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数理化   2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We present a new geoacoustic inversion approach based on the stable inversion ot sediment acoustic impeaance from normal incident reflection data. The Hamilton empirical formulae are utilized to separate the impedance into velocity and density. The inverted results are evaluated by the measurement on the core samples. The predicted transmission losses (TLs) using the invert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TLs from the explosive sources.  相似文献   
92.
在亚洲海国际声学实验(ASIAEX2001)中记录了本地混响和异地混响的实验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发现异地混响数据和本地混响数据有较大差异:本地混响衰减和混响垂直相关小于异地混响衰减和垂直相关。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根据浅海混响的射线简正波理论,结合三维海底散射模型,给出了浅海异地混响衰减和混响垂直相关的一般表达式。讨论了与本地混响衰减和混响垂直相关的关系,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理论计算和实验数据表明:在经过时延(从声源到接收器的传播时间)后,较远距离的异地混响衰减与混响垂直相关可以由本地混响衰减和垂直相关近似表示。  相似文献   
93.
不同光源条件下热敏液晶色温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热敏液晶测温技术由于其非接触式测量和适用于复杂表面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传热领域。本文基于建立的彩色图像处理系统对美国Hallcrest公司生产的SPN/R35C10W型热敏液晶的标定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分别研究了不同的相机视角和不同的光源强度对标定数据分布的影响,并给出了有效测温色调区间内温度和色调的关系式。实验发现相机视角位置是影响实验标定数据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视角小于30°的情况下才能忽略此因素对标定数据的影响。不同的光源强度对有效测温的色调区间的实验标定数据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标定时光强设定以获取优良色彩呈现效果为佳。给定工况下的标定数据和拟合曲线之间显示了良好的符合性,测温精度可以达到0.8℃。  相似文献   
94.
Bistatic and monostatic reverberation data were recorded in the 2001 Asian Sea International Acoustic Experiment (ASLIAEX).A model based on the normal mode theory has been developed to calculate bistatic bottom reverberation in shallow water and to explain the recorded data.The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monostatic and bistatic reverberation data are discussed,and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model predictions and measured bistatic reverberation data are also presented.The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erical predictions from the bistatic reverberation model fit the experimental data well,and the long-range bistatic reverberation with a time delay can be approximately expressed by the monostatic reverberation data.  相似文献   
95.
针对仅以地震波作用中最后时刻或加速度值最大时刻的安全系数作为评价标准的问题,通过强度折减法,借助数值计算获得了地震载荷作用下安全系数的时程曲线。对于使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失效准则,采用三种常用判据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安全系数,通过不同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研究了动安全系数与动载荷时程和结构面数量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含结构面的岩质边坡最小安全系数出现时刻较地震波减速度最大值时刻超前,且结构面的存在对于边坡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最后分析了地震载荷作用下坡高、坡度、结构面倾角对动安全系数的影响,应用极限平衡理论部分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所得安全系数时程曲线可为岩质边坡在地震载荷下的稳定性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在多级轴流透平子午面中线上建立1.5维欧拉方程组,其中叶片作用力、流体的黏性作用、冷气的作用以源项的形式考虑到方程中,控制方程采用一步时间推进TVD-LW格式进行离散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预测多级轴流透平的平均气动参数分布和气动性能,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可以用于求解透平的特性曲线或进行气动优化.  相似文献   
97.
We study theoretically the essential properties of an exciton in vertically coupled Gaussian quantum dots in the presence of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The ground state energy of a heavy-hole exciton is split into four energy levels due to the Zeeman effect. For the symmetrical system, the entanglement entropy of the exciton state can reach a value of 1. However, for a system with broken symmetry, it is close to zero. Our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previous studies.  相似文献   
98.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THz-TDS)对两种常用的卫生杀虫剂除虫脲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室温(298K)和低温(90K)下进行了光谱测量与分析.实验观察到两种物质存在各自明显的特征吸收峰,可将其作为太赫兹波段的指纹谱用于物质分子识别.低温与室温的太赫兹谱相比无论特征峰频率或特征峰强度都有明显的差别,蓝移和红移现象同时存在,并且低温下的特征吸收强度显著增强.为进一步理解太赫兹光谱振动吸收特性,利用CRYSTAL09软件完成了晶体的密度泛函理论模拟,其模拟结果预测出了两种物质的所有吸收峰.  相似文献   
99.
 冲击相变及冲击诱导化学反应可导致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发生显著改变。采用炸药爆轰驱动飞片高速碰撞产生冲击波的方法,对富氮掺杂物双氰胺(C2N4H4)与P25 TiO2或偏钛酸(H2TiO3)的粉末混合物进行冲击加载,对回收产物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X光电子能谱、比表面积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表征,通过亚甲基蓝和罗丹明B评价了回收产物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以P25 TiO2为原料的冲击氮掺杂浓度可达8.88%,掺杂样品具有明显的可见光吸收,能带宽度减小到1.75 eV,样品中形成了少量Srilankite高压相;而以偏钛酸为原料的冲击氮掺杂浓度为3%~4%,能带宽度变化较小,但是由于其独特的冲击脱水膨胀机理,比表面积剧增。冲击氮掺杂样品对亚甲基蓝和罗丹明B染料有较好的吸附和可见光催化降解作用,其中高飞片速度处理的样品有更高的光催化降解活性。  相似文献   
100.
理论和实验研究了一种由开口谐振环(SR)和双金属线(CW)组合的具有类电磁诱导透明(EIT)效应的SR/CW太赫兹谐振器。分别对由单侧开口和双侧开口谐振环的SR/CW谐振器特性进行了仿真,并分析了开口环在结构单元中位置的变化对谐振峰强度和品质因子Q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谐振器在0.7THz附近的谐振峰是由开口环LC谐振和双金属线偶极谐振干涉相消引起的。开口环位置变化对单侧开口环的SR/CW结构谐振峰强度和Q值影响较大,而对双侧开口环的SR/CW谐振器的影响很小。利用激光诱导与化学镀铜技术制备了SR/CW谐振器样品,并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对样品进行了透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分析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