混合溶剂中,首次合成了Keggin型有机硅取代的钨钴酸盐[CoIIIW11O40(SiR)2]5-(CoIIIW11(SiR)2,R=CH=CH2,OH).这里,乙醇作为共溶剂增加硅烷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使CoIIIW11在转化为饱和结构之前能够快速与硅烷相遇并反应.产物的组成和结构用IR,UV-Vis,NMR,TG-DTA,元素分析等技术进行了全面表征.结果显示,两个SiR基团进入了CoIIIW11的空位,并形成Si—O—Si桥,得到与先前报道的硅取代钨硅酸盐和钨磷酸盐相似的结构.还运用此条件成功合成了以往需要在固-液相转移条件下合成的[PW11O40(SiR)2]3-[PW11(SiR)2,R=CH=CH2,OH],进一步证明了此方法在合成有机硅取代的多金属氧酸盐方面的可行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67.
通过金属配合物催化法,在1,3-双(二苯基膦)丙烷二氯化镍(1I)存在的条件下,合成了2,5-二甲基对苯醌二亚胺与不同碳数的碘代烷氧基苯的3种共聚物。通过FT—IR、^1H—NMR、UV—Vis、循环伏安(CV)、XRD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种共聚物在三氟乙酸(TFA)溶液中的紫外可见最大吸收波长分别在517、576、651nm处;该类共聚物均在-0.2~0.8V出现两对氧化还原峰;共聚物的规整度较高,衍射峰的位置在19.6v~23.5°。  相似文献   
68.
杨建会  范强  张建平 《物理学报》2012,61(19):193101-193101
使用全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方法, 能级-能级细致计算了0.1 EIkTe≤ 10 EI (EI是类钠离子基态的第一电离能) 温度范围内类氖离子基态双电子复合(DR)速率系数, 双激发自电离能级考虑了(2s2p)73ln'l', (2s2p)74l4l' 以及(2s2p)74l5l'组态. 对于(2s2p)73ln'l'双激发自电离组态, 轨道角量子数l' >8 的(2s2p)73ln'l'双激发自电离态对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 (2s2p)73ln'l'双激发自电离组态的高里德堡态对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贡献满足 n'-3组态-组态外推法, 并且核电荷数越大, 趋于n'-3标度的n'值越小; 对细致能级计算得到的类氖离子基态的总DR速率系数进行了拟合, 得到类氖离子基态的总DR速率系数随核电荷数 Z和电子温度变化的经验公式, 该拟合公式与细致计算结果的偏差在2%以内, 能较准确的计算任意核电荷数Z的类氖离子在0.1EIkTe ≤ 10EI电子温度范围的DR速率系数. Burgess-Merts(BM)近似公式不适用于估算低温(kTe<0.3 EI)类氖离子的DR速率系数, 在高温(kTe>2EI)时, 类氖离子的DR速率系数可以用BM近似公式表示.  相似文献   
69.
多变鱼腥藻中藻红蓝蛋白内能量传递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利用稳态光谱技术,光谱解叠技术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对PEC单体内的能量传递过程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PEC单体内.α亚基上的PVB发色团可以将激发能传递给β亚基上的2个PCB发色团上;其能量传递时间常数分别为34.7和130ps;1.57us的组分归属为β亚基上PCB发色团终端发射;515ps的组分可初步指认为β亚基上两个PCB发色团间的能量传递时间常数.  相似文献   
70.
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理论水平上,计算含乙酰胺基链苯并菲衍生物分子的电荷传输性质和热力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该分子的空穴传输性能明显好于电子传输性能。在298.15 K时,该分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生成自由能分别为-2338.79 kJ/mol和-1756.27 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