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数理化   2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中给出了原子核的核密度经验公式,建立了核密度与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之间的联系,由公式可以得出A≥12的所有核的核密度值.利用公式给出的C,Al,Ca,Fe,Sn和Pb核的核密度值及核子结构函数核效应的核密度模型,计算了核效应函数RA1/A2(x,Q2),所得结果与μ子实验合作组测得的实验结果符合甚好.  相似文献   
22.
提出了一个由轻子-核深度非弹性散射和核Drell-Yan过程的实验数据得到价夸克分布和海夸克分布的核效应函数RvA(xt)和RsA(xt)的方法. 由这两个函数可以检验解释核效应的理论模型. 以铁核为例求出了RvFe(xt)和Rs(Fe)(xt).  相似文献   
23.
针对原有的Q ̄2-重标度模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Q ̄2-重标度模型,利用核动量守恒条件,采取对价夸克、海夸克、胶子进行不同的Q ̄2-重标度来描述束缚核子内部分子动量分布。利用改进的Q ̄2-重标度模型所得到的束缚核子内部分子分布函数,对轻子-核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核Drell-Yan过程及J/ψ光生过程均给出较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24.
计算核内有效色介常数和核子口袋半径的一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祯民 《中国物理 C》1987,11(5):629-633
本文对彭宏安等用口袋模型解释EMC效应的工作[1,2]做了改进, 重点改进了计算核内有效色介常数和核子口袋半径的方法, 使物理图象更加符合实际, 所得结果也有所改善, 且具有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5.
从强子组分夸克具有结构的观点出发,根据高能强作用软过程中的最大非微扰强作用反应假定,提出了关于Reggeon(IR)的结构模型.高能时对撞强子中的一对组分夸克-反夸克在最大反应下有一定的几率先分解为非微扰胶子和旋量团(反旋量团).此旋量团对将进一步演化而放射出一系列的非微扰胶子(和夸克对)并最终湮没.将这种过程与其逆向(厄米共轭)过程并合,就可得出有关的IR的场论结构图象.它是以旋量团为竖线,胶子为横线的一系列切割梯形图之和所代表.本文在系统能量大而动量转移很小的多重Regge运动学区间和只保留Ins的领头阶近似下,计算了这组切割梯形图相应的散射振幅,求出了它们的总和,得出了与轻夸克介子对应的典型Regge极点轨迹的简洁表达式,对结果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26.
在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入门性课程中,通常总是在学生既未学过微分方程理论又无复值函数概念的阶段讨论振动问题。近几年来,曾提出了几种可能在入门性课程中适用的解自由阻尼振动微分方程的方法。本文介绍另外一种方法,仅以微积分的基本知识为基础,而避免使用复值函数,便可以得出满足数学要求的振动方程的一般解和完全的 (即周期性的和非周期性的)解。我认为,这种直接而简便的方法在教学上还有某些好处:由此可以十分自然地把线性系统分为无阻尼,阻尼不足,临界阻尼和过阻尼四类;它还能直接求出在临界阻尼情况下的一般解。 自由振动的微分方程为fn…  相似文献   
27.
高永华  何祯民  段春贵 《物理学报》2001,50(6):1028-1034
提出了改进的双重Q2重标度模型,在保持核动量守恒的条件下,用唯象的方法找到了一套重标度参数公式,建立了重标度参数ξvs及ξg与原子核平均结合能之间的联系.利用该模型所得到的束缚核子内部分子分布函数,对核DIS过程,核Drell-Yan过程和J/Ψ光生过程均给出满意的解释 关键词: 2重标度模型')" href="#">双重Q2重标度模型 核效应 结合能  相似文献   
28.
阎占元  段春贵  何祯民 《中国物理 C》2001,25(12):1147-1151
利用推广x重标度模型给出的胶子分布函数计算并讨论了重夸克偶素的色八重态对p-Fe碰撞中J/ψ和γ协同产生过程微分截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色八重态的贡献不可以忽略.本文的计算结果与未来实验数据的比较,可以对重夸克偶素的色八重态产生机制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