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2篇
数理化   20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电磁驱动实验装置CQ-7研制需求,设计了一套6间隙气体开关,开关高131 mm,直径108 mm,总间隙36 mm,开关电感约40 nH。采用模拟软件Ansoft Maxwell计算分析开关电场强度分布,电场分布较均匀,不均匀系数为1.14。开展了开关放电特性研究,充电100 kV条件下,开关放电电流峰值可达70 kA,放电延时约35 ns,抖动3 ns。根据开关自击穿电压值,采用正态分析开关自击穿概率,开关80%安全系数下,自放电概率小于10-4。该开关满足CQ-7实验装置研制需求。  相似文献   
22.
针对自触发预电离开关在不同电压等级下应用不同气体介质的需要,以及在双边驱动电磁脉冲模拟器中加载正负极性脉冲的需求,研究了预电离间隙在N2、N2/SF6混合气和SF6中正负极性下的击穿特性。研究了不同介质中间隙的击穿电压和时延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对比了正负极性下的间隙击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实验条件下,预电离间隙在N2中的击穿过程相对更为稳定,且N2中击穿电压随气压变化线性度最佳。相比N2和混合气,间隙击穿电压仅在SF6中随气压增大呈现饱和趋势。在一定气压范围内,N2在负极性下的击穿电压略高于正极性,混合气和SF6中负极性下的击穿电压明显高于正极性,间隙的击穿过程具有一定的极性效应。相比混合气和N2,间隙在SF6中的正负极性击穿电压绝对差值和击穿时延绝对差值都相对较高,为减小双边自触发预电离开关的同步时延差,应首选N  相似文献   
23.
吴刚  武春风  刘建华  张伟 《光学技术》2005,31(6):901-903
概述了气溶胶红外诱饵的工作原理、特点、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介绍了一种新型气溶胶红外诱饵———激光调制气溶胶红外诱饵。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的红外诱饵相比,激光调制气溶胶红外诱饵有效地增强了保护目标和对抗红外成像制导武器的能力,是气溶胶红外诱饵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植物中硒形态分析的意义,植物中硒存在的形式;综述了植物中硒形态分析时,采用的萃取、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电泳和毛细管电泳等样品分离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同位素稀释-质谱、电感耦合原子发射光谱及电喷雾质谱分析方法,引用文献51篇.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3-BrC3H6NH3)2CuBr4薄膜的聚集态形貌和良好的微观有序性特征, 霍尔迁移率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为p型半导体, 空穴迁移率为0.0025 cm2•V-1•s-1. 利用其在紫外-可见光谱范围内与C60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吸收互补性, 制备并研究了(3-BrC3H6NH3)2CuBr4/C60层状异质结结构中的暗态传输和光伏性能. 对不同退火温度下杂化钙钛矿薄膜的聚集态特性和器件性能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在低温退火条件下, 由于钙钛矿结构材料中有机组分排列更加有序, 器件显示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6.
初始磁场电源系统用于激励千特斯拉级内爆磁压缩装置的初级线圈产生初始磁场,是内爆磁压缩装置的关键设备。在分析千特斯拉级内爆磁压缩装置初始磁场电源需求和技术难点的基础上,系统设计了核心部件选择方案和主脉冲电路及控制系统结构,研制成功一套输出电压1~40 kV可调、主放电电流脉冲上升沿约60μs、总峰值电流达3.2 MA的初始磁场电源系统,已应用于千特斯拉级内爆磁压缩装置动态试验。  相似文献   
27.
"强光一号"等离子体断路开关(POS)及负载二极管系统工作性能不够稳定,通过分析数据指出POS等离子体源参数差异性是导致系统不稳定的主要原因。POS等离子体源参数重复性测量结果表明,在开关断路时刻等离子体源瞬时发射等离子体密度重复性极差在10%左右,而开关区间累积等离子体密度极差超过100%。开关区间累积等离子体密度和阴极重粒子发射会对POS断路性能产生显著影响。计算表明开关区间累积等离子体密度差异对POS断路电流阈值影响达到200kA,与运行数据统计结果一致;在断路电流阈值相同的条件下,阴极物质逸出对二极管电压影响显著,MCNP程序计算结果表明,产生辐射剂量差别可以达到80%,与统计数据相当。  相似文献   
28.
常温下,在CaCl2与NaCO3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六偏磷酸钠调控合成CaCO3晶体,用粉末XRD衍射仪、FT-IR对合成的晶体进行了表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生成的CaCO3晶体的形貌,研究了六偏磷酸钠浓度对CaCO3晶型和形状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水体系中,CaCl2与NaCO3反应生成CaCO3晶体,当加入六偏磷酸钠的量小于50mg时,得到的是纯的方解石晶型,当加入六偏磷酸钠的量大于80mg时,得到的是方解石和球霰石的混合体,随着六偏磷酸钠量的增加,生成的球霰石晶体增多,实验结果说明六偏磷酸钠对球霰石晶体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9.
The fantastic variation of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s (CNTs) and their bundles under mechanical strain and hydrostatic pressure makes them promising materials for fabricating nanoscale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devices or transducer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recent progress in this field, with much emphasis on our first-principles numerical studies on the structural and vibrational properties of the deformed CNTs under uniaxial and torsional strains, and hydrostatic pressure. The nonresonant Raman spectra of the deformed CNTs are also introduced, which are calculated by the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and the empirical bond polarizability model.  相似文献   
30.
仿生人工软骨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及润滑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原位复合法制备聚乙烯醇水凝胶(PVA-H),采用模板-滤取法制备多孔超高分手量聚乙烯(UHMWPE)材料,对比研究了这2种材料在相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改变试验转速和载荷获得Stribeck曲线,并对其润滑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摩擦条件下,多孔UHMWPE和PVA-H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均较大;在水润滑和牛血清润滑条件下,二者的摩擦磨损性能均得以改善,且PVA-H具有更低的磨损量.Stribeck曲线分析表明:仿生UHMWPE具有的多孔结构使得在其一定的区域内可以形成混合润滑区域;PVA-H具有更好的亲水性能和多孔结构,对应的Stribeck曲线谷底较宽,能够形成较宽的混合润滑区域和流体润滑区域,从而降低了接触区域的磨损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