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数理化   1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在紫甘蓝色素提取过程中,由于硫代葡萄糖苷酶解产物烯丙基异硫氰酸酯(AITC)的产生,导致紫甘蓝色素提取液有不良风味,从而限制了它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因此研究新型的高压二氧化碳(HPCD)技术脱除AITC工艺,分别考察了5种水平的压强、温度、处理时间和卸压时间对HPCD脱除AITC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HPCD脱除AITC的最佳工艺组合为:温度50℃,处理时间60min,卸压时间2min。在最佳条件下经HPCD处理后,紫甘蓝色素的风味物质种类由17种减至7种,许多异味物质得到不同程度的脱除,其中异味核心物质AITC的质量分数由3.15%减少至1.06%,达到较好的异味脱除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由于紫甘蓝色素提取物中存在硫苷的降解产物烯丙基异硫氰酸酯(Allyl Isothiocyanates,AITC),因而限制了紫甘蓝色素提取物的工业应用。为了解决这一实际生产问题,以AITC溶液为实验材料,分析了不同压强和温度下高压二氧化碳(High Pressure Carbon Dioxide,HPCD)脱除AITC的过程。结果表明:HPCD脱除AITC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增大压强对脱除速率和半衰期影响不显著(P>0.05),表明压强不是影响HPCD脱除AITC的主要因素;温度的升高使脱除速率增大了约2倍,半衰期明显减小,表明温度可能是影响HPCD脱除AITC的主要因素。通过进一步模拟分析HPCD作用下AITC的降解,确认了HPCD脱除AITC过程中热降解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中微生物是导致食品品质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超高压作为一种灭菌方式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介绍了超高压杀菌基本原理,着重分析了超高压对微生物细胞形态结构、代谢、遗传物质等造成的影响,并展望了超高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研究超高压(常温下,550MPa,处理5min)、热处理(中心温度90℃,处理1min)及高温短时杀菌(110℃,处理8.6s)对草莓浊汁和清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超高压处理后,草莓浊汁的黏度、果胶含量和浊度无显著变化,悬浮稳定性显著增加;而热处理和高温短时杀菌处理后,浊汁的黏度和果胶含量显著减小,浊度增大,悬浮稳定性降低,但高温短时杀菌组好于热处理组;(2)草莓浊汁和清汁经超高压处理后Vc分别损失11.09%和13.59%,而热烫结合超高压处理后分别损失7.75%和10.73%;热处理和高温短时杀菌组浊汁和清汁中Vc的损失率高于超高压组,分别为28.86%~38.89%和20.38%~29.02%;(3)超高压处理对草莓浊汁和清汁的单体花色苷、聚合色度及总酚含量、DPPH和FRAP抗氧化活性没有显著影响;热处理和高温短时杀菌处理后草莓浊汁中的花色苷总量分别损失了3.89%~4.63%和7.46%~8.02%,而清汁中分别损失了5.97%~6.02%和8.09%~9.20%;聚合色度和聚合色度百分比增加,总酚含量无显著变化,抗氧化活性显著降低;(4)超高压处理对草莓浊汁和清汁的亮度L*、红值a*、黄值b*、彩度C*及色调角hab均没有显著影响;而热处理和高温短时杀菌处理使L*值和a*值均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