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70篇
  免费   6393篇
  国内免费   4215篇
医药卫生   72178篇
  2024年   192篇
  2023年   937篇
  2022年   1955篇
  2021年   3304篇
  2020年   2548篇
  2019年   1942篇
  2018年   2092篇
  2017年   2144篇
  2016年   1848篇
  2015年   2927篇
  2014年   3728篇
  2013年   3586篇
  2012年   5411篇
  2011年   5670篇
  2010年   4142篇
  2009年   3286篇
  2008年   3922篇
  2007年   3554篇
  2006年   3297篇
  2005年   2822篇
  2004年   2128篇
  2003年   1812篇
  2002年   1514篇
  2001年   1206篇
  2000年   1058篇
  1999年   949篇
  1998年   601篇
  1997年   551篇
  1996年   491篇
  1995年   466篇
  1994年   424篇
  1993年   246篇
  1992年   285篇
  1991年   227篇
  1990年   174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141篇
  1987年   136篇
  1986年   106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3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3篇
  1967年   2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目的观察奥兰扎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5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开始给予奥兰扎平5mg*d-1,3d后根据临床疗效、副反应情况酌情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0mg*d-1,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每2周用PANSS、CGI、TESS量表评定1次.结果治疗后PANSS总分、各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副反应主要有抗胆碱症状、过度镇静、体重增加、一过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结论奥兰扎平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较轻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过敏性紫癜并发肠套叠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出现并发症之前过敏性紫癜的腹部X线主要表现为局限性小肠充气扩张,粘膜增粗,肠间隙增宽,可伴有液平;B超显示为不同程度的多发节段性肠壁水肿增厚,肠管狭窄等表现;出现并发症后,其X线表现加重,部分病例伴有肠穿孔;B超及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可以明确是否并发肠套叠,部分病例可通过空气灌肠达到复位治疗的目的。结论影像学检查的重要临床价值在于能与需要手术治疗的其他急腹症相鉴别,同时可以了解其是否并发常见的并发症,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肾血流动力学多普勒超声变化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76例经临床、肾穿病理证实的PNS患者分成两组:甲组40例(未治疗者),乙组36例(经治疗症状改善但仍未完全缓解者)。另有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PW)观察肾段动脉血流的收缩期最大流速(Vs)、舒张期末速度(Vd)、平均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甲、乙组与对照组间三项参数(Vs、PI、RI)差异有显著性,但甲、乙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多普勒超声可评价PNS患者的肾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为临床PNS诊断提供一种无创性辅助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电子直线加速器照射对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直线加速器对NIH 3T3细胞进行照射,观察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改变情况;同时测定损伤前后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照射后细胞凋亡数增加,p53蛋白表达量上升。结论 电子直线加速器照射损伤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5.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对血压影响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改善 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后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71例 2型糖尿病人口服二甲双胍 (格华止 ) 85 0 mg,qd-bid。治疗前后测定 BMI、血压、FBG、PBG、FINS、PINS,并按 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分泌指数。结果 :( 1)二甲双胍治疗 8周后 ,BMI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血压治疗后明显下降 ,降压幅度达 ( 13.1± 4.97) /( 4 .2 2± 9.93) mm Hg,血压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 2 )治疗后 F BG、 PBG、 FINS均明显下降 ,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 3)治疗后 HOMA-IR下降 ,IAI升高 ,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但 HOMA-IS、 FINS/FBG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二甲双胍治疗 2型糖尿病 ,在降低血糖、改善 IR的同时 ,伴有血压的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各种因素对手工凝聚胺试验的影响;方法应用手工凝聚胺(manual polgbrene test,MPT)做交叉配血及抗体筛选试验;结果血液标本、操作手法、凝聚胺试剂、药物(肝素、止血敏、高浓度KCl等)等对试验均有影响;其中以药物、操作手法影响较大,可致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结论手工凝聚胺试验做交叉配血及抗体筛选时应注意排除药物和操作手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国内医学信息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和社会对医学信息学领域的人才需求,探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出一些构想,以便促进我国目前医学信息学专业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8.
胃癌组织p16基因蛋白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检测 p1 6基因蛋白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分布特点 ,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 S- 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53例胃癌组织及 35例癌旁组织进行 p1 6蛋白的定位观察 .结果 各病理类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均有 p1 6基因蛋白表达 .阳性率分别为 62 .3% (33/53)和 88.6% (31 /35) ,阳性细胞的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细胞核 .胃癌 p1 6基因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在统计学上无差异 (P>0 .0 5) ;而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在统计学上有差异 (P<0 .0 5) .p1 6蛋白阳性者 5年生存率 51 .0 %高于 p1 6蛋白阴性者 2 0 .0 % (P<0 .0 5) .结论  p1 6基因缺失和表达水平的改变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检测 p1 6基因蛋白表达可作为辅助临床判断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推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9.
艾灸对30例健康人甲皱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瑞林  赵宁侠  任秦有  张周良  李斌 《医学争鸣》2002,23(12):1112-1114
目的:探讨艾灸对健康人甲皱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学员及武警战士各30例,年龄20-22岁,应用江苏协达公司生产的XDM-1型微循环电脑检测仪及北京世帝科学仪器公司生产的LG-R-80血液粘度计,LG-B-190型红细胞变形/聚集测试仪。固定专人操作,分别于艾灸前及艾灸后,测试甲皱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艾灸八邪及三阴交穴后,甲皱微循环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处理,红细胞聚集程度、血流速度、流态积分、管周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项指标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亦有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全血低切相对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全血高切相对粘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项指标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八邪及三阴交穴后可明显改善红细胞聚集程度,降低血液粘度,加快血流速度,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相似文献   
70.
食管癌放疗中二次模拟定位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中间再次定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方法:我院放疗科自1998年10月-2001年3月对356例食管癌患者行单纯放疗或放疗加化疗,356例患者照射全过程都进行二次模拟定位(第一次模拟定位后照射30-40GY/15-20次后进行第2次模拟定位)。比较分析前后二次模拟定位靶中心移位的情况。结果;靶中心移位<0.5cm为157例,移位0.5-1.0cm为130例,移位>1.0cm为69例。全部靶中心移位达55.90%。食管肿瘤长度<5cm靶中心移位27例,5-8cm移位117例,病变长度>8cm移位55例,P<0.05;食管肿瘤发生于颈段,上胸段靶中心移位25例,而中、下段食管移位174例,P<0.01。结论:食管肿瘤外照射达到一定剂量时,靶中心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移位,肿瘤长度越长靶中心移位会更明显, 肿瘤位置越小,移位亦显著。因此,我们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全过程必需进行2到3次定位,这样才能保证靶中心的精确度,以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