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数理化   5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51.
电化学-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联用测定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引言分析化学中不同分析手段的结合或联用,以提高分析灵敏度和检出限,一直是分析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作者就电化学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联用方面作了探索;采用自行研制的微型床式电化学预富集池,极大地提高了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灵敏度。以研究测铜为例富集50mL溶液能将火焰原子吸收的检出限和灵敏度提高160倍达2个数量级以上。取得了一些有益的进展,初步展示出该联用方法的应用前景。2实验部分2.1仪器与试剂SF3208型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上海分析仪器厂),直流稳压电源,IZ3-100型函数记录仪。铜标准液:按国标GB602-88用五水硫酸…  相似文献   
52.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以Au为核、包覆Ag的双金属核壳Au@Ag纳米粒子,并成功地用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分析测试。通过改变制备液中Ag/Au的量比来调控Ag壳包覆厚度。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对Au@Ag纳米粒子的构貌进行表征。TEM显示明显存在核壳结构,且Ag壳层随Ag/Au的量比的增加而逐渐变厚;UV-Vis表明随着Ag/Au的量比的增加,Au@Ag纳米粒子出现了Au核与Ag壳吸收峰的2个等离子体共振峰,同时伴随着Au峰的蓝移和Ag峰的红移。以双甲脒为分析物,考察了不同Ag/Au的量比时的Au@Ag纳米粒子的SERS活性。结果表明,SERS活性随Ag/Au的量比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6∶5时其SERS增强效应最佳,此时Ag壳厚度约为6 nm。以对巯基苯胺(4-ATP)、结晶紫(CV)和双甲脒为分析测试对象,对比了Au@Ag、Ag、Au 3种基底的SERS活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u@Ag纳米粒子的SERS活性要明显优于单纯的Au、Ag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53.
石墨微粒柱电化学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联用测定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石墨微粒柱电极为工作电极,对溶液中痕量镉进行电化学预富集、溶出,并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线测定。极大的提高了测试灵敏度,降低检出限达1—2个数量级,富集倍数可达754倍。并就支持电解质种类和浓度,富集流速、电压,溶出液流速、电压,pH值对测定的影响作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4.
对ZnCl2溶液在不同外界环境光存在下的激光拉曼光谱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不同的外界环境光,自然光和室内荧光灯光,都会对拉曼光谱产生干扰效应,存在着特征谱线,倒峰或尖锐正峰.虽干扰表现不同,但都有影响,不能忽略.因此,在进行溶液拉曼光谱检测时,需在暗室或暗罩中进行,以完全隔离外界环境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本文利用数理统计的最优化方法,对半微分阴极溶出电分析法测定尿嘧啶的最佳实验条件进行了选择。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底液浓度、pH等七个因素进行了综合考察。所得各项指标均由计算机进行处理,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并绘制各因素与试验指标的关系趋势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和最优化的实验条件。本方法不仅比常规的实验方法节省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而且起到综合考察各影响因素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