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571篇
  免费   15339篇
  国内免费   9180篇
医药卫生   175090篇
  2024年   547篇
  2023年   2064篇
  2022年   4967篇
  2021年   6814篇
  2020年   5630篇
  2019年   3505篇
  2018年   3644篇
  2017年   4593篇
  2016年   3670篇
  2015年   6277篇
  2014年   8046篇
  2013年   9720篇
  2012年   13566篇
  2011年   14805篇
  2010年   12567篇
  2009年   10967篇
  2008年   11599篇
  2007年   11119篇
  2006年   9937篇
  2005年   7943篇
  2004年   5680篇
  2003年   4619篇
  2002年   3566篇
  2001年   2968篇
  2000年   2338篇
  1999年   1167篇
  1998年   467篇
  1997年   431篇
  1996年   373篇
  1995年   288篇
  1994年   270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4篇
  1979年   7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24篇
  1957年   20篇
  1956年   10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纯化培养滋养层细胞的方法.方法:取孕6-8w的正常绒毛组织10例,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两组(各5例),一组用淋巴细胞分层液进行纯化,另一组未纯化,最后用含15%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培养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细胞纯度鉴定.结果本纯化的细胞阳性率为(68.6 2±2.69)%,纯化后的细胞阳性率为(91.60±1.55)%,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极显著性意度( P<0.001).结论该法简便易行,经济有效,可获得纯度较高、合乎试验要求的细胞滋养层细胞.  相似文献   
992.
义齿钛合金成分的d-电子合金理论法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义齿用钛合金不足 ,采用d -电子合金设计理论设计了新型Ti-Fe -Mo -Mn -Nb -Zr系列义齿钛合金。研究了Fe、Mo、Mn、Nb和Zr对钛合金β相稳定性的规律。结果表明Fe、Mn、Mo和Nb有利于提高合金β相的稳定性 ,而Zr降低 β相的稳定性。d -电子合金设计理论结合成本核算 ,优化得到了比Ti2 9Nb13Ta4 .6Zr合金具有更优良的力学性能、成本更低 ,硬度更接近牙本质的钛合金Ti1Fe13Mo12Mn17Nb6Zr和Ti2Fe15Mo12Mn11Nb9Zr,这两种合金自腐蚀电位高 ,耐腐蚀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93.
THP-1单核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过程中基因表达谱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与巨噬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能相关的信号传导相关蛋白基因。方法利用低密度脂蛋白作用人单核细胞系THP-1,通过基因芯片分析人信号相关蛋白的表达谱,期望获得阐明氧化机制的有价值的线索。结果在被检测的1 651个基因中,13个基因的表达变化超过了2倍以上,其中9个基因表达增加,4个基因表达减少。在表达增加的基因中,有2个基因已在新近的报道中被认为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结论我们的发现可能为揭示巨噬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机制提供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宁夏回族群体X染色体上的10个短串联重复序列(DXS101、DXS6789、DXS6799、DXS6804、DXS7130、DXS7132、DXS7133、DXS7423、HPRTB、DXS8378)的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方法随机抽取100名宁夏回族无关个体静脉血,提取DNA,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检测结果。结果DXS101、DXS6789、DXS6799、DXS6804、DXS7130、DXS7132、DXS7133、DXS7423、HPRTB、DXS8378分别检出9、8、4、6、6、6、4、4、5和5种等位基因;分别检出17、22、7、14、14、15、6、7、12和8种基因型;基因频率分别分布在0.0087~0.3130、0.0087~0.2696、0.0348~0.5826、0.0087~0.3044、0.0261~0.4348、0.0261~0.3217、0.0261~0.6783、0.0087~0.4870、0.0261~0.4783、0.0087~0.4870之间;此10个位点女性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多态信息量除DXS7133和DXS7423外均大于0.50;女性个体识别率从0.89(DXS7133,DXS7423)至0.99(DXS101,DXS6789,DXS7132)。结论这10个X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有较高的个体识别率,在个体识别和女孩亲权鉴定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对疾病相关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卡介苗(BCG)能否增强抗肿瘤疫苗HSP-MUC1的特异性抑瘤作用,从而将BCG开发为肿瘤疫苗的新型佐剂。方法:动物水平上,BCG和HSP-MUC1共免疫小鼠,观察BCG能否增强HSP-MUC1所激发的特异性抑瘤作用。细胞水平上对BCG发挥佐剂作用的机制进行探讨,将BCG和HSP-MUC1共刺激树突状细胞(DC),观察BCG能否协同HSP-MUC1刺激DC表面的CD86分子表达的上调;并对DC培养上清中IL-6、TNF-α的水平进行测定。结果:BCG+HSP-MUC1组小鼠的肿瘤重量显著地低于HSP-MUC1组(P〈0.05)。细胞学试验显示,BCG能够显著增强HSP-MUC1对DC的激活作用,使DC表面的CD86分子显著上调。BCG+HSP-MUC1组的DC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6、TNF-α的水平显著地高于HSP-MUC1组(P〈0.05)。结论:BCG能够显著地增强HSP-MUC1的抗肿瘤活性,具有肿瘤疫苗佐剂的良好功效。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外周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节细胞中Ephrin B1及其相关受体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一侧坐骨神经夹伤的大鼠动物模型,通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受损侧背根神经节细胞中Ephrin B1及其相关受体Eph B1、Eph B2、Eph B3和Eph A4、RYK等的表达,并分析阳性细胞数和不同大小阳性细胞的构成比例。结果外周坐骨神经受损侧背根神经节细胞中Ephrin B1的表达明显减弱,而Eph B1、Eph B2、Eph B3和Eph A4受体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但RYK受体的表达则明显加强。结论Ephrin B1和RYK受体在一侧外周坐骨神经夹伤后的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中表达的变化,说明它很有可能参与了损伤后的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997.
998.
U.urealyticumisthesmallestprokaryoticorgan ismcapableofself replication.Thetinymicroor ganismcouldbeisolatedfromurogenital,placen tasandtherespiratorytractsofpreterminfants.Moreover,U.urealyticuminfectionmaybein volvedinnon specificurethritis(NSU),prostati tis,postpartumfever,infertility,pelvicinflamma torydisease,neonatalpneumoniaandevenchronic lungdisease(CLD)[1].ItisknownthatU.urealyticumlackscellwallstructureandcontains abundantmembraneproteins,butitspathogenicity isstillunknownclearly.…  相似文献   
999.
胃动素对血管灌流大鼠离体胃运动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血管灌流大鼠离体胃,探讨胃动素对胃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胃动素可以明显地兴奋胃窦自发的胃运动;(2)胃动素抗血清可以完全消除胃动素兴奋胃窦运动的作用;(3)阿托品可以阻断胃动素兴奋胃窦运动的作用。上述结果提示,胃动素可特异性兴奋血管灌流大鼠胃窦收缩运动,该作用通过壁内胆碱能神经介导。  相似文献   
1000.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HFI)是一种罕见的、由于先天性醛缩酶B缺陷导致的果糖代谢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特征是摄取果糖、蔗糖或山梨醇后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若不及时终止此类食物,会导致肝肾功能损伤及生长发育障碍。本病诊断比较困难,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和饮食控制为主。本文就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的临床生化特征、诊治方法及醛缩酶B损伤的分子学基础进行综述,为临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